立陶宛现在陷入了一种无限的尴尬之中,那就是站在背后的欧美早已经公开变卦了,不再如开始许诺的那样支持自己了。当下,对于到底是否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陶宛内部既有想收场的,但是也有不想收场的,双方都在站在利益的角度,只是利益不同。
就在上周,立陶宛产的2万多瓶朗姆酒在海上漂流了3个多月,终于抵达了台湾岛,尽管其价格是中国大陆同款酒的4倍之多,但是其高溢价的背后,是台当局多次鼓吹的“自由与民主”,只要通过买这款酒,那么台湾就是立陶宛最好的朋友。
虽然台当局花了大价钱购买立陶宛朗姆酒,且通过其他各种方式进行“撒币”,但是台湾毕竟只有2300多万人口,在中国大陆约14亿人口面前,台湾市场真的是相形见绌,或者说是不值一提。立陶宛的商品出口在这段时间里,可谓吃了不少的亏,虽然靠着一些订单能暂时缓和一些,但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2021年的时候,在美国与西方主流舆论的怂恿下,不断告诉立陶宛政客们,即使立陶宛是个小国,但是小国依然也能让超级大国显得头痛,外加美欧政客们的空头支票,这些都使得立陶宛政客们想不飘起也难。当下的现实证明了,相信欧美的鬼话,不是蠢就是坏。
立陶宛过于高估了自己的破坏力,同时也过于低估了中国的制裁能力,在立陶宛越来越“撑不住”的背后,当下的为难程度可想而知,国内有部分政客是顾及着美国的感受,且前期也确实为美国干了不少事情,如果立陶宛真的想重回正道,那么这些亲美的政客们,比如说立陶宛总理和外交部长,只要他们继续在位下去,内部的拉锯就会不断持续下去。
与立陶宛政府同样不知道怎么收场的,当然还有台当局,谁都看得出来,立陶宛并非纯粹的想与台当局站在一起,而是指望着台当局能够多给出一些实质性的高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处境,台当局如果继续“撒币”的话,这无疑将是个无底洞,但如果放弃“撒币”的话,那么前期所有的投入,顷刻之间便打了水漂。
立陶宛现在知道,闹剧开始时容易,收场时却困难重重。最后结局会是什么样,就让立陶宛再多折腾下吧,不然下次不长记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