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李嘉诚争议依然不断。过去几年这位华人首富个人形象跌落神坛。许多人开始明白一个商人并不是做做慈善就应该被称为企业家。企业家还应该要有社会的担当,他的生意应该对一个国家跟地区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而不是单单为了赚钱。 如果他的做的生意不仅仅没有推动经济发展,反而是在阻碍民生,那么他再反过来做慈善,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近一段时间李嘉诚的言论就让他陷入了争议,其实这几年他在香港跟内地频频抛售资产,更是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公关危机。
从2011年开始,李嘉诚就有计划降低在中国的资产比重,增加在欧洲的资产比例。到了2016年为止,李嘉诚在内地的资产比重占比仅剩下11.5%。这个比例在几年之前还有20%左右。 李嘉诚在内地清空的资产大部分都是投资物业,也就是商业地产项目,包括了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东方汇金中心、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上海陆家世界汇广场、北京盈科中心、北京罗斯福广场等等。 李嘉诚目前持有的投资物业大概还有150万平方米,而内地的只剩下大约20万平方米了,其中大部分都是香港,小部分在新加坡等地方。 有人说30年过去了,李嘉诚把自己活成了内地最大的中间商,作为地产之王的他甚至没有给内地留下一座地标建筑。北京那座争议不断的东方广场除外。许多人都说东方广场是李嘉诚打死也不卖的物业,因为这座北京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可以说是收租王。东方广场距离故宫只有1公里的距离,位置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东方广场里面的商场、酒店、公寓跟写字楼,一年的总租金已经接近30亿了,在内地是没有一个综合体可以相提并论。许多人说李嘉诚不卖东方广场有几层意义,第一东方广场非常赚钱,第二东方广场是李嘉诚跟内地紧密合作的见证。 在北京国贸兴起,还有中国尊竣工之后,东方广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北京的地标了。不过由于位置优越,东方广场依然非常赚钱。 对于李嘉诚来说,除了自己在香港的家跟总部大楼外,只要价钱合适,其实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李嘉诚并不是不想卖东方广场,而是他在几年之前就在股市上把东方广场给套现了,现在东方广场也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了。 东方广场始建于1994年,当时总计投资高达200亿。不过这个项目直到2004年才建好,因为中间出现了各种问题,东方广场一度遭到了14个院士跟科学家的联名反对,他们认为这个建筑破坏了北京古城的规划。 当时对于资金的需求极度渴望,最终吃饭问题战胜了理想。不过如今20多年过去了,许多人估计已经后悔了当时批了这个项目。让长安街上出现这么一个庞大的商业综合体。当年反对的一个老院士现在已经90多岁了,谈到这个项目,他依然是持反对态度,他说这个项目建在CBD没有问题,但是建在这里就不行。 2004年东方广场开业之后,李嘉诚开始了自己的一系列资本操作。他原来持有东方广场6成的股份,随后他花了2.7亿美元买下其他股东在东方广场38年的收租权。随后他把收租权打包到了汇贤房托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前他又出让了部分股份给几家内地财团。 上市之后普通公众也成为了东方广场的股东,李嘉诚通过了几层的架构间接控制着东方广场,不过事实上他持有的股份已经非常少了。所以说李嘉诚就算是想卖也没多少可以卖的了。 李嘉诚内地套现千亿,为何不卖掉东方广场,其实他早就用股市套现,30年过去了李嘉诚只是成为了一个中间商,赚了时代的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