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田赛纳(参数丨图片)上市之后,即便是售价高出预期,出于本人对丰田造车品质的自信以及市场憋了很久的购车需求,我曾经跟朋友打了个一顿饭的赌,赛纳销量会很好。预售一个月订单超过1万辆,让我沾沾自喜,然而第三方统计的赛纳销量数据却让我翻了车,远远低于预售订单的一半。
输了这个赌局,我感到非常不痛快,也可以说是老谋失算了!因为这不是车本身的问题,毕竟赛纳的名气,TNGA平台带来的操控,再加上算是一个合理的售价,最后竟然是败给了曾经熟悉的“加价”,还有一部分是芯片紧缺的问题!
对比中国MPV市场的两大头部玩家,别克GL8和传祺M8,作为国产引进的第四代SIENNA,不管是丰田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还是赛纳本身的产品力,三分天下有其一怎么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按照丰田的说法,问题的真因难道真的就是“加价”?曾经去4S店问了一下销售情况,销售人员回答是市场统一行情加价6万,一辆30万元级别的车型,最终入手价要达到40万区间。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一辆真正有刚需的产品,加多少价或许都不是问题所在。
纯进口的雷克萨斯和埃尔法也有加价的情况,而且还是持续如此,这不还是有人买么?潜在需求旺盛,再加上产能紧张,赛纳加点价也无可厚非,甚至是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一次加价却最终鲜有人愿意买单?
别克GL8说好听点是这个市场的常青树,但商务用车的刻板印象以及不再潮流的设计显得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发展。赛纳将自己定位为家用车的幸福座驾,从外观到内饰设计,各种宣传攻势看起来就是成功在望。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克GL8多年来积攒的口碑力量究竟有多么可怕,或许只有汉兰达才能深刻领悟,而这也成为赛纳失算的开始。当方向错误,一切的开始就显得大错特错。
最可怕的不是赛纳的真实销量有多少,而是这1万名预定用户被浇灭的热情。当用户对赛纳的家庭幸福座驾产生共鸣,满怀希望下定却最终等来4S店冰冷的“加价”,一冷一热之间,用户和丰田的梦想就都碎了一地。
市场经济机制之下,汽车这一商品在供需平衡之间,或者打折促销,或者加价赚更多的钱,比如朋友买的宝马X2可以拿到7折的高折扣,比亚迪的各大DM-i车型都要等候提车,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要对市场竞争态势拿捏得当,否则就容易翻车。
汉兰达作为七座SUV市场的神车,虽然打败了所有的外部竞争对手,却迎来了旗鼓相当的皇冠陆放,加价依旧是用户购车的阶段,但似乎没有像以前那么狠了,等候时间也不需要那么长了。
先别说在赛纳之前已经有别克GL8、奥德赛和传祺M8等可靠的选择,很快美版SIENNA运动也将以皇冠MPV的身份在一汽丰田的主场亮相。这一辆中大型的MPV加上皇冠的标志,或许要比皇冠陆放还要来得惊艳动人。
虽然还不知道这一辆皇冠MPV究竟会表现如何,但赛纳的前车之鉴,陆放的珠玉在前,相信一汽丰田也会跟广大经销商好好说清楚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不要为了区区几万元就坏了品牌形象。
电动化和智能化,让自主车企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也让中国市场的选择越来越丰富。一辆汽车的销量诚然来自汽车本身过硬的产品力,一旦销量暴涨就盲目自信,用户就会转身远离,用户眼睛都已经有透视功能了,再也无法轻易糊弄。
中国市场再也不是卖方时代或者买方时代,而是一个买 方 和卖方和平共处的时代,再想用一款全球车型就想当然获得充足销量,甚至还有过时的加价伎俩,谁还敢如此怠慢用户?
加价,适当就行,毕竟好车值得加价,但一辆好车最终只剩下加价,那它还是好车么,它难道是豪车吗?最终用户只能说一声“要不起”!甚至二话不说直接转身走人。
对了,一位曾经咨询要买赛纳的朋友,最终买了广汽本田的奥德赛,这么多年了,奥德赛还是很香,安静的美男子,不加价的家用MPV,靠谱。
关于这一场赛纳的豪赌,虽然结果让我跌破了眼镜,但输了就是输了,这一顿饭在2022年兑现吧,希望芯片短缺赶紧解决,让我也能挽回一点颜面。
— END —
【进驻平台】
今日头条|懂车帝|微博|百度|网易
汽车之家|公众号|大鱼|知乎|雪球
哔哩哔哩|视频号|抖音|西瓜|新浪
关注、评论与“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