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领着娃去了趟医院。
体检。
万万没想到,被医生狠狠骂了,不光骂了,等我刚踏出诊室的门,耳边再次传来医生的声音:“我好恨这样的家长!”
我甚至听清了她说出恨字时,拉长的鼻音。
很明显,专程说给我听的。
因为她声音足够高,而且她知道我并没有走远。
事情是这样的。
小孩子嘛,一岁以内,三个月一体检,超过一岁,半年体检一次。
这不,我家娃马上就要一岁半了,想着很快就是过年,孩子爸爸提议提前去。
他总觉得,作为初为人母的家长,是需要儿科医生指导的,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想出差错。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时间久了不见医生,总会心生不安。
那就去吧。
幼儿体检,流程很简单,给实习医生提供挂号信息,她就会开出来相关的检查单。
这次体检,一共查四项,血常规、骨密度、身高和体重。
拿着检查单,我们挨个串诊室。
不管到了哪个部门,医生询问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孩子的出生日期。
因为医生面前的计算机,只要输入出生日期,它会很快运算出孩子的年龄,具体到天。并且随之附上,对应年龄的生长数据,以此来比对孩子的健康状况。
像这样:
看到此景,想到在此之前,我还一直掰着指头数,孩子到底出生多少天?担心告错医生。
想想真是傻,居然和计算机比精度!
医生们分工很明确,检查的只管检查,多余的话一句没有,更不会评论你的检查结果。
当我拿到报告,看着上面的评价显示的都是“中上”,坦白讲,内心是很开心的。
就拿身高来说,我家娃超出标准身高五厘米。
五厘米啊!
要知道,幼儿从一岁到两岁,一年才长5~10厘米。
看着这些满意数据,又想到,平日里领他出门,邻居们总是夸赞:“好一个壮壮实实的小子”。
想着那些赞美,看着眼前的数据,我心想,这无疑是对一个妈妈最好的肯定。
孩子高高壮壮,可是我,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成果”。
只可惜,开心了没三分钟,就被医生狠狠骂了。
当我把报告放到医生面前,前一秒,医生还对上一对夫妻和颜悦色的脸,瞬间沉了下来。
见她不说话,我先开口询问,有什么问题吗?
谁知,我问一句,她怼一句。
我被怼的,有些不知所措。
见我窘迫,医生提笔,圈出了报告单上的“超重”二字。
她很生气的对我说,超重,看见了么?
我说,嗯,是有些重。
见我如此平静,她更是提高嗓门,反问我,有些重?你知不知道超重意味着什么?幼儿超重,相当于成年人的糖尿病,对发育是很不利的、不健康的!
听到“糖尿病”三个字,我惊呆了。
我反问,这么严重?
见我如此问,她明显更生气了。
然后她让实习医生拿出来一堆模具:
还别说,这些小模具做的好逼真。
医生说,模具对应的就是喂养的量,不要超标。
然后挨个给我讲解。
等她讲完食物,因为怕再次被怼,我战战兢兢的说,我家孩子每天的食物量和你的模具差不多。
医生反问我。
那奶是怎么喂的?
我说,奶粉每天四顿,每次165毫升,母乳现在很少,一天吃三次。
听到这,医生果断的说,那看来,是奶喂多了。
她在本本上划拉了一阵,然后对我说,足足超出标准三百毫升。你家娃不超重,谁超重!
随后,医生又给我拿来一张喂养指南表:
看来,养孩子,真不能瞎养。
更不能把旧时的经验当方向,“大胖小子”不再是褒义词。
02
眼看着,看诊结束,我连忙起身说谢谢,紧接着,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场景。
“我好恨这样的家长!”
说实话,听到医生说出恨我的话,我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很感谢她,谢谢她的医者仁心。
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医生都这么负责任。
她说狠话,也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而已。
不然的话,素不相识的人,何必呢?
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的意味。
想到这,我笑了。
03
在我等待就诊的期间,有一对矮个子父母,有多矮呢,一开始,我把那位爸爸看成了儿童。
谁知,他一转身,吓我一跳,好有年代的脸。
他们一家三口,其实孩子最高,1.49米。
从他们的言行,判断出,他们夫妻是专程来给孩子看身高的。
医生笑眯眯地,对那对夫妻说,你们干预的很好,按你们夫妻的遗传基因,以孩子现在的年龄,能长这么高已经是很好了,但是,若你们能够再积极些,她可以突破你们的遗传限制,长的更高。
孩子爸爸听到这样的话,激动地问,接下来怎么办?
医生说,两个方法:一,打抑制剂,阻止她过早进入青春期;二,打生长激素,促进她快速长高,你们选吧?
孩子爸爸果断的回,按您说的办。
然后,只见医生开出来一摞检查单,有B超、核磁、验血、骨龄、等等。
医生说在用药之前,需要摸清楚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检查免不了。
孩子爸爸点头附和着说,我们愿意检查。
后面的,我就记不清了。
但是,说实话,看到这,我为那个孩子感到庆幸,她的父母责任心很强。
再看我,都把孩子喂超重了,不自知不说,还盲目乐观。
差距之大啊!
我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大家要警醒。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可逆。
今天的结尾,就拿医生给我的膳食建议,来总结吧。
13-24月龄的宝宝,至少6个月一次测量身高体重,低体重、超重、肥胖、矮身材等生长偏离及时干预。
记住,是及时干预。
这个及时干预是指,若是察觉到娃有异常,最好及时咨询医生。
不要总觉得,体检时间不到就一拖再拖,前面写了,不管你什么时候去,计算机都能在一秒钟之内,自动匹配你家娃对应的健康指数。
记住,不管他多大。
写到这,就更自责了,幸好孩子爸爸警醒,不然的话,这马上就是过年,面对大鱼大肉,孩子还不得再胖几斤?
看来真的是,父母大意,孩子就得遭罪。
最后补充点就诊小技巧:
第一、提前在网上挂号,尤其是专家号,就诊人数太多,在医院等待可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第二、用手机缴费,可以节约大量的排队时间。
第三、提前把要咨询的问题,写进备忘录,问医生的时候,有序进行,要么光靠记忆,一着急,忘光光。
第四、若是就诊的医院车位紧张,最好打车去,不然的话,车还没停好,医生下班了,尤其是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
第五、若是需要查孩子的大便,提前在家留好,切记要用保鲜袋,两小时内都有效,若是拉到了纸尿裤上,大便就无效了,因为检验科的医生会告诉你,纸尿裤吸水性太强,可以瞬间吸走细菌。
第六、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祝宝宝们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