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有一个老人总是念叨着一串数字:27、81、241,但是子女们不知其意,再加上老人患有脑萎缩症,子女们便也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淮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前来采集信息,这串数字才终于引起政府与军区的重视。这串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呢?这位老人又是谁?他又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这位老人叫宋良友,1928年出生在安徽怀远县,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那个时代,战火纷飞,国家处于兵荒马乱的时期,很多家庭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他十岁的时候,日军攻入他的家乡,本就贫困的地区,因为鬼子们的强抢豪夺,老百姓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田地被毁,村庄也被摧毁,百姓们苦不堪言。
后来有八路军来到他们家乡,因为看到日军是如何摧毁自己家乡的,所以宋良友就想要参军,保护自己的家园,也想要找小日本算账,他便报名参军,但是他那时不过才十岁,年纪太小,无法参军。他当兵的打算才就此搁置了。
宋良友从小家庭贫困,兄弟姐妹又多,仅靠着家中的几亩田地生活,还总是填不饱肚子,更别说上学读书了。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奢侈,所以他和兄弟姐妹们从小就帮着父母干农活。
稍大一点,宋良友便到地主家做长工。地主家很有钱,不仅能够供养子女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每天都吃穿不愁,很享受生活。但是他们再有钱,也还是剥削老百姓,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土皇帝,处处欺压百姓,总是找各种理由克扣老百姓的血汗钱,有的时候还会动手打工人,不将工人当人,老百姓们也都是敢怒不敢言,更不敢与地主家有所冲突。
宋良友也没少遭受毒打,受尽地主的压榨和剥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还被克扣,但为了填饱肚子,他也只能忍气吞声。但是这就更加坚定了宋良友参军的念头。
1945年,宋良友17岁,想要保家卫国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参军,中国军队就将日本人赶出了这片土地。他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没能亲手杀死日本鬼子,但他更多的还是高兴,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举国欢庆的好事。
然而,人民们刚高兴几天,国民党就再也藏不住野心,向我军共产党发起攻击。
1946年,终于成年的宋良友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而他的母亲教导他,人穷志不穷,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责任,不能当逃兵,要做一名英勇的战士。宋良友也时刻告诫自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进入部队之后,宋良友就积极刻苦地参加训练,没有一丝的懈怠,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连里就担任机枪手的职务。
1949年,宋良友跟着部队一起参加上海战役,这也是他正式参加的第一场战役。从当兵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一切准备。面对战争,他以为自己的内心会有一点害怕,但是当他跟着战友一起冲上去的时候,心中只有洒不完的热血,浑身充满干劲。
他在战场上表现很好,冲锋的时候也总是跑到最前面,战士们与敌人顽强周旋,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们节节败退,终于,解放上海的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宋良友也因为出色的表现,而被提升为尖刀班班长。
之后的宋良友又跟着部队参加解放战争,他深刻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但他也在冲锋陷阵中将自己磨练成一个真正的战士。
长津湖战役
新中国成立,人民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宋良友也以为终于迎来了和平。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但美国军队横插一脚,还越过了三八线,抗美援朝,势在必行!
宋良友所在的部队受到征调,剿匪任务改为了抗美援朝的艰巨任务,而他也被编入了27军81师241团,也就是他年老的时候所念叨的那一串数字。也许是他忘不了一起同行、奋勇杀敌的战友们吧。
当时还不知道具体的作战任务,而解放军们就穿着单薄的冬衣上了战场,但是那一年的冬天非常的冷,还遇上了50年难遇的极寒天气。战士们不仅要小心敌人的炮弹,还要抵御恶劣的环境。许多战士都被冻伤,严重的也因此离开这个世界。
11月27日,宋良友所在部队进入朝鲜战场,进行第二次战斗,也就是著名的长津湖战役,这场战争也是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长津湖地区的海拔在1千米至2千米之间,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很适合埋伏。而我军预判到美军的意图和路线,所以就派兵在长津湖地区埋伏。
美国军队也知道长津湖地区适合埋伏,但是他们绝对想不到我军竟然真的埋伏在此处。因为那个地方是朝鲜的极寒之地,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40多度。如此严寒的地方,他们认为,不论是世界上的哪个军队,都是不可能埋伏在这里的。
而中国告诉他们,中国军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为了避免暴露踪迹,战士们潜伏了六天六夜,饿了就吃被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冷了就吃辣椒,那是他们的主要食物。
冲锋号响起的时候,战士们都开始与敌人冲锋对打,而有的战士却卧在雪地中——被冻掉了双腿。而有的战士,却连枪都举不起来了——因为手臂冻掉了。
其他战士们也被冻得头脑发昏,但是为了守住国家防线,不让美军侵入,他们咬牙坚持着。
美国军事力量强大,武器装备也都是最好的,不过他们突然遭受到伏击,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措手不及,他们虽然是精锐部队,但是却也因为埋伏而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我军见往日里高高在上的美军也被打得很惨,这激起了他们的血性,更加拼命地攻打他们。
敌人很快就反应过来,利用炮火来压制中国军队的火力,中国军队却不惧牺牲,奋死拼搏。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持抗争之下,美军遭遇到了巨大损失。我军在长津湖取得胜利,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而也是这次的胜利,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意识到美军战斗意识薄弱,于是我军趁胜追击,很快又打响了另一场战斗——新兴里战斗。
参加新兴里战斗,荣获一等军功
美军被围困,而新兴里作为一个重要的防御支撑点,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以他们将“北极熊兵团”驻扎在这里。这支军队号称在二战中从未遇到过败绩,是美军的王牌部队。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军队作战,都是军队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们还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具备飞机、坦克等武器,他们的兵力还是我军的3倍!中国人民志愿军遇到他们,无疑是一场恶战。
而宋良友所在的部队,对阵的便是“北极熊兵团”。
新兴里虽然是一个村庄,但是这里易守难攻,在牺牲了众多战友之后,宋良友所在部队终于将这个地方包围。
11月30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包围式作战,而南面就是宋良友部队进攻的方向,南边是险峻的山岭,非常凶险。
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包围,美军利用飞机炮弹,我军伤亡惨重,但在我军的连续围攻下,美军不得不想办法突围,而他们选择的方向,就是南边。
美军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同一个方向,这使得宋良友所在部队遭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是他们也知道,此时的他们是围困美军的关键部队,绝对不能后退。双方炮弹不断,枪林弹雨中血流成河,宋良友所在部队伤亡惨重。
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战斗,牺牲了许多志愿军,就连连长、排长等领导也牺牲在这里。他们将敌人打退了十几次,但他们能够战斗的志愿军却连连减少。
而美军也破釜沉舟,对南边进行大规模的轰炸,试图冲破这道防线。
而宋良友在冲锋的时候,一颗炮弹突然落在他身边不远处,炮弹炸开的时候,他便被气浪掀飞起来,失去了意识。
当宋良友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他肚子上全是血,肠子都露了出来,听着炮火声,他也顾不得那么多,用衣服简单包扎了伤口,忍着剧痛再次回到了战场上。
也不知道坚持了多长时间,宋良友便彻底支撑不住,昏倒在地。
他很快就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医生连夜的救治,伤口被缝了五十多针,他才终于脱离生场危险,但却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了过来。
而号称无敌的“北极熊兵团”,也迎来第一次了失败,也是最后一次,他们被全部歼灭。
而宋良友也因为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一等功,并将他列入“战斗英雄”的行列中。
当之无愧的英雄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第五次战役,而宋良友在伤势好些了之后,不顾领导的劝导,毅然决然地再次加入了战斗之中。
23日,美军就放弃了抵抗,宋良友所在部队试图追击拦截,却被美军逃走。
然而很快,美军再次卷土重来,将宋良友部队包围,而他和战士们进行突围,顽强抵抗,经过一番苦战,最终成功杀出了一条血路。
29日,第一阶段结束。很快,志愿军决心发起第二阶段进攻,重点打击韩国军。
有的受了伤的战士们还依然往前冲,这让宋良友斗志昂扬,再次冲到队伍的最前面。
5月18日,宋良友的部队追击南逃之敌,他们出其不意地向敌人发起进攻,将他们打散,而敌人也大部分被拦截。
第二阶段进攻作战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便停止进攻,开始北撤。但是在撤退的时候,联合国军开始反扑。
27日,宋良友再次接到突围的任务,道路被敌人封死,宋良友只好和战友过悬崖峭壁,费尽周折,才终于与主力部队会合。
在第五次战役中,宋良友再次获得一等功。
而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个人就获得了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和3次四等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埋藏心底的战功
战争结束,宋良友也回到了家乡,他没有向任何人提过他得到过多少军功,也没有提过他在抗美援朝中有多艰险,他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种田。
组织曾为他安排工作,但是他也没有接受,其实按照他的军功,在部队中是前途无量的,可是也正是因为他的战友们一个个地倒在他面前,他就没办法接受提拔,也觉得没有资格去享受荣誉,所以他就放弃了所有的补助和福利,回家做着自己的农民。
在母亲的张罗下,宋良友便和同村的姑娘结了婚,还有了几个孩子。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人,他就去煤矿当了工人。
1963年,煤矿厂突然发生塌方事故,工人们被困在里面,而宋良友第一时间就开始配合救援人员一同营救工人。之前在战场上,他受了很多重伤,身体也落下了毛病,在救援工作中,他的腰痛复发,不过他却忍着痛救人,就像曾经忍着痛上阵杀敌一样。
通过三天三夜的救援,被困在里面的工人终于被成功救出。
随着宋良友年纪越来越大,他的腰痛也更是反复无常,1984年,他就正式退休了。
2014年,宋良友被查出小脑萎缩,记忆力越来越差,慢慢地就忘记了很多事,有时候连亲朋好友也不认得了。
而他又经历了一次突发脑血栓,虽然被抢救回来,不过生活已不能自理。子女们照顾着他,他虽然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但始终还记得曾经的战友们。
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对退役军人进行信息采集,这才终于知道了宋良友老人曾经的事迹,哪怕过了这么多年,忘记了许多事情,但他还是记得部队,记得战友,记得那段痛苦而又英勇的岁月。
军人就是这样,在危险的时候冲到最前面,而在和平的时候,却隐藏了所有荣誉。
在我国的所有地区,都有军人优先的服务,这是对军人的回报。战争时期,他们保护我们,和平年代,便让我们守护他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