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1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先有主席南下巡察,给各地区负责人打招呼,后来又发生了九一三事件,许多曾经战功赫赫的将领受到牵连,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特别是“黄吴李邱”四人。
“黄吴李邱”是指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四位开国将军,他们都是林总麾下的干将,当时身居高位。而其中的黄永胜又比较特殊,一方面他级别最高,不但是上将军衔,还担任总参谋长的职务;另一方面,只有黄永胜的妻子项辉芳没被牵连,不仅如此,他的亲家反而越当越大,成为了大军区司令员。那么黄永胜的亲家是谁呢?此人军衔要低一级,但却成就斐然,他就是开国中将刘兴元。
开国中将的革命生涯
刘兴元出生于1908年,比黄永胜还要大两岁,但在红军时期,他的地位却要低很多。黄永胜早年跟随主席、罗荣桓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来又上了井冈山,出身可谓是根正苗红。此外,黄永胜作战英勇,晋升也很快,22岁便成了师长。相比之下,刘兴元的革命之路要坎坷多了,他刚开始在旧军阀和国民党处当兵,部队被打散后加入红军,当时年龄已经23岁了。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刘兴元起步晚,但他能力却不差,还有一定文化水平,后来进步很快。到了抗战胜利前夕,刘兴元已经成为了山东军区第2师政委,随后他与师长罗华生指挥部队开赴东北。来到东北战场后,刘兴元历任5纵政委、第42军政委,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安新战役等,逐渐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
刘兴元成长很快,但却仍然差黄永胜一大截,当他担任军政委的时候,黄永胜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兵团司令员了。1955年授衔时,刘兴元成为了开国中将,黄永胜却是上将。虽然军衔差一级,但他们后来都来到了广州军区,在一起共事。
与黄永胜关系密切
当时黄永胜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刘兴元是第二政委,第一政委是大名鼎鼎的陶铸。只不过陶铸还是广东省委书记,第一政委是兼任的,他的工作重心仍在地方治理上。自然而然,军区的党政事务都落在了刘兴元的身上,他也由此与黄永胜打起了交道。
刘兴元和黄永胜都是四野出身的将领,当初他的42军还隶属于黄永胜的13兵团,两人渊源颇深。一起共事后,刘兴元跟黄永胜相处融洽,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私下里以兄弟相称,甚至还为儿女牵线搭桥,结为了亲家。
没过多久,陶铸跟黄永胜相继调到中央,一个后来成为党内“四号人物”,另一个官至总参谋长,都算是风光无比。留在南方的刘兴元也顺势而上,担任广东地区的一把手。然而刘兴元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仕途平步青云之际,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九一三事件后没被牵连
1971年8月,主席决定南下巡察,跟各大地区负责人谈话打招呼,避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专列首先到达武昌,停靠一段时间后,继续南下来到了长沙。作为广东地区的负责人,刘兴元早早就在长沙等待,主席两次接见了他,两次都谈了话。期间,主席直接点名批评了黄吴李邱四人,还问刘兴元丁盛等人“你们跟黄永胜来往那么多,他要是倒了,那你们还得了?”
一席话下来,刘兴元如梦初醒,马上积极表态“谁要是反对主席,我就打倒谁。”经过两次谈话,刘兴元回到正道,坚决跟随主席干革命,也重新赢得了主席的信任。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黄永胜等人果然被打倒,他们被撤职审查,锒铛入狱。黄永胜的妻子名叫项辉芳,她与丈夫截然相反,那段时期没走过弯路,反而保护过老干部。丈夫出事后,项辉芳决心离婚,她后来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丝毫没受到影响。
刘兴元作为黄永胜的亲家,关系那么密切,大家都以为他也会前途尽毁。刘兴元心里也没底,只能坦诚地向组织上写检查,报告了自己与黄永胜的关系和来往,连是儿女亲家也没隐瞒。这份检查辗转交到了主席手上,他看完后很满意,批示“心平气和”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给刘兴元的仕途带来了生机,他不仅没被处理,反而还越当越大。刚开始刘兴元只是广州军区第二政委,九一三事件后,他却调到了成都军区当第一政委,三年后更是改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但好景不长,刘兴元的人生再次遇到挫折。
晚年免职降级
1978年,刘兴元被免去军事学院政委的职务,由于他在主政广东时期有过错误,组织上决定对他审查。六年之后,刘兴元的处理结果出来了,结论显示“他在那段特殊时期有过严重错误”,但也提到是有特定历史原因。于是刘兴元并没有像亲家黄永胜一样凄凉,他只是被撤销职务,同时离休待遇降为副大军区级,这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