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情景喜剧,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家有儿女》或者是《武林外传》,但如果你问一个广东人最喜欢的情景喜剧是什么,那一定是《外来媳妇本地郎》。作为广东本土剧,这部长达4000多集的连续剧堪称广东人心中的封神之作。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饰演康家四嫂戴安娜的德国女演员,现实中真的成为了中国媳妇,只不过,这是一段看起来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01
1972年1月1日,郝莲露出生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家庭。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阿根廷人,这让她从小就对各国的不同文化产生了兴趣。
不仅如此,郝莲露还十分热爱古典音乐与戏剧,12岁就参演了一部由中国元杂剧改编的话剧,也激起了她心底对于中国的那份向往。
1990年,勤奋好学的郝莲露考入世界顶尖学府慕尼黑大学,在校期间她努力学习中文,研究中外文化,为的是能够获得去中国留学的机会。
1992年,郝莲露如愿以偿,拿到了政府颁发的中德文化交流奖学金,开启了北京大学的留学生涯。
在这个与家乡截然不同的城市里,郝莲露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烟火气息,这里的人热情好客,还有各种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令她流连忘返。
不过兴奋感没有持续太久,郝莲露就因为中文发音的问题遇到了麻烦。平时出去玩都是其他同学安排好一切,可是每当自己一个人出门,事情就变得困难起来了。
一次周末,她决定一个人出去走一走,可是各种路标和路线图让她手足无措,只得放弃乘坐公交,选择打车去附近的景点看一看。
结果连续几辆出租车司机都听不明白她蹩脚的中文,无法理解她的意思,无奈之下只得下了车。
本以为第一次独自出门的计划就此结束,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开着他的出租车跟了过来。
郝莲露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一脸青涩的年轻的哥,日后会成为她一生的伴侣。
02
“我看你站在这里很久了,是不是想在附近到处观光一下?”
郝莲露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连连点头,然后上了车。
简单地聊了几句后,郝莲露知道了司机的名字叫做王宏业,高中肄业后被家里人安排在北京开出租车。
王宏业只有二十出头,比大部分司机都要年轻,还有一些内敛,在听不懂郝莲露的话时就会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虽然两人之间交流困难,可是王宏业一直在努力猜测郝莲露想要表达的意思,十分有耐心。
那一天,王宏业没有再拉过其他客人,一路上都在给郝莲露介绍北京的风景名胜。虽然郝莲露并没有完全听懂,可心里还是暖暖的。
下车前,王宏业提出想要跟郝莲露交换联系方式,表示下次还可以坐他的车。郝莲露看着王宏业这副真诚的样子,笑着答应了。
在这之后,王宏业成了郝莲露的专属司机,两人私下里也会约着一起出去游玩。得益于王宏业的耐心讲解,郝莲露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中文也不断在进步。
随着留学生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郝莲露的学习变得十分忙碌,经常连周末都要在教室里度过。
长时间没机会与郝莲露见面的王宏业,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德国女孩。
可是因为性格内向,王宏业不好意思主动开口约郝莲露出来,生怕影响到她的学习,只能默默地将这份喜欢放在心底。
好在一段时间后,郝莲露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终于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想到许久未联系的王宏业,郝莲露觉得很是过意不去,立刻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还没等自己开口说话,对面就传来激动的声音:“最近有空吗?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两人从路边摊吃到北大校园里,王宏业还提出想要跟郝莲露学习网球的想法。
在得到郝莲露的同意后,王宏业便借着学网球的名义,增加了两人见面的次数。
1993年,郝莲露被相声大师丁广泉相中,邀请她出演自己的新作品,因为排练时间很紧张,且同时还要兼顾学习,郝莲露感觉到力不从心,连饭都顾不上吃。王宏业心疼不已,便每天准时买好三餐在门外守候,无论刮风下雨,都从未缺席。
身在异国他乡,有一个人愿意为自己做这么多事情,让郝莲露深受感动。
在王宏业心里,郝莲露就像是纯洁美丽的“白天鹅”,而自己只是一个高中肄业开出租车的“癞蛤蟆”。
虽然在国外长大的郝莲露思想更为开放,可是同学和老师们见她整日跟的哥黏在一起,难免会劝她对待感情要理智,毕竟两人的圈子不同。
两个人各怀心事,却又难舍难分。郝莲露没想到,中国门当户对的传统思想有一天会体现在自己身上。
终于有一天,王宏业鼓足勇气向郝莲露表白,郝莲露虽然满心欢喜,但一方面想着朋友们口中的“阶级差距”,一方面又想着却知道自己学业没有完成,迟早还是要回到德国去的。
可面对王宏业的真情告白,郝莲露无法说出任何拒绝的话。考虑良久,郝莲露认真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问王宏业是否愿意跟自己回到德国生活。
没想到的是,王宏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95年,两人在中国领取了结婚证之后,一同回到了德国生活。
03
1998年,郝莲露顺利从慕尼黑大学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
因为对北京的一切都十分怀念,郝莲露最终决定陪丈夫一起回到中国定居,并在之后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虽然与丈夫的家人相处得很好,可郝莲露的工作一直没有稳定下来,本来想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她,却一直怀念当初在舞台表演的时光。
说来也巧,北京卫视当时有一档热播节目叫《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郝莲露觉得这是自己重回演艺圈的最好机会。
丈夫王宏业也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的事业,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大小事,让郝莲露安心排练节目并给出建议。最终,郝莲露凭借在表演上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拿下了年度总决赛的冠军。
此后,郝莲露受到了各个电视台的邀请,名气越来越大,而让她一炮而红的当属2000年拍摄的《外来媳妇本地郎》。郝莲露在剧中出演一位嫁到广东的外国媳妇,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
虽然在演艺圈上顺风顺水,可郝莲露和丈夫的感情却因此面临着危机。
因为长期在广东拍戏,郝莲露与丈夫分居两地,丈夫一个人在家照顾父母。虽然两人经常通电话,可郝莲露总是因为工作太忙急着挂断电话。
有一次王宏业抽空到广州看望郝莲露时,郝莲露却觉得两人之间有了隔阂,因为丈夫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嘘寒问暖,这让两人大吵了一架,甚至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不过没过多久,冷静下来的王宏业又开始心疼妻子,他明白妻子一个人在外地工作非常不容易,可如果一直这样两地分居,矛盾迟早还会出现。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家搬去广州。
一家人在广州定居之后,王宏业也做起了小生意,无须南北奔波的郝莲露减轻了不少压力,便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但是演艺圈里不只有光鲜的一面,常年拍戏让郝莲露见识到了这个圈子的“潜规则”和肮脏的一面。
2008年,郝莲露宣布退出《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拍摄,面对记者采访时她说:“我现在从不主动,如果有工作联系我,我就去,没有的话我的全部时间都属于我的丈夫和孩子。”
在回归生活后,郝莲露没有了当初的名气,还生下了第二个宝宝。如今已经很难在荧幕中看到她露面,但郝莲露从未后悔过。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否则两个人很难相处得长久。可是郝莲露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保证双方人品的情况下,婚姻幸不幸福要看如何去经营。
郝莲露可以做舞台上发着光的明星,也可以卸下光环做全职妈妈。王宏业可以满大街开出租车拉乘客,也可以自己挑起大梁当老板。
这就是爱情给予他们的力量。
每一段婚姻都需要两个人细心的经营,只有心朝着一个方向,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文/查理
延伸阅读:
2018年10月,武汉市洪山区民政局迎来了一对引人注目的情侣来办理结婚证。
男方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小伙,一身的穿着也比较朴素,而女方则是一名高挑的白人美女。
据她们说:“因为之前手续没有准备齐全,来了两次都白跑了,所以今天能成功领到结婚证感到很开心。”
这段跨国的婚礼中,新娘的名字叫露娜。她嫁来中国既不要求房子也不要彩礼,虽然有时因为文化差异会与老公婆婆产生小的分歧,但嫁到中国她还是感觉很幸福。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三国混血女孩
1992年,露娜出生于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靠近中国,因此对中国比较熟悉。她的爸爸是亚美尼亚人,她的母亲是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混血。
三国混血的露娜,从小就拥有立体的五官以及雪白的肤色。
她的爸爸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妈妈经营着当地的一家水产厂,在当地也属于中上游的中产阶级了。在这种父母宠爱、家庭富裕的生活环境下,小时候的露娜是非常顽皮任性的。
在学校期间,露娜因为好动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导致成绩平平。但却因为她对英语十分感兴趣,所以露娜的英语成绩每每都名列前茅。
在露娜18岁的时候,她完成了学业。这时,她因为无心学习,便放弃了接下来的学业,投入了社会。
本来她是在松下公司做导购员,由于公司氛围特别好,露娜本想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下去。直到她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内容是迪拜航空公司正在招聘空姐。
露娜小时候在游乐园玩摩天轮时,常常在想,如果自己能在天上飞就好了,这次看到空姐的招聘,她不禁想也许实现自己儿时梦想的机会来了。
她自己思量了思量,虽然自己的学历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自己的外貌条件和英语水平都是自己的绝对强项,去应聘应该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这样想着,她向迪拜航空公司发送了简历。
当上空姐后的日子
在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后,露娜到了卡尔塔国进行培训。
工作培训结束后,露娜正式上岗,起初作为新人的她只能跑一跑短线程的航班。
这是一份工资优渥的职业,露娜每个月都能拿到至少4000美元工资,相当于25000人民币,而且公司待遇也特别好。
不过受传统伊斯兰教的影响,迪拜航空公司对其公司的空姐管控十分严格。露娜被禁止将自己的工作照发到网上,同时,晚上不能外出购物、夜店蹦迪以及酒吧喝酒。
在拥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以及在短线乘的航班的优秀表现后,露娜被允许可以去长途航班工作。一般都是飞往意大利、新西兰等地。
飞行时间比较长,一般都在8到12个小时之间,还会有乘客在醉酒后不安分的情况,十分辛苦。
在飞机上还能接触到许多成功的商业人士。露娜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男朋友。他是迪拜本地人,自己开了一家印书公司,可谓是年少有为。
和男友在一起的日子,然后露娜又发现,迪拜人排外心理十分严重,对外国人尤其是对亚裔和非裔。露娜发现男朋友和其他白色皮肤的朋友一起玩时都去一家比较高档的俱乐部,而和非裔朋友玩一般都去印度酒店,这让她很不解。
终于她问起男朋友这件事时,她男朋友无奈地说:“迪拜的高档俱乐部酒店都不允许黑人进入,因此有黑人一起玩的时候,只能去印度酒店。”露娜又感到震惊。
而男朋友的父母也是非常传统的迪拜人,他们以露娜是外国人为由,禁止儿子与露娜结婚。
因此,每每露娜问起男友未来的规划时,男友总是支支吾吾。时间长了,露娜也就知道了男友的心思,她决定和男友分手,并辞掉空姐的工作,离开迪拜。
与斐波的爱情
在回到阿拉木图后,露娜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偶尔帮朋友经营一下网店。此时她的朋友看她一直没有走出失恋的阴影,便建议露娜到中国旅游。
原来露娜朋友曾到武汉旅游过,对武汉的印象特别好,因此这次强烈推荐露娜到武汉游玩散心。
露娜听了朋友的建议,今天来到了武汉。那天的露娜,穿着简单的衣服,画着淡妆,高挑的身材和外国人的面貌使她在一众女生中十分出众。
在酒店办理入房手续时,她看到一名中国高个男子一直在看她,她以为是看到外国人比较新奇,于是就礼貌地对他进行了微笑,之后办理好业务,就上楼休息了。
直到晚上露娜才走出房间,到酒店楼下,发现那个男子还在下边。
当他考到露娜,就赶紧走过来,用有点生疏的英文问露娜:“能不能加一下微信?”露娜看他很紧张,长得也比较面善,就同意了。
之后她知道了那个男生叫斐波,是马拉松会场的计时员和会场布置负责人。
加了微信后的第二天,斐波就邀请露娜到海边玩,可是却被拒绝了。露娜因为孤身在异国,又不熟悉斐波,拒绝也属于理所应当。可斐波却有点心灰意冷,泄了气。
好在经过十几天的交流,露娜认定斐波是好人,于是便跟着斐波一起畅游武汉。斐波带着她去吃了武汉的街边小吃和海鲜。
武汉的夜生活给露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生、一起出来的一家人,尤其是大爷大妈的广场舞,都让露娜感到十分热闹、安详。
更难得的是露娜和斐波还都是“网瘾少年少女”。斐波还特地带露娜去了武汉有名的网咖,俩人并排坐,一起开黑玩游戏。
有一次,斐波太困睡着了,露娜看到斐波倚在椅子上呼呼大睡,反而有种久违的安全感。
很快,露娜的旅游签证到期了,她不得不回国。在这一个月里她感到十分开心愉快,斐波早已抚平了她失恋的伤痕。
在露娜回国后,人明显有了精气神,这让她的家人朋友十分欣喜。不过令露娜没想到的是,在她回国半年后的一天,斐波忽然向她表白了,这让她又惊又喜。
因此,在2018年初,露娜又办理了旅游签证来到了武汉。由于露娜不会中文,因此在中国暂时没有找到工作。
而斐波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万左右,俩人就经常在路边小店一起吃饭,虽然不富裕,但是那是露娜人生中的十分快乐幸福的经历。
偶然间,在斐波与他父母的视频通话中,斐波将露娜介绍了她的父母,并谈了终身大事。而斐波的父母虽然有各种顾虑,但还是表示尊重斐波的意愿。
这样俩人的婚事就只差露娜父母的同意了。
露娜本来有些担心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她的父母都比较有钱,而斐波的家庭出身很一般,他自己的工资也只能算中等。
没想到,她将斐波的情况一说,她的妈妈却很支持,她对露娜说:“只要斐波人好,你们恩爱就可以了。”
露娜的爸爸本来想说些什么,可是想到了自己年轻时与露娜妈妈结婚时的情景,也就默认同意了斐波与露娜的婚事。
半年后,露娜再次回到阿拉木图,这次是为了办理自己的单身证明而来的。看到即将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乡,露娜心中很是不舍。
2019年2月,露娜和斐波结婚,在婚礼上,露娜一一见过了斐波的各个亲戚朋友,可因为签证时间问题,自己的父母朋友却没有来,露娜心里还是有些小失落。
婚后的生活
在度过蜜月期后,一些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
斐波是比较传统的中国男生,因此对戴婚戒这个事并不是很重视。婚后一段时间,觉得戴戒指很别扭,就不戴了。
而在欧洲,戴婚戒有向其他人表明我已经结婚了,不要来搭讪的意思。
斐波的不戴婚戒的行为,引起了露娜的不满,她强烈要求斐波必须戴婚戒,并说明了原因。斐波刚开始还有些不在意,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爱妻,随身戴着与露娜结婚的婚戒。
在一段时间里,露娜跟着斐波到斐波老家公安县和公公婆婆一起住。这更是引发了强烈的中西传统文化碰撞。
由于老人爱省电,因而斐波和露娜房间的灯式节能灯,不是很亮。
露娜化妆不是很方便,于是打开浴霸的灯照明,而婆婆认为这样很浪费,常常向斐波提意见,露娜只好加快化妆时间。
本来露娜的父母打算来中国住一段时间,来看看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结果不巧新冠疫情爆发了,这个计划只能搁浅,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来到中国。
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斐波的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吃底薪,夫妻二人生活得很是拮据,露娜也经常买一些几十块钱的牛仔裤、皮夹克穿洞洞鞋,可生活的困难远不止于此。
一年后,斐波因为伤病而不得不接受治疗膝盖的手术,医药费又让这个本就靠底薪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术后恢复期间,露娜勤勤恳恳地照看斐波,待在斐波的病床前寸步不离。
由于生活拮据,斐波提议和露娜一起做自媒体赚钱,来介绍一下他们的生活。第一个月就挣了六千块钱,虽然不多。露娜却感到很满足,她自己也很喜欢自媒体这种形式。
到了今年,疫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斐波的工作终于恢复了。
他比之前工作得更卖力,早上6点多就走,进行马拉松比赛的布置,往往要到晚上10点多才回来,露娜看着丈夫每天昼出夜归,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而妈妈和婆婆时不时地催生,更是让露娜和斐波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夫妻二人都有着比较好的经济支持再生小孩,可老人们似乎都等不及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露娜二人只能尴尬一笑。
而前不久阿拉木图局势动荡,露娜的父母和妹妹只敢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更是有露娜父母的邻居,出门到超市买东西,而遭到枪杀,这让远在中国的露娜和斐波都非常在意他们的安危。
好在,俄罗斯政府出兵帮助哈斯科斯坦镇压反政府势力,使得当年形况得到缓解。根据2022年1月11日的新闻报道,阿拉木图的局势趋于稳定,信号也已经恢复了。
或许现在让露娜和斐波稍稍安心一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