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重庆18名“驴友”被困金佛山北坡悬崖,南川消防救援支队通过6小时生死救援,成功将18名被困人员救出。
此事经媒体报道之后,不少网友质疑为何这群驴友会走到金佛山北坡悬崖?为何会不听景区工作人员劝告?1月24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经过多方打听之后,独家采访了本次金佛山户外活动的领队余先生,他就网友的疑问进行了回应。
所走线路是“熟路”
在开始采访之前,余先生表示:“我不是导游,也不是专业的旅游公司,我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从2014年开始喜欢上了户外运动,积累了七年多的相关经验。为了方便交流,我建了一个户外运动微信群,平时大家没事,就喜欢在里面交流心得,偶尔也会相约去户外运动。这次金佛山就是我们18人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因为我经验比较丰富,多次在金佛山爬山,不管是东坡、北坡、西坡、南坡我都爬过,所以大家让我担任领队。”
重庆有丰富的山川资源,户外运动很发达,和南山大环线、小环线一样,金佛山也有多条民间户外运动线路,余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我们选择的上山、下山线路都在北坡,全程可以用两步路、六只脚等户外运动APP导航,是有户外运动爱好者走过的‘熟路’,所以并没有理会景区人员的劝阻,更没想到会遇险。”
绿圈处为被困地点
三大原因导致“被困”
既然是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走过的“熟路”,那为什么又会迷路被困引发报警求助?余先生表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在活动之前考察不足:“我作为领队,在出行之前没有详细了解队员的情况,一般到金佛山爬山,都是有在南山、歌乐山有相关爬山经验的‘熟手’。可这次出行之前,我没有做调查,导致来的成员中有几名从来没爬过山的‘小白(新人)’。虽然他们很听指挥,但是无论是体力还是经验都不够,拖慢了整体的爬山速度,导致下午5点我们还在山上,眼看天色渐暗,我们都有点慌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回程中发生了意外:“以往我带队爬金佛山,都是从北坡爬上山之后,坐索道下山。没想到1月22日北坡索道检修,景区让我们到西坡乘坐索道,可我们租的车停在北坡的停车场,距离西坡停车场很远,所以我们被迫只能步行下山。原本就没计划夜爬,我们没带头灯、保险绳、睡袋等专业装备。加上下山时眼看天色渐暗,山上气温也很低,微光下爬山或者山上过夜都容易出危险,所以选择了报警求助。”
第三个原因则是下山准备不足:“户外运动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走回头路,你看到的户外运动线路,大多是环线。22日当天我们爬到北坡索道之后,考虑到原路返回比较乏味,且距离比较远,所以我在APP上选择了一条下山近路。没想到这条路出了问题,我们被困的地点有个陡坡(记者注:南川消防救援支队对被困地点的描述为高低落差约40米、处于坡度约75度的峭壁上),对于我们户外运动‘老手’来说,用绳子抓住就可以爬下去,可是我们队伍里有‘小白’,她们吓得手脚发软,搞得进退两难,只能求助。”
当天18名驴友的下山线路
消防队员救援专业
1月22日报警之后,南川消防救援支队进行了稳妥、高效的救援,对于这个过程余先生赞不绝口:“消防员真的是训练有素,他们的救援装备很专业,整个施救过程有条不紊,他们制作了‘蜘蛛人’锚点,还建立了‘镜像’提拉系统,护送每一位队员到达了安全区域,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后来我在聊天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地方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被困了,在此之前他们就在这里救过人,所以一听我描述,就知道了我们的被困区域。”
对于这次被困获救的经历,余先生回家之后也进行了反思:“这两天我都在总结得失,首先邀约户外运动的时候要问清楚基本情况;其次下山的时候我应该在前面探路,一旦提前发现搞不定的陡坡,就会安排绕行。当时想着这是条别人走过的路,跟着导航走问题不大,所以我押在队伍最后,结果没能阻止麻烦的发生。”
在采访的最后,余先生还希望通过上游新闻表达一个观点:“我们不是没事找事做、浪费救援资源的驴,而是一群简单的爱好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只想放下手机拥抱大自然,锻炼好身体提高抵抗力,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给大家添麻烦了!经过这次的教训,我一定会好好总结得失,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文 受访者供图
相关报道:
-5℃寒夜,18名“驴友”被困金佛山悬崖……消防6小时生死救援!
近年来,国内时常发生“驴友”外出游玩或是探险被困的事件,有的甚至酿成悲剧。外出游玩本来是一个让人心情放松的好办法,但千万不要盲目探险,前往人迹罕至的深山或者被警示有危险的地方。
昨天(22日)下午6点51分,南川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多名外地“驴友”在金佛山北坡悬崖迷路,亟待救援。接到报警后,南川消防救援支队出动25名救援人员,携带个人山岳救助、绳索系统制作等装备前往救援。
在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后,晚上8点16分,救援人员到达山下索道站。经与报警人联系,确定遇险“驴友”在山顶封闭栈道下方悬崖,现场指挥部决定采取“由上至下”的救援方式营救被困人员。
晚8点30分,救援人员乘坐索道到达山顶,徒步行进约2公里后,于8点45分到达被困人员附近。经确认,“驴友”被困地点海拔约2000米、高低落差约40米、处于坡度约75度的峭壁上。经现场勘察,该区域植被茂盛,无通行道路,夜间大雾能见度低,前期的小雨天气使结冰的灌木丛更为湿滑,救援行动十分艰难。
时值深夜,山间温度越来越低,被困人员求救心切,一度出现了情绪波动的情况。救援人员一边制作“蜘蛛人”锚点,建立“镜像”提拉系统,一边通过喊话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晚9点45分,三名消防救援人员通过绳索下降到被困人员位置,根据年龄、性别及状态等综合因素确定救援顺序,利用绳索提拉系统逐一将被困人员营救至安全区域。由于18名被困人员中,大多为行动能力较弱的女性,其中3名人员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在恶劣的气候天气、复杂的地形地貌、凶险的救援环境下,让原本危急的营救行动变得更加艰难。
最终,经过消防救援人员的处置,昨天深夜10点14分,将第一名被困人员营救至安全区域。至今天凌晨1点08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力营救,救援行动圆满完成。
据了解,此次驴行活动由“驴友”通过微信自发组织,在其行程途中对警示标志视而不见,当地景区执法人员通过监控发现后,对其进行劝阻无果。由于夜间低温、环境复杂,长时间徒步体能消耗过大,导致被困。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介绍,在深夜和凌晨时分,现场气温已达到零下5度,如果不是报警及时救援迅速,被困的“驴友”很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获救“驴友”对消防救援人员表示诚挚感谢,在感叹有惊无险的同时也告诫广大“驴友”:不要冒险自选小路,避免发生危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