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翻篇,2022年迈开脚步,这段时间最受关注的就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饕餮盛宴——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举办至今40来个年头,诞生经典佳作无数,多位殿堂级艺人在此扬名。然而现在的春晚,只能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
归根结底,语言类节目出了问题。
以小品为例、过去的春晚小品堪称流行语制造机,好多经典台词通过春晚发酵走入千家万户。“队长,别开枪”“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这个真没有”“下来了”等等,都是如此。
现在的春晚小品成了网络复读机,以冯巩为首的几个知名笑星,年年堆砌网络流行语,把早已嚼烂了的流行语用宛如吃了壮阳药的语气挨个数一遍,讨厌指数直冲天际。
艺术家离开生活不近烟火,与老百姓不能共情又放弃了艺术上的创造性,自然拿不出什么好作品。
比这更令人讨厌的是,艺术家如冷血动物一般猛戳观众的痛点,什么糟心演什么,专业添堵100年,这种作品这种艺人简直神憎鬼厌,看一次就够了。
仔细观察不能发现,最令观众反感的小品莫过于以下三种。
1、催婚
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但“热门”跟“喜欢”是两回事,揭别人伤疤嚼舌头根子并不值得推崇。
有些艺人好像得了什么大病,年年惦记着这个“热门”话题,催婚小品一个接一个,最毁三观的就是去年的《每逢佳节被催婚》。
老艺术家张凯丽当着14亿观众说出那句“单身是狗”的时候,所有观众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么大一个艺术家居然分不清“自嘲”与“羞辱”。
“单身狗”太不容易了,咬着牙挺住了亲朋好友假装关心实则看笑话的“慰问”后,大过年的又被侮辱,招谁惹谁了?
2、催生
催生跟催婚就像一对双胞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生孩子跟结婚又不一样,更敏感,更伤感情,更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有些人不是不想生,努力了好久就是没成功,钱也花了架也吵了甚至婚都离了,已经够糟心了。大过年的整这出不是给人公开处刑吗?
但令人无奈的是,生育是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最近又放开了三胎政策,有些“正能量”艺人逢迎惯了见风口就上,少不了呼吁大家“多生快生”。
3、就地过年
今年春晚十有八九会有这种小品,演员我都选好了:孙涛、邵峰。
保安邵峰临过年想回家,离家的这一年老婆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刚想走碰到队长孙涛,告诉他不要回家,就地过年。
邵峰不乐意,孙涛做工作,俩人掰扯掰扯急了,孙涛情绪激昂开始点题,什么团圆是小家,防疫靠大家之类的。然后音乐声起,孙涛告诉邵峰社区80多岁的孤寡老人王奶奶包了饺子,请他们几个陪她一起过年。
最后演员手咧着嘴对着镜头一字一顿地喊:咱们一块儿——吃!饺!子!
这种小品绝对正能量,但也绝对招人嫌,希望老艺术家们慎重。
然而遗憾的是,网友们普遍认为这三类小品今年十有八九都会有,所以春节过后恐怕又是一片吐槽声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