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有关中日之间的话题,有时便像一口吞了五味食物。明明唐朝的时候,双方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曾是一派和谐景象,怎料到,翻过1000多年后,两家居然恶狠狠打了几架,结果众所周知。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两国之间关系如此逆转?
再来回首下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曾发生过一件很有影响力的事件,那就是白春江战役。本来这场战争,和中国毫无关联。人家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和日本,联手进攻新罗。百济和日本私交很好。新罗和李唐朝廷关系好,自然请求支援。中国人并不喜欢打仗,所以刚开始时,也就是口头警告,后来看到事态不受控制,于是派兵。历史上不乏水军交战的故事,如三国的赤壁之战。这一次呢,结果同样一边倒。作为自小就会和水打交道的民族,对于自己的水上作战,自然信心百倍,日本当时就派了几百艘战船来支援。看到唐军就那么点阵容,一开始还真没当回事。不过事实证明,实力有时不需要靠数量说话。参与这次战役的日本水军战舰全歼。也应该说,这次事件,给日本寻求发展带来触动,他们开始积极学习先进理念,派出遣唐使,后来有了大化革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待左邻右舍的准则一直就是,亲仁善邻,相容相让、相扶相助。对待周遭的国家,亦是如此。当然这种文化的内涵,离不开自古就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不太会生出什么心事,琢磨其他人的东西。不过,资源的分配,似乎从来都是不均衡的。自家不想别人家的东西,不代表对方不窥视。
在很多观点中,争夺资源就是一种本能,小孩子家一起玩的时候,还会为了一个玩具打架,何况关系自身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发展空间被周围的水域困住,最直接获取资源方法,当然就是拿别人的。不过当年的那场战役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在中国的历史中鲜有身影。而且再次出现的时候,似乎又是历史的再现。明朝时期,两国之间又打了一架。中国依旧是支援部队,帮助朝鲜,这一打就是几年,结果也很好看,将日本人赶走了。
从历史上的几次交手来看,中国都是由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才介入和日本交战。那后来是什么原因,让两国直接面对面对峙?答案显而易见。清朝政府的无能腐败。中国后来的一段历史,就是无休止的割地和赔钱。就在一旁的日本,说它不眼馋,估计没人相信。不过,历史的记录在那,它还需要测试下,中国是否还是历史上那么厉害。于是它选了一个窥视已久的目标,台湾。
当时有个突发事件,琉球国的居民由于天气原因,乘坐船只飘到台湾,结果被当地人砍杀大半。于是日本拿这件事大做文章,派兵入侵台湾。清朝政府自然也派兵驱赶他们,两厢较量下,日本其实一点不占上风。然而那时的清廷,已经没有底气,认为能花银子摆平,自然最好不过。当对方提出很多无理要求时,甚至陈年旧账翻出来,清廷居然也不反驳,这在日本看来,不就是等着它来割嘛!
有个成语叫“咎由自取”,用它来说自家的历史,有点冷。不过,事实就是这样。肉弱强食这个规则,好似从来就没有变过。这个邻居,为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是消停?几番力量之间的对抗,让它看到震慑,没有人会做损已不讨好的事情。其实日本是有让人值得学习地方,比如它的奋发。它在进步时,清廷还在睡觉,结果被人几拳打下来后,意识到要军事改革,于是有了北洋水师。但是,国库的银子都跑到别家去了,哪还有什么真正实力,支撑一支厉害的军队?虽是耀武扬威开到日本展示了一番自己,却是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被揍得很惨。一个国家,连保护自己的力量都没了,接下来的结果,就是被分食。
老祖先不停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翻翻这千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其乐融融时,中国的实力都是向上的。反之,就是让人心痛的往事。这是不是就验证一个道理,只有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我们始终要保持强大的国力,才能让两国之间实现永久的和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