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全文共2518字
“嘭”,房门猛地被踹开。正在纳鞋底的周兰兰没有抬头,继续手中的针线活。她知道是丈夫王爱国回来了。
“还不去给我倒洗脚水!”王爱国不满地怒斥。周兰兰冷漠地放下手中的针线,倒好洗脚水放到他面前。
刚直起身,她就被一脚踹倒在地。“妈的,你想烫死老子啊!”
愤恨、委屈交织在一起,周兰兰嚯地立起扑向男人。男人坐的是农村八十年代那种四脚木凳,因没有防备,立马四脚朝天地摔倒在地,带翻了木盆里的洗脚水。
男人爬起,一把拽住周兰兰的头发,将她摔翻在地,拳打脚踢。泥土地面上淌满了洗脚水,周兰兰在上面滚了几圈,立马水一身泥一身。她大声哭嚎,“我个娘啊!我不想活了啊,娘啊!我活不下去了,娘欸娘啊!”
动静很大,睡在木楼上的三个孩子都被惊醒爬下楼来了。土砖房没有隔音,睡在隔壁的小木匠也闻声赶了过来。
小木匠那年二十四岁,修长瘦削,五官端正,举止文静,是湖南过来找活干的。周兰兰看到他在邻居家做活,就喊过来给自家打几件木家具。周兰兰是安徽亳州人,三十四岁了,依然身材苗条,面容姣好,一双大眼睛漆黑水润。那是八〇年的冬天。
战争因众人的劝解而结束。
第二日,午餐桌前,一家人加木匠一起围桌吃饭。周兰兰想尝一下芹菜炒肉咸不咸,那还不是猪肉自由的年代,周兰兰也舍不得吃肉,只是想夹根芹菜尝一下咸淡。筷子刚到碗边,一双筷子就伸过来挡开她的筷子。
周兰兰抬头,男人用嘴对着剩菜示意“你有那个吃”。收回筷子,周兰兰身上的寒意从头顶直穿心脏,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留给男人吃,自己只吃剩菜——可那是自己主动的,不会觉得有什么。现在竟然不准自己吃,望着对面的男人,周兰兰的心一点点冰冷起来。
“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老婆,还这样对她。要是我有个这样的老婆,一定把她捧在手心里。”坐在对面的小木匠呆呆地看着周兰兰,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周兰兰的婚姻裂缝给了小木匠机会。一来二去,两人暗生情愫。
“啪!”又一次餐桌前,正低头吃饭的周兰兰突然挨了一巴掌。“放这么多盐,你想咸死老子啊!”男人鼓着眼睛瞪着她。这次周兰兰没有还手,也没有回骂。她沉默了,那是心彻底死了,面前的男人说什么做什么都跟她无关了。
第二日,趁着男人外出办事,周兰兰咬咬牙狠着心跟小木匠私奔到湖南去了。
小木匠叫杨志茂,家有兄弟三人,两间低矮的土砖房,他分得半间。做饭睡觉都在这半间房内,小便桶放在床头,散发着刺鼻的尿骚味。到刮风天,屋顶有飞尘细屑之类的东西飘落,吃饭时会飘到碗里,仰面躺在床上时会飘到眼睛里。
出人意料的是,看到这样的条件,周兰兰没有一点儿嫌弃,她进门就打扫卫生,忙里忙外,准备安心过日子。
“我家这样的条件,以后你要跟着我受苦了。”拥抱着心爱的女人,杨志茂声音哽咽。
“没事的,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只要你对我好就行。”依偎在爱人的怀抱里,周兰兰忐忑又幸福。
八十年代,这样的事是奇闻异事。舆论铺天盖地地砸向他们。
杨志茂的兄弟们都骂他,“你找个娘回来,还是个有丈夫的,赶忙给我送回去。”
“不要脸的偷人婆,哪里来的给我滚回哪里去。”妯娌们见周兰兰就骂。
“那是恩要脸个烂货啦,你怕是什么好货。”周围人背后也骂。
过街老鼠一样的生活,他们俩硬是倔强地挺了过来。
有了周兰兰后,杨志茂不再出去做木匠活,他担心周兰兰一个人在家孤单害怕,怕有人会欺负她。两个人守着一点薄田,艰难度日。
杨志茂不在地里做事的时候,从不让周兰兰做家务,自己洗衣弄饭样样做得干净细致。
周兰兰说她家老杨身体不好,有好吃的都让给他吃;他呢,想着家里平时也没什么好东西,偶尔有点儿,自己哪舍得吃,一心想着让给周兰兰吃。
某天,他兄弟送来一块蛋糕,杨志茂说他不喜欢吃,要老婆吃,老婆说她也不喜欢吃。其实都是想让对方安心吃,两个人推来让去,最后周兰兰生气了,一气之下扔了,正好被邻居撞见。
一次,杨志茂半夜发现他老婆发烧,立马下床背起她就往卫生院跑。“你放我下来,我没事,明天天亮再去!”周兰兰发急了。
“你这个傻婆娘,发烧能拖吗?万一拖出个好歹来,我还要活吗?别动!这次必须听我的。”这是他唯一一次在她面前霸道强势。
九〇年,周兰兰的大儿子找过来了,想接她回家。“你要是过得好,那还算了,你看看你这里的条件,比我们家还差多了。妈,你跟我回家吧,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很想你。弟弟妹妹回家看不到妈妈,哭得有多伤心,你想过吗?”
“妈妈对不起你们。可是我不会跟你回去,我现在生活条件虽不是很好,但是他对我好。”周兰兰红着眼睛说。
为了接回母亲,大儿子跟父亲一纸诉状投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告周兰兰和杨志茂重婚罪。法庭上,周兰兰包揽了所有的责任,说都是她主动;杨志茂则说她是被动,责任都在自己身上。
因为周兰兰是有婚姻的一方,法院判了她两年有期徒刑,杨志茂判了一年,缓期一年执行。
出狱后,周兰兰没有任何犹豫地和王爱国办了离婚手续,继续回到杨志茂身边生活。周兰兰之前是结扎过的,不能生育,她想着自己比老公大那么多,以后自己先走了没人照顾他,他俩商量后,收养了一个儿子。
为了省钱给养子买奶粉,周兰兰两口子炒菜舍不得放油,荤腥更没有沾过,吃了整整一年的斋。养子虽然落在这样贫困的家庭里,但也是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成家后很是孝顺养父母。
周兰兰到了老年后,杨志茂没让她插手过家务事,细致入微地照顾着她。杨志茂一生没有挣过大钱,老口子清贫到老,彼此间却没有因为钱财而发生过一句埋怨争吵。
前几年,周兰兰去世了。走之前,她拄着棍子到左邻右舍家拜托,“以后我走了,拜托你们帮我关照我家老杨……”
老太太走了几年了,杨志茂有时还会在家偷偷哭。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时真不是用道德能衡量得清楚。在贫寒中能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地生活几十年的老人,你能说他们道德败坏吗?可是,要说周兰兰好吧,她怎么狠得下心抛下三个孩子呢?要说她不好吧,她对老杨那是真的好。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和赞赏!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乡土散文#
作者简介
良子,湖南邵东人,下半生隐居山野,陪伴父母。闲时以情为笔,写人生百味。
本文编辑
情感学院院长
真实故事:小娥的悲惨人生(发人深思)
(温暖感人)乡土散文:母亲和棉花
乡土故事:光棍老岩
真实故事:一生悲苦的长力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