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远播教育(gj_114study)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大富大贵功成名就,可是很遗憾,几乎90%的人,还是落入了平凡。”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可能是,“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小心翼翼地排斥着“普通”,我们不想过“普通的生活”,也不想我们的孩子平平无奇......
如果真有一个新的机会摆在大家的面前,相信绝大多数“佛系父母”,还是会选择“不想孩子做素人!”
说到“普通”,留学圈是一个“普通值接受程度很低”的领域!
大多数人包括留学生自己、家长,对于这个群体都投注了太多的期待,如果留学生毕业没有做出一定成就、没有年薪百万、做不成领域精英,很容易就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国内高材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走向平凡,就是我们最终的结局~
01
砸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学费,
孩子还是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最近播播老师看了不少综艺节目,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不管是求职、演艺、美食、旅游,甚至是恋爱、选秀综艺,留学生出场率都非常高!
这些所谓素人嘉宾,不单有留学背景,而且大多都还是世界顶尖学府的学霸,什么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剑桥.......名校之子含量爆表!
比如选秀学历天花板的《创造营4》,在唱跳俱佳的一众选手中,隐藏着不少高颜值学霸:
和马,哈佛大学大二在读,经济学+音乐学双学位学霸;
卢克,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操着”一口流利四川话的美国选手;
AK 刘彰,微积分课得“A”的数学大神,纽约大学数学系与经济系双学位学霸。
图源|抖音
求职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2》:
凡尔赛之王——王骁(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硕士)
逆袭学霸——詹秋怡(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硕士)
“全能”学霸——李晋晔(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硕士)
金融职场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
嘉宾几乎全部毕业于世界TOP校,有哈佛、剑桥、哥大、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连主持人马东也是澳洲海归。
职场、选秀海归学霸多,就连恋爱综艺也充满着留学生的微笑~
从明星恋爱的《我们相爱吧》,素人恋爱的《心动的信号》,再到如今明星和素人恋爱的《怦然再心动》。
节目里跟女艺人约会的素人嘉宾哪一个不是大有来头!
伦敦大学的主持人、斯坦福毕业的教育机构投资人、明治大学毕业的化妆公司社长、本科纽约大学硕士哈佛商学院的嘉宾、律所合伙人、上市公司的高管。
不是说素人综艺节目吗?这些嘉宾可不素哦!同样都是留学生和他们一比,“自己简直是土狗~”
而且经过综艺节目这一包装,留学人和家里有钱、出国镀金、回国走上人生巅峰更扯不清关系了!
然而,现实生活不是童话,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合家欢大结局,留学生有珠光宝气的A面,必然就有“平平无奇”的B面。
这不就有一些学生在评论区吐槽——
图源|微博
从豆瓣上一跃成为海归人大本营的“海归FIVE小组”也能看出来,留学生真的不是都像综艺节目中的那么光鲜亮丽。
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在留学投资和工作收入中挣扎!
据此前智联发布《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57%的海归受访者表示,薪资不及预期。
图片来自《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此前还有一份网传海归薪资,徘徊在月薪4千—5千的海归也大有人在啊!
北美海归篇
1. 美硕,学校排名前50,魔都税前1w。
2. 广州,初高中都是国际学校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
3. 美本硕士,在美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三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
4. 留美TOP50本硕,国内一线HR,税前10k。
5. 美国四年回国一年,坐标沈阳。回国之后找了小半年工作才找了个7.5k的。
6. 美硕,成都食品,5k。上海最好的外企也不过10k。
7. 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
8. 加拿大毕业回国两年,在成都IT企业,月薪1.2W。
9. 加拿大本科毕业回来,一线城市做室内,税后9k。
英国海归篇
1. 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现在年薪50w,房地产行业。
2. 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下薪资不能限定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
3. 英国硕士,毕业工作三年,工程单位,月薪2.5W,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W+。
4. 去年英研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上海6.5k,次年九月第二份工作10k。
5. 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W+各种福利。
6. 国内本英国硕。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每年涨30%。
7. 英本会计金融专业,帝都外企做财务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涨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年10w左右。
澳洲海归篇
1. 澳洲留学,6月回国,帝都教育行业,月薪7k。学的金融专业,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
2. 澳洲五年商科master,回国后广州某商业地产开发国企,13薪到手月均6.5k左右,算上补贴10k出头。
3. 澳洲留学三年,现坐标珠海,月薪12k。
4. 土澳硕士,目前在某省会银行,月入2W。
5. 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
6. 澳洲8年回国,上海月薪税前1w。
7. 澳硕,就职快消前5不到一年,14K,加上福利、年终奖,一年差不多22W,但我觉得出国的意义远大于金钱。
亚太区海归篇
1. 日本硕士海龟,帝都国企,到手5k。
2. 港硕,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港15k税前,属于平均偏低的水平,三年后回国年薪超过香港,金融业。
3. 香港硕士刚毕业,广州税前7k,第一份工作,主要平台还可以。
4. 日本留学回国一年,坐标福州,月薪4k。
5. 港硕,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
6. 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浮动,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
(内容整理自知乎等平台,数据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还有的将考编、进体制进行到底!
在很多人的观点中,留学生大概都是创业大佬、大厂精英,而实现中,海归考编大军也为数不少啊!
2020年有网友爆料,深圳南山区桃园街道办副主任罗林姣,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看了她的履历,发现——
这位街道办副主任,不仅曾经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过副教授职位,还拥有着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哈佛博士街道办主任的热度还没消呢!一份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豪华”教师阵容名单又被网友截图贴到网上。
这份名单显示,2020年深圳中学新入职老师共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
这批新老师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学府毕业生,毕业院校为北京大学的有17人,清华大学有16人。
你以为留学扎堆考公、考编制就已经是极限了吗?
并不是哦!还有去当一线工人和保姆的留学生.......
2021年《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引发网友热议。
《公示》名单中拟录用人员的毕业学校和录用岗位“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之间有着强烈反差。
在一般观点里,流水线工作不需要学历也能做,而在卷烟厂的拟录用人员毕业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高校。
海归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如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等。
图源|《时代周报》
而且卷烟厂的工作人员还对记者表示:“现在所有的企业、岗位、工作内容都摆在那里,名校的学生愿意来,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海归住家保姆的新闻是2021年末在网上传开的——
29岁的山东女孩刘宇大学学习音乐专业,曾在日本留学,会拉小提琴、弹钢琴,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
图源|微博
你可能以为,这样一个有学历、有才华的女孩,大概会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吧!
刘宇毕业后就去做全职住家保姆,平时工作是做饭、打扫、辅导孩子功课,在这一行已经工作5年了。
网传女孩的妈妈曾经因为女儿的职业选择,和她大吵一架,还把她拉黑,如今母女已经和好。
刘宇说,即便大家不认同她的职业选择,但她自己是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学到很多东西。
砸下巨额学费,最终回国当一线工人和保姆,如此反差,让很多网友浮想联翩:
该不会是实力不行吧? 大概是读了个水校! 又一个镀金失败的案例?
想起就在前不久抖音街头采访节目《合肥赚多少》,节目组采访了一位英国海归,女孩子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目前在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教书,底薪只有4500元/月,拿到课时费和福利,每个月的收入约为7000元。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这个工作和收入是很不错的开始。然而,在评论区,很多不友好的评论涌进来:
海归只能去职业学校任教,怕不是读了个水校! 一个月才4500,学费能赚回来? 浪费父母的钱!
网友对于留学生真·素人生活状态的反馈,让播播老师想起了,之前在爸妈圈很火的一篇文章——
《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
文章说的是一个被父母从小鸡到大的女孩,最后成了一个普通的搬砖人。
女孩生活在北京城八区中公立教育的洼地朝阳区,学区房、外国语学校、南极游学、出国留学……我们能想象到的“精英娃教育方案”,她都一一体验过。
照一般标准来看,女孩确实过得还可以,算不上人中精英,收入中等偏上,生活忙碌也很朴实,对很多人来说,她的生活自由已经让不少打工人羡慕不已。
但是女孩说,如果对比父母对她的期待,以及曾经可以用疯狂形容的精英式培养目标来看,如今的她过得很平凡,没比北上广普通小白领好很多,买得起车,买不起房。
在文章里,女孩还提到了那些和她一起拼上来的鸡血娃,跟她的情况差不太多,这些孩子后来也没有期待中的那么优秀。
一些和她一样世界TOP30大学毕业回国的孩子,有的副业搞起了烘焙,有的辞职当酒保,有的在B站做UP主,还有的做了健身教练、外卖派送员……
真正在领域内做得很成功的只有极少数,大部分曾经的世界牛校之子,都重回了凡人的生活。
那种如综艺节目、小红书中所展现的不沾人间烟火的海归精英,现实存在可能或许不到5%。
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成了素人,工作加班赚钱、组建家庭、买车买房、柴米油盐......
想起此前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宇所说,我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播播老师很现实地问大家一句,各位家长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
我们砸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支持的孩子,将来有一天,也会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如果早知是这样的结果,你还会坚决送孩子走国际化路线,帮助他们远赴他乡求学吗?
02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
不要用功利主义衡量留学的价值
为什么留学的尽头是素人,大家的争议这么大?
这背后多少有一些刻板成见的因素!
对于花了巨资读书的学生,我们天然期待他们能够做出高水平的贡献。
就比如哈佛博士罗林姣进街道办,网友的对此的态度,大部分都是——
大材小用!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当然不。
就比如,深圳南山区街道办,其辖区林立的高科技企业林立,创造的经济价值十分瞩目。
去年财政总收入1665亿的深圳南山区,仅仅以一区之力,就超越了吉林、黑龙江等东北老工业省份全省的财政收入总额。
除了经济实力一流,深圳南山区在科研创新领域也不遑多让。
上一次,深圳南山区“喜提”新闻热搜,就是#美国制裁粤海街道办#。
2018年被川普制裁的中兴,2019年被美国封锁的华为和大疆,总部都曾坐落于深圳南山区的粤海街道办。
于是,网友们戏称“美国贸易战的对手,竟然是小小的南山区粤海街道”。
而罗林姣所任职的南山区桃园街道办,管辖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大学(丽湖校区)等高等院校。
这些学校,无疑是深圳市无数正在蓬勃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输送基地。
类似罗林姣这样的人才,将在这里致力于统筹规划高科技企业的扶植政策、培养优秀大学生的社会建设等工作,这些似乎和我们日常所设想的处理鸡毛蒜皮事物的居委会工作,相去甚远。
这不但不是人才浪费,而且还是人尽其用,让优秀的人办更优秀的事。
可能有人会说,深圳中学、南山街道办还说得过去,那留学生去做保姆,回乡种田,这难道也是让优秀的人办更优秀的事吗?
可能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件事,职业和人生发展,除了体面、有钱、有权,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
对于个人来说,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更为重要。
一个看起来不太体面的工作,换种心态去做,带出来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比如,曾经震惊全国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事件的主人公陆步轩,就通过卖猪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他的案例也让很多人对“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当时,以当地文科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毕业后却拿起了杀猪刀,成为了一名卖肉屠夫。
图源|腾讯新闻
这个选择,在当年的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2021年,一篇题为《北大屠夫20年后还在卖猪肉:年销售18亿》的文章,又让陆步轩这个名字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这一次,人们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成功。
图源|梨视频
时间回到2008年5月,陆步轩在广州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
这两个人都是北大毕业生,被世人赋予极高的目光,但是他们却做着遭人非议的职业,也就是杀猪卖肉。
2009年8月,陈生邀他赴广州相商,提出开办“屠夫学校”,之后,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由同学出资,开始筹办自己的“屠夫学校”。
与此同时,陆步轩为屠夫学校编写教材,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另外还要求学员必须到饲养场去了解生猪的科学饲养,希望“培养出来的都将是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
可以说,此时的陆步轩已经不只是一名屠夫了。
随后,陆步轩和陈生一起创办了“壹号土猪”,并且在各大城市生根发芽。
如今,陆步轩的猪肉店一年销售额高达十几个亿,堪称猪肉行业的翘楚。
不仅如此,陆步轩更是在自己获得成功以后,大手笔为母校捐款九个亿。
最终,陆步轩在世人面前证明了自己,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屠夫职业的刻板成见。
同样被提起的,还有一位全奖的耶鲁大学留学生,秦玥飞。
26岁的秦玥飞获得了耶鲁大学双学士学位,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在所有人看来都“惊世骇俗”的道路——回国当村官。
图源|锤子阅读
在众人眼里,村官是个配不上他”世界名校光环“的差事,但他的作为,却无愧自己曾经接受的顶级教育资源。
引进资金改造、敬老院改造、街道硬化和照明、为村里几所学校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秦玥飞把汗水洒在了在田耕和荆棘中,将贫困的小山村打造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之后,秦玥飞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留学和牛校背景往往能为一个人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该功利性地衡量其可能带来的价值。
不管是做街道办副主任的哈佛博士后,还是卖猪肉的北大学生,还是耶鲁村官,还是做住家保姆的留学生,他们是不是成功,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定义。
作为父母、陪伴者,我们与其恐惧孩子逐渐变得普通,找的职业不体面,不如换一种角度思考,他们是不是满意当下的生活或者是工作。
即便一开始,TA只是一个月只拿4500薪水,但TA这份工作中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那么,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普通的生活里也会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03
成为普通人不可怕
成为普通人的父母也不可怕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成为普通人不可怕,成为普通人的父母也不可怕。
有一位父亲的笑容,总是在播播老师的脑海里浮现。
那是此前湖南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女生的父亲的笑脸。
当时女儿选择考古专业在网上爆红,很多网友都在劝女孩,“考古专业不赚钱,以后很难出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怎么不选个来钱快的专业!”
原以为家人也会给孩子压力,让孩子改专业,没想到,女孩没有读过书的父亲站了出来,他力挺女儿说:
“农村人最主要是担心钱的问题,但是女儿金钱看得比较淡,一直很有主见,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说完,父亲对着镜头憨憨地笑着,他的笑容里满带着对女儿的信任和支持,也鼓舞和感动了很多人!
随着留学光环逐渐趋于平缓,留学生成为素人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的孩子变成普通人是无法避免,作为父母的你,还愿意鼓足勇气助孩子一臂之力吗?
在这个浮躁养娃的年代,如何淡定面对教育、求职、人生规划内卷,播播老师和大家分享几招:
和孩子一起掌握教育规划主动权
既然不能逃避内卷的大潮,那就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主动权。
很多人在攀比、内卷中迷失了方向,作为父母,除了给孩子带来教育资源,我们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做好人生规划,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定好孩子与家庭的目标,即便开始很难,坚持下去也将收获不平凡的成功。
找到孩子的不可替代性
不惧怕做普通人,也不放弃追求更高的目标。
帮助孩子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学会创新,找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点,创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孩子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过程大于结果,要学会体验
出国留学不仅仅是上课学习,直至拿到TOP校毕业证就好了。
留学的过程远大于结果!
鼓励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感受留学时光带来的独特经历,学会用多元视角看待世界。
成为素人,不是不负责任地躺平,而是在面对竞争时,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止无休内卷这一条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会需要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陪伴孩子,在社会的喧闹中,依然能清晰辨别自己要走的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本文来源:远播国际教育(gj_114study),专注国际教育14年,累计服务90万家庭,升学择校我们是专业的。
ID:eamasterkwd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