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桥姓张。1967年5月,他被任命为南京军区政委,南京军区司令员是上将许世友。
他的妻子叫文静,又名李淑芳、李若文。二人育有四名子女,他们是为:长女张维维;次女张小妹;三女张海娃;长子张毛弟。
张维维,1947年1月出生在保定市阜平县马棚村。她三岁那年,跟随父亲母亲来到了上海生活。
张维维读小学时,因父亲的工作多次发生了变化,多次搬家,致使她经常转学。她先后在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东庙二村小学学习。
读初中时,张维维在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学(上海市位育中学)学习。
1963年,张维维考上了复旦附中(复旦大学附属高中)。
高中毕业后,张维维被学校派到港务局物资供应公司上港七区供应站实习,地点在塘桥白莲泾。供应站站长知道张维维的家庭情况后,对她说:“白莲泾的岗位是最辛苦的,是在码头上,都是重体力活。我想看看张春桥的女儿究竟能不能吃苦。”
在白莲泾码头,张维维在小三卡、十轮大卡车上当搬运工,主要是负责运送码头上需要的水泥、黄沙、钢筋、钢板等物料。
张维维在物资供应站劳动了半年。之后,她回到学校,等待正式分配工作。
1968年初,上将许世友得知张维维高中毕业后还没有正式参加工作,于是就叫她去参军,南京军区正在徐汇区招女兵。
但张维维不愿意参军。为何?
她说:“我这个人是不适合到部队去的。因为我自由主义比较严重,而且有自己的看法,不可能服从班长、排长的管理。而且我是近视眼,不符合参军条件。要是参军了万一来个紧急集合,我要出洋相的。所以,我不想参军。”
张维维不愿意参军,她想进工厂,去三线,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于是,她就自己打电话给王洪文,对他说:“我想进工厂,离开上海,要到一个别人都不知道我的地方去工作,因为我走到哪里都要被别人看成谁谁的女儿。我不想一直和家里的人绑在一起。”
王洪文对此事很重视,他亲自把张维维安排在上海仪表厂工作。仪表厂与三线有合作任务,在贵州有个分厂,一些工人培训三年后,就要派到贵州去工作。
在仪表厂,张维维改名为李群。她在这个厂里工作了八年,从来没有请过病假,也从来没有误过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