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书利
央行急眼了,公开叫喊道:上印钞机,把货币的水龙头开得更大一些。
20日,LPR降息了:与房贷利率紧密相关的五年期LPR下调了5个基点,下降至4.6%。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一年期LRP下调了10个基点,下降至3.7%。
焦急的语气背后,彰显了央行的慌乱,甚至是惊恐。
央行急眼了
近日,央行拿着货币的水龙头,直接“哗啦啦地向市场灌水”。
17日,央行续作了7000亿元的1年期MLF,同时续作了10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两项政策利率双双降息了10个基点。
18日下午举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公开喊话道:把水龙头开得更大一些。
会上,刘国强向全国各大银行同仁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
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
三是靠前发力,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于是,20日,市场化利率LPR降息了。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把“那该死的”水龙头,赶紧、赶快、立即、马上开得更大一些、再大一些。
漂亮的数据背后为什么是惊慌?
对于央妈的撕心裂肺,有些人可能不解:2021年中国的经济数据不是非常漂亮吗?
A, 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相当漂亮。
B,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人均GDP达1.25万美元,近代中国史上首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此处可以有掌声,也应该有掌声。
C,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销售面积约18亿平方米,销售额超18万亿,这是中国楼市首次实现“双十八”目标,very漂亮。
“集体”是个极具掩饰性的概念,很容易让人忽视背后的“个体”危机,从而在个体哀鸿遍野的身边,陷入“集体式狂欢”。
人类的历史上,“集体式狂欢”和“个体式灾难”往往相伴而生。
2021年8.1%的增长率,确实非常漂亮,但稍微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在漂亮的“8.1%”背后,隐藏着大量的“个体”危机。正是这些危机,才是央妈之所以极度焦虑的原因。
A,第四季度4.0%的同比增长率,在1978年后习惯了8%以上同比增长率的中国,真的是太低了。
2021年中国GDP的季度同比增长率可谓是“坐电梯式直降”:从第一季度的18.3%,到了第二季度的7.9%、第三季度的4.9%,一直降到第四季度的4.0%。
B,与GDP密切相关的相关重要经济数据,还在疯狂下挫。
比如作为衡量消费活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刚过去的12月,同比增速已狂降至1.7%,创下疫情后的历史新低。作为对比,疫情严控下的2020年,该数据也达到了4.6%。老百姓的消费不振,这与央府的“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内循环”可真的是背道而弛呀。
严打下的房地产正在快速塌方中,则是另一个缩影,下文为详述。
在经济发展中,信心往往比黄金更重要。之所以如此,这或许便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时叫喊着“避免信贷塌方”背后的缘由吧:当人们不敢消费、企业家不敢加大再生产时,社会性收缩便开始了,货币端的信贷塌方也产生了。
接近零利率的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便是前车之鉴。
切记,收缩可比通胀要可怕得多。因为通胀时,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财富的增量增长中,富人分得更多,穷人分得更少。而在收缩时,则是社会整体的存量财富陷入内卷化,逐渐变少的危机中。
再创历史的楼市,为何又要刺激了?
年初的中国楼市,真是极其魔幻。
在不断响起的“房住不炒”和一片“喊杀声”之下,2021年中国楼市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双十八”,真不知是喜还是悲。正待大家尚不知该喜或悲时,岁末年初,各种刺激楼市的“送温暖”动作已是蜂涌而至。
当下给楼市送温暖的力度和急切度,让人恍如隔世,措手不及。
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八点提出:“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明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公开为中国房地产业站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
更看得见的刺激在于,当下全国的房贷利率在直线下降,也就是说,在银行端“钱多贷少”的背景下,一线市场的房贷利率已事实上与LPR脱钩,已经在哐哐哐猛降息呢。以苏州为例,去年8月时的首套房房贷利率还普遍在6%以上,如今市场上已可拿到4.65%的房贷利率。
去年下半年,房地产还是人人喊打的“黄世仁”,刚转了一个身的时间,怎么就突然就成了政治正确的“杨白劳”?
与8.1%的GDP数据一样,在2021年中国楼市实现“双十八”的伟大业绩背后,也隐藏着大量的崩塌式危机。
A,在预期转弱之下,中国楼市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在快速崩塌。
2021年全年,中国楼市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下降至1.9%和4.8%,作为对比,去年上半年的数据分别为27.7%和38.9%。
B,鉴于去年7月后全国楼市的速冻和各大名企的不断爆雷,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降至4.4%,作为对比,2020年的数据则是7%,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则是15%。
C,全国房价正在不断下降。
2021年的中国房地产,就是“全民公敌”。在各种围追堵截之下,中国楼市的预期正在快速转阴: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基准,全国住宅平均房价也从年初时的11228元/平,下降到6月年中时的 10348元/平和12月年尾时的9860元/平。一年之内下降了1368元/平,降价幅度高达12.18%。
提醒一句:过去这么多年,中国楼市对于GDP的直接与间接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
换句话说,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速,火热的房地产功不可没。相反,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快速下滑,房地产的拖累也是肉眼可见。
在一片喊打叫杀过后,我们猛然发觉,原来“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神话光环下的中国楼市,突然已徘徊在崩盘的边缘。
更为可悲但残酷的现实在于,兜兜转转之后,我们还是猛然发现,我们看似“厉害了”的经济,还是无法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我们还是猛然发现,我们看似“厉害了”的经济,除了房地产,依然找不到下一个可依赖的抓手。
就这样,原本被按在地上摩擦得鼻青脸肿的房地产,突然又被人安排坐上了舞台的C位,且在周围不断响起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不知所措地接受了“三好学生”、“优秀市民”等奖状。
自此,新剧情又开场了,只是这一次,你还愿意作为一个无名群演参与其中吗?
房贷利率猛降之下,前方等待我们的到底是新一轮陷阱还是机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