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在离开大陆的一瞬间,往事在脑海中历历在目,他始终想不明白:坐拥四百万大军的他为何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最终落得退守台湾的下场?直到1950年老蒋才在日记中找到了答案,他在日记中痛心疾首地写下答案,那么老蒋究竟在日记中写下什么呢?
蒋介石开完会议走出来
1944年,老蒋代表中国参加《开罗会议》,与罗斯福和丘吉尔一起讨论二战和抗战胜利后的国际新格局,会议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发表《开罗宣言》,在《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向中国归还东三省和台湾及澎湖列岛,使朝鲜独立!老蒋在开罗归来后,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老蒋在日记中字里行间也表达出喜悦之情。
抗战胜利后,老蒋以全国领袖和抗日英雄自居,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自恃坐拥四百万大军很快能消灭共产党的部队,完成统一天下的美梦。为了能给其发动全面内战争取时间,老蒋特意邀请毛主席前来重庆谈判,共商国是,刚刚开始老蒋算定毛主席不敢来重庆,好把发动内战的阴谋推给毛主席和共产党,毛主席岂不知老蒋的阴谋,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重庆参加谈判,来戳穿老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重庆谈判后,老蒋单方面撕毁《双十停战协议》,发起全面的内战,狂妄地宣称三个月打败解放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开罗会议
结果事与愿违,虽然一时间占领了延安和张家口等解放军重要的城市,但国民党军损兵折将损失重大,老蒋想不明白有着美械装备的国军为什么打不过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就连老蒋最为倚重的驻印军中新一军和新六军为什么在东北战场变成不会打仗呢?为什么解放军越打越多?当老蒋听说东北野战军从入关前十万人马三年以后摇身一变变成百万大军,老蒋在日记中反思:剿匪为何越剿越多呢?
以东北战场为例,刚刚开始国民党军占据绝对的优势,无论从武器装备性能上,还是从兵力对比;在东北战场的初期,国军曾经一度把解放军赶到松花江以北,牢牢控制着战场的主动权,要不是美国特使马歇尔出来调停,国军有可能把林彪的部队赶到苏联去。但是就在国军占据战场主动权的同时,国军内部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国军官兵都是忙于结婚,忙于五子登科。
张灵甫趁抗战胜利娶了一美丽女子
所谓五子登科就是抢房子、抢票子、抢车子、抢金子和抢女子,导致国民党内部和国军上下贪污成风,腐化不堪,妻妾成群,这样做后果是导致物价飞涨,人民苦不堪言,国民党的部队到处欺压鱼肉百姓,彻底失去人民的支持!这样的部队怎么会有战斗力?怎么能打胜仗?而且国民党士兵都是打壮丁来的,他们从心里面抵触当兵,不知道为谁打仗?根本就没有什么信仰。
国民党军进入东北
而解放军在东北深入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翻了身的农民争先恐后送自己的亲人们参加解放军,那些参军的场景让很多老兵终生难忘,很多老兵在总结他们为什么能打赢国民党军说到他们充满着信仰,而国军士兵是没有信仰的;老兵们接着说道:他们的信仰往大地说是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往小的方面说是保家卫田,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土地。东北野战军有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仰,再加以正确的战略战术,所以在短短三年内,东北解放军以区区的十万人变成百万之众!
有个细节值得深思,在淮海战役中进行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某些国军的军官竟然跑到上海炒黄金,从事走私非法贸易的勾当,有些军官更是倒卖军用物资,用军车来给自己跑贸易,对老百姓疯狂地剥削和抢劫,把百姓的东西据为己有大发国难财,在老百姓眼里国军就是强盗的代名词,试问这样失去人民支持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而解放军为劳苦大众打天下,顺应民心民意,而翻了身的农民积极投身于战前支工作,部队打着哪,民众推着独轮车就把粮食,被服和军鞋送在哪里,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民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
土地改革
老蒋非常不解民众怎么支持解放军而不支持国民党军呢?老蒋大概忘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吧!
国军内部不团结
更让他不解的是为什么国民党军一部被围,为何兄弟部队为何见死不救呢?就在于国军内部派系林立。
曾经有学者这样形容国军: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真是一针见血,国军中有一道非常奇观现象:当战争进行最为关键的时刻,不是各部队紧密配合,而是互相看笑话,整编74师张灵甫部全军覆没就是拜国军内部不团结之赐,说白了就是李天霞和张灵甫有矛盾,李天霞部坐看74师被全歼,无动于衷全然不顾国民党全体的利益,而各自心怀鬼胎同床异梦。这种现象几乎在国民党军属于普遍的现象。
蒋介石和陈诚检阅三军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军中的中央军系列和地方军系列之间,而且任人唯亲。在战争进行最为关键的时刻中,中央军往往把地方军推上去作为炮灰,而地方军也不傻,你中央军没把我作为自己人,而是亲疏有别区别等待,我凭什么给你卖命?而国民党中央军内部也不团结,陈诚的土木系和何应钦系及胡宗南系各成一派,他们见荣誉就上,在战争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却相互拆台,说白了就是党派之争。
老蒋一直没有处理好国民党内部党派之争,而老蒋就是国民党党派之争的始作俑者。这就像病毒,在国民党内部疯狂的繁殖越演越烈,严重影响着国军的战斗力,最终发展成不可收拾的地步,在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这种矛盾总爆发。
当时淮海战役中老蒋想让白崇禧出来指挥,因为白建生号称“小诸葛”,打仗有一手,但是当时李宗仁和白崇禧巴不得老蒋最后的精锐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他们只好逼蒋下台。桂系为了自身的小九九,白崇禧就不可能出来指挥淮海战役的!这就是国民党不团结的根本,在关键时刻中,他们想得更多的不是国民党的整体利益,而是各自的小九九。他们可能忘了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当国民党整体利益如地震一样倒塌,他们各自小九九将变成毫无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蒋介石和李宗仁、白崇禧
完败的原因
1950年,当老蒋退守台湾,对着天空发出无可奈何滑落去的感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当年坐拥400万大军打不过解放军,为何在短短三年中落败。老蒋在日记中苦苦思索,并痛心疾首写下这样的答案:国民党腐败在骨头里,国民党内极不团结,导致内耗严重,失去民心党心,失去三民主义的党魂和初心,如不及时整顿,改组国民党就要亡党和失去台湾这片最后的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