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型生物,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为生存谋衣食、为种族谋发展的拼搏历程,以此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明。
关于人类文明的时间历程说法,有说5000年的,也有说7000~8000年的,说法上的差异主要源于起始时间的衡量问题,倘若以仓颉造字为计时起点,毫无疑问,人类文明已经跨越了6600年。倘若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计时,欧洲文明已经历经了7000~8000年,可见人类历史的久远。
虽然人类历史文明悠久,但大部分时间还处在“原始”状态,因为那时候的人类并没有现代化机器,上到开山劈石、下到耕田织布,凡事都要靠双手完成。
《西游记》中描写的大唐盛世,也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大繁华时刻,但是从剧中的一些场景,比如:唐僧千里取经孤身一人也就算了,居然不能如今人一样,有飞机、高铁一类便捷的交通工具,只得骑着马浪迹天涯;农夫耕田没有机器,也只能靠牛或者自己亲自上阵,“俯首甘为孺子牛”,凭借着肉体之躯与坚硬的土地做对抗。
封建王朝最强大的大唐盛世尚且如此,就更别提那些积贫积弱的短命王朝了。
东方的大唐尚且如此,那时的西方世界也好不到哪儿去,人类文明实际行步到了17世纪,也是处于靠人徒手空拳、赤膊上阵的“原始状态”,此时的人类不必说地球万物的主宰,甚至连生存都是难题,故而每年惨死的人类也数不胜数。
时间来到了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1765年,珍妮纺纱机诞生,纺纱效率也迅猛提高,当然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776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第一台工业型蒸汽机,于是第一台蒸汽机火车诞生,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之后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将蒸汽机应用于轮船,于是第一台蒸汽机轮船诞生,大大提高了海上运输效率……
可见倘若老天爷有思想,之前在等待人类的发明创造,一定等得花儿都谢了。
自此,人类的创新发明如井喷式喷涌而出,工业革命全方位开启,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最终奠定了人类是万物主宰的地位。人类再接再厉,在近300年犹如“打了鸡血”般,在人类文明的前进之路上猛烈狂奔。
为何人类“原始”了几千年,近300年却如“打了鸡血”般狂奔呢?
毫无疑问,近300年来人类发明了各种高效率机器,使得人类从徒手开山劈石中解放了出来,那么问题来了,人类为什么能在近代发明各种高效率机器呢?
很显然是因为英国的一个人——牛顿,他于1687年发表了一篇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牛顿第一次提出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认知自然和宇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将人类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视角摆正,使得人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开拓进取。
有句话说得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牛顿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人类并没有消极懒惰、得过且过,而是本着改造世界、为子孙后代谋福音的心态努力探索着这个未知世界。
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家中专心画着几何图形,此时古罗马士兵已经攻入城中,城中居民为了活命,立作鸟兽散。而阿基米德不为所动,依旧专心地画着圆。这时一个古罗马士兵闯入了他的家中,见到他这个敌人,不由分说,举起宝剑要将他斩首。
面对死亡阿基米德非常淡定,而且显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面对敌人的宝剑,阿基米德别的没说,只说了一句:“不要动我的圆,我不能给后人留一道未完成的公理”。
仅此一小案例,人类对这个未知的坚硬世界的探索欲望,可见一斑。
当时另一个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表现出了对知识的绝对渴望,并且因此奠定了自己哲学界绝对的权威地位,只是非常可惜,这么一个喜欢哲学的牛人偏偏对他不擅长的物理学发起了兴趣,并且依照他的眼睛和感官认识,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谬论。
他这随便一说不打紧,还写进了教科书教授给了学生,并且被代代传承了下来。结果慑于他的绝对权威地位,后世哲人虽然对此表达了怀疑,但终究没有胆量推翻他,使得人类认知世界的视角发生了重大偏折。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白费,人类因此凭借错误视角在这个世界徘徊了好多年,也因此“原始”了好多年。
好在真理最终战胜谬误,伽利略的初期探索,加上牛顿的盖棺定论,人类最终把稳了认识世界的正确视角,也因此结束了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原始”状态,迎来了近300年“打了鸡血”般的狂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