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奖杯背后的故事 | 油田开发“海上长城”

0
分享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前段时间,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党委发布了“寻忆历史荣誉·传承红色基因”——十大奖杯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一代代石油工程建设者在推动祖国能源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展现出的攻坚啃硬的意志和拼搏奋斗的精神。

故事发布后深受广大干部员工喜爱,大家纷纷表示没看过瘾,想进一步了解故事中更多的细节。为此,大脚丫专门开设《奖杯背后的故事专栏》,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故事深处,探寻精神内涵。第一期,咱们先到胜利油田海边看看,这道保障油田开发和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海上长城” 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油田开发“海上长城”

国家优质工程银奖(1991)

胜利海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

胜利海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孤东海堤)始建于1985年,全长179千米,是国内最长的海堤,它创造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500多平方公里,确保了孤东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保护着仙河地区数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李鹏总理“这是一种创造”的高度赞扬。

为了尽快建成孤东海堤,36年前,胜利建工公司组织500多名职工和1万多名民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展了孤东会战,并为其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汗水、心血,甚至是生命。

会战环境异常艰苦,所有人住在搭建在土台子上的帐篷里,初春的早晨,被子常常和帐篷冻在一起。海堤所处的地表土壤为黄河的冲积层,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后一片泥滩,且受潮汐制约,大型设备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能依靠人拉肩扛,一米一米向海里推进。

汛情就是命令

如果说艰苦的环境是对意志和体能的考验,那么战海潮就是对胜利建工人信念和忠诚的检验。85年4月15日,201井围堰工程胜利合拢后不久,凌晨5点突然狂风呼啸,乌云翻滚,紧接着倾盆大雨铺天而来,汛情就是命令……

作为保油上产的职业“赶海人”,不到30分钟,胜利建工公司1100多名职工和民工就已集合完毕,奔跑在通往海堤的土路上。

一排排巨浪,一阵阵狂风,象一条条魔鞭,裹挟着雨水,抽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如针刺般的麻疼。脚下的土路犹如一条湿滑的泥鳅,小推车早失去了用武之地。

小车不行就用肩扛,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其余人紧跟其后。海潮上涨一寸,他们就加高一层土袋。加固大堤的土袋扛在肩上“滋滋”向外挤出泥水,灌进耳朵里,浇到脖子里,全身里外都是泥!

由于风大、雨猛、浪急,潮沟上的一段围堰决口了,汹涌的海水迅速将堰提冲出一个十多米宽的口子,围堰被毁的灾难即将发生。这时,原建筑工程指挥部工程二大队一中队副队长刘传军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纵身跳入急流,职工和民工们也纷纷跳到水里,三十多名勇士手挽着手,在湍流中筑起了一道人墙。其他人则抓紧时间垒坝堵口,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堵住了决口,保住了围堰!

时过境迁

时光荏苒

从孤东海堤(1985)

桩西海堤(1989)

再到垦东12进海路(2006)

48项陆海地面建设工程

在石油工程建设者手中拔地而起

7项省部级

5项国家级优质工程

一项项的荣誉随之而来

百里海堤像海上长城

为油城筑起了大海难以逾越的

坚固防线

学党史:党史上的今天

1952年11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干部配备方案的决定》

1952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干部配备方案的决定》。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增设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以加强对国家建设的集中领导。根据《决定》,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地方计委,全国性计划管理机构初步建立。

素材:胜利建工公司

编辑:苏豪鑫

责编:陈 东

审核:孟庆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内部宣传
1990文章数 1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