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做优做强城市创新策源转化功能

0
分享至

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驱动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都具有较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资源,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跃升的重要关口,必须持续做优做强城市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建平台+拓功能

高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整合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力量,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协调与联合,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从当前全球创新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实现力量集中、任务集中、投入集中、产出集中。

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平台。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全面推进“一核四区”创新主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集中力量建设天府实验室,布局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新高地。

积极打造产业创新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集中布局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数据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数据、技术等先进要素活跃流动和价值转化。

着力完善功能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聚焦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科技中介、国际合作等领域,加快建设功能强大、配套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深入推进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天府中央法务区等运营水平,支持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大融合+大转化

高质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聚焦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产业创新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集群,统筹推进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加快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依托技术创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

面向经济提质增效推动成果转化。健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机制,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施技术交易增长计划,构建科技成果常态化对接机制,培育引进高质量科技成果在蓉转化。深化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面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动基础信息网、公共服务网、智慧治理网、产业生态网融通发展。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具有引领性的数字基建工程,打造“一带一路”国际重要信息通信枢纽,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节点,建成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城市。

重激励+强引导

高效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和主要参与者,其数量质量、活力动力决定了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成都创新主体数量众多、基础雄厚,但多而不强、全而不优、聚而不合等问题依旧突出。要着眼集聚用好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硬核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支持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牵头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创新联合体,带动培育植根本土的创新型企业。

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培养造就更多顶尖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在成都创新有平台、干事有舞台、成长有保障。

着力提升高校创新实力。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现有基础学科专业体系,支持创建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力争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推动大学优势学科和区域重大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着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机构体系,支持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平台,鼓励高校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对接融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团队、企业来蓉设立高端研发机构,探索以“研究院+产业园”模式设立基于市场化运营的综合类大院大所。

市场化+专业化

高标准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在于用创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加快聚集,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交互赋能、叠加增值。

完善创新投入机制。改革财政科技投入体制,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效率。发挥成都科创投集团基金引导作用,凝聚一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创投资本,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成果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健全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推动科技界、产业界、创投界融合发展。

完善项目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权益分配等机制,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等制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效率。推行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下放,探索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项目配置机制,引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完善权益分配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推进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深化“先确权后转化”模式,探索“共申请共获权”。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转化服务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遵循科技创新客观规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引入试错保险机制,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类型和情形,依纪依规依法研究制定创新活动容错纠错清单。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和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科研项目监督、检查、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澄清保护机制,为推动创新发展解压松绑。

优环境+提品质

高品质营建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生态的竞争。做优做强城市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关键在于营造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服务触手可及、创新政策稳定公平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强大集聚效应。

着力优化引领创新的场景供给。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转型趋势,将科技创新必需的实验精神和大胆想象凝练为场景元素,深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聚焦公园城市、国际消费城市、智慧蓉城建设等前瞻培育多元开放、科学便捷的应用场景,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在蓉发展的入口,实现由“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大力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的润泽作用、典型的引领作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把天府文化的创新基因与时代创新潮流结合起来,融合形成人人皆可创新的思想理念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在各级院校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大力评选表彰优秀创新成果和先进人物、团队、企业等,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造、倡导创业的浓厚氛围。

全面构建要素通达的市场环境。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供给的可及性、可得性,以重塑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为牵引推动国际化营科营创环境建设,以加强全周期全链条保护为依托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以优化“引育用管服”全链条为方向持续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全面实现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课题组成员: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综合处谢爱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锦观新闻
锦观新闻
“锦观新闻”官方网易号
41148文章数 386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