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396篇文章
最近也调整了生活节奏,差不多按照新的生活节奏有几个月了,简单和大家聊聊。
我觉得最有感触的就是趋势和周期,我在之前也简单说过,比如周一和周五的早高峰是相对堵的,大家起床都会难一些,越是这样,我是越得顺着这个趋势把时间往前排,这样我可以节省的时间就会多很多,比如我7:00出发,差不多得8:30到9:00才能到,但是如果我在6:20左右出发,基本上7:10就到公司了,7:00到10:00有一大段时间,我可以更好的安排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锻炼健身或者读一些论文之类的,其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开车就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代步工具。
早上大多数时候,会在5:50左右醒来,但是潜意识里还是想再睡一会,所以一般是在6:10的时候会被闹铃吵醒,然后会象征性的在床上在赖床2分钟,这个时候是最考验意志力的,所幸没有再睡过去。
出门的时候基本是在6:20,一般这个时间应该人很少,但是从我的观察来看,这个时间点最忙碌的还是学生和家长,大多数时候都会碰到家长陪着孩子去学校,有的是骑着电动车,有的是开车过去,相必离学校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算上提前准备的时间,其实他们起床时间更早,在这一点上,我们上班族是相对幸福的。
每次开车前的四个必备工作,打开近光灯,打开空调,打开导航,关闭发动机启停,尤其是发动机启停让人很是无语,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它的便捷,尤其是在路口等待的时候,稍一停顿再起步就不断重启,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在去公司的路口前,有一辆小三轮车开得比较慢,可能是物流,可能是环卫,因为时间比较早,而且后面也确实没有车,于是我也没有按喇叭,也没有闪远光,静静的跟着它走过了一个路口,我觉得这是一种小小的善意。 当然从规则的角度来说,他应该是不合适的。
有时候看着有些车开得比较猛,猛拐弯,猛变道,大部分情况下会让人一惊,偶尔会不由得笑起来,因为大概率他的下一个动作就是继续变道或者拐弯,然后会有人给他按喇叭,如果碰到前面停车,偶尔也会看看开车这么猛的人到底长啥样。
在一个立交桥下等车是每次开车比较痛苦的,左转道有两个,但是偏右侧的左转道如果过了7:00之后大概率会有很多公交车和客车会变道夹过来,这么大的车要变道,让你简直没有脾气,有时候售票员会摇动小红旗算是借道,让人有些郁闷的是,一辆公交就算了,通常会有连续而辆甚至三辆,这一让一停,红灯很快就过去了,等下一次的绿灯时间比较长。
在去公司的路上有一条窄路,基本上两辆车能够并行,车流量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两条道是多向道路(如左转+直行,右转+直行),通常我会一条道走到头,最近的摸索发现需要不断的变换,要明显快很多,前提还是得预判,在老远就得看前方是否有变道左转的车,如果有的话还是提前变道好一些,之前还是坚守在一辆车前面,苦等了两个红绿灯。
越是窄的路,车速低的路段,还是蛮考验车技的,因为高速上面还是相对规矩的,低速行驶就有一些人不守规矩,想抄近路,同时还需要考虑行人。
一般到了公司之后,我会开始一个老套的工作,那就是看报纸《参考消息》,听起来好像是机关干部,我的理解是有时候看网络的新闻,其实在时效性方面好一些,但是信息源头和信息的权威性要差很多,而且一般我们看新闻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看,报纸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每天都是整整的几大版面,而且内容相对来说是经过考量的,举个例子,前几天看报纸,有一个读者推荐的2021最佳图书,这个榜单就需要参考和考量。
里面有一句话是“每个月读不同体裁的作品”,我在想是不是写错字了,应该是“题材”,为此我还查了网络的释义,算是基本搞明白了,报纸上的用词是正确的。
此外,另外一件事情是运动健身,一般我在8:00左右开始健身,跑步从原来的30分钟持续到现在的50分钟。
我在昨天跑步的时候,竟然从这个屏幕上面看到了一种蛮有意思的设计思路,改天给大家分享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