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积极探索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0
分享至

  广东将加快建立完善合作区管理机构,不断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图为横琴天沐河两岸。南都资料图

  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殷殷寄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业绩。展望未来,广东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上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过去的2021年,广东紧抓“双区”建设大机遇,牵引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同时,还迎来了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坚实起步。

当下,广东正在如火如荼地扎实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建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为粤港澳三地8600多万大湾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坚强支撑。

在这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这里,可以遇见未来,亦可以创造未来!

  大湾区建设

  将加快建立完善合作区管理机构

  广东因改革开放而兴,靠改革开放而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也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所必须肩负起的使命。

  去年,国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进一步推进横琴、前海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的重大机遇和重大使命,先后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大湾区建设“再加一脚油门”。

  第一张营业执照、第一张施工许可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动工、前海招商大会在前海和香港同步举行、前海重大平台启用……三个月过去了,当下的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正不断着眼制度创新,积极探索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两个合作区建设生机勃勃。

  广东亦以此为契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据去年底召开的广东省委全会对2022年的工作部署,广东将在通关、市场、金融、人才等方面细化落实中央方案赋予的改革空间,加快建立完善合作区管理机构,不断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平台一枢纽”战略定位,把握前海“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推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更大力度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人才吸引力

  年轻人与大湾区的一场双向奔赴

  2021年是开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岁末年初,从大湾区内地各市召开的党代会上,不断传来喜讯。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值均突破1万亿元;东莞GDP即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20万人,正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这意味着,广东将迎来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的第四座、大湾区第五座GDP万亿城市。

  经过广东的不懈努力,充满生机的粤港澳大湾区亦在不断“长大”。不仅仅是经济体量变大,还在于人口规模变大。十年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总人口仅为5611.84万人,这一数据在2020年达到7801.43万人,增速达到39.02%。

  年轻化和受教育程度高是大湾区人口的突出特征。从15-59岁人口占比来看,大湾区内地九市平均比例为72.88%,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数量来看,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平均值为1.75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万人。

  而广东专为港澳青年加快构建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引入港澳专业孵化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特色服务,同样成为吸引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的热土。截至目前,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在大湾区,年轻人和人才,已成为大湾区发展的主力部队。他们和大湾区,成为了一场双向奔赴——有能力的年轻人奔向大湾区,是因为大湾区有土壤实现梦想;大湾区因为有了年轻人,变得生机无限蓬勃向上。

  民众获得感

  各种叫好又叫座的“头啖汤”不断推出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之日起,广东就一直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举全省之力推进。

  放眼大湾区珠江口两岸,不仅仅港澳居民获得感越来越充实,湾区内地居民获得感同样越来越强烈。如去年5月,在央行等四部委出台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0条的意见满一周年之际,据广东地方金融监管局透露,90%以上的措施已落地实施。四个月后,全国首个专为个人投资者设立的金融互联互通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批产品开卖,仅这一天,饮得“头啖汤”的大湾区居民就有数百位。而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共发生业务5855笔,总金额4.86亿元。与此同时,银行也正在加速跨境相关业务的调整布局,以满足大湾区建设新阶段企业及个人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各种大湾区居民叫好又叫座的“头啖汤”不断推出。如2021年9月8日开通的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创新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旅客最快20秒内可完成过关;9月28日,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市域快线——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始运营,让南沙居民到广州主城区仅需30分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政策的推进实施,在建筑师、医师、教师等8个专业领域,三地推进职业技能鉴定“一试多证”,让港澳现代服务业能北上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每一步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领域的创新,每一个参与者的付出,都在为大湾区的建设积蓄澎湃的发展动能。踏上新征程,广东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谱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的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9583文章数 35712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