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我们说说苏轼的冬至诗。
其一为《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古代媳妇,要送鞋袜给公公婆婆,祝愿他们长寿。
这有什么说法呢?
原来,这天太阳处在最南的位置,中国又在北半球,所以,人的影子,也是最长的。
于是,就用这影子长,来预示着寿命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转回来了,天气会渐渐暖和,但又还是处在很冷的时候,时不时下点雨雪,滋润着树木那干渴已久的枯根,给人以希望。
(苏轼 枯木怪石图)
不过,这时节,又冷又黄,没有绿叶,没有鲜花,人们都不愿出来瞎逛啊。
所以,苏轼会发出感慨,又有谁像我一样,没美景可以观赏的时候,也跑过来呢?
颇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吧?
没错,这就是苏轼的性格,这性格,也导致他人生的很多悲剧。
明明朝廷被新党占据,他们掌握着最高权力,你为何还要跟他们过不去呢?你就不能低下你高贵的头颅,抱一抱王安石他们的粗腿吗?就算你不爽他们,你也可以用你是爱当朝天子,来替自己找个借口啊。思想一通,不就百通了吗?
可惜,苏轼就像得了颈椎病一样,脖子硬是梗着按不下来。
于是,乌台诗案来了,虽然没死,却被贬到黄州。
在黄州,他伯伯苏涣的孙子苏安节来看他,冬至这天,他写了首诗:
《冬至日赠安节》。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
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凋谢,白发催衰疾。
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
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他回忆了自己和苏安节的童年时光,然后感慨,时代是你们的啦,我这老头子,半截都埋到黄土里咯,唉……
其实,此时,苏轼不过四十多点,正是年富力强,为何就说自己那如珍珠般落下的,是老泪呢?
从建议不被采纳,外放杭州等地做官,到被御史从诗里挑毛病,说他谤讪朝廷,想置他于死地,再到贬官黄州,又是闲人一个,不准处理公事,这些年,他已经有些心力交瘁了。
人有烦恼,却不愿向对手们示弱,强迫自己做出潇洒的样子,哪里能不老得快呢?
两首冬至诗,前一首,可以说是后一首的预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