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习和发扬好沂蒙精神

0
分享至

沂蒙精神指的是沂蒙人民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群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好沂蒙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增加精神动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沂蒙作为革命老区,革命时期,沂蒙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人民史诗。在这里有抗战时期,不怕牺牲、踊跃参军奋战的沂蒙儿女,在这里有冒险营救伤员、舍己救人的巾帼女性。“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山东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在危难时期,沂蒙人民将爱党爱军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参军奋战,不怕流血牺牲,这体现了百姓与党和军队之间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沂蒙山区交通闭塞,自然环境较差,又由于战争年代献出了几乎全部的财力、人力、物力,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但是恶劣的环境和贫乏的经济并没有打垮艰苦奋斗的沂蒙人民。1954年,时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的厉月坤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斗争,他们凿平岭头,填平坑塘大沟,改造标准梯田,体现了沂蒙人民不怕吃苦,艰苦创业的精神。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不同时期,沂蒙人民始终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封建革命时期,沂蒙人民敢于与封建落后作斗争,敢于与压迫侵略作反抗,沂蒙儿女们不畏强暴、英勇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积极探索,敢于尝试,面对山多地少的困难自然条件,沂蒙干部群众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整山治水,改革种植方式,实现从荒山野岭到粮食丰收的创举,打造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打造特色产业经济,这些变化都体现着沂蒙百姓不惧困难,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发扬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国人民在如今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继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1630549998404
创作者_1630549998404
不定期发布网评文章
98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