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加快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0
分享至

刘同柱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加快推进健康安徽建设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专访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同柱

本刊记者|张闽 特约记者|万洪

近年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完善举措,把健康安徽行动融入各行业、各领域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健康安徽行动落地见效。该省卫生健康委以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大力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膳食减盐减油减糖、无烟党政机关创建、青少年近视防控、慢性病综合防治等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引领健康中国行动全面实施。通过深入开展的专项行动,为安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健康支持。为深入了解健康安徽的建设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同柱。

《健康中国观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刘书记请您谈谈安徽省在推动健康安徽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特色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同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到中共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再到“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印发《健康安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主要健康指标将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

《方案》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等三个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目标。围绕既定目标,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全方位聚焦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深入开展健康安徽行动,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积极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让城乡居民“不生病、少生病”,共建共享高品质健康生活。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健全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定期举办健康科普活动,探索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健康场所”培育,全省59个县区开展了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打造健康促进医院659家,健康社区650个,健康企业408个,健康学校278个,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6.17%,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优化健康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儿童、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安徽,省属5家医院实施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扩大至3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省覆盖,108所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15分钟就医圈”初步形成,城乡居民能够就近、便捷地享受到基本公卫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纵深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探索开展互联网诊疗。推动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智医助理”实现基层全覆盖。搭建省医学影像云平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三是完善健康保障。统一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待遇政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病种达422个、占总出院人数的46.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率先开展省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实行“两票制”,建立短缺药品监测网络、会商联动机制及清单管理制度,创建“17+13+X”种抗癌药降价惠民保障机制,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更加规范。加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实施监管主体责任制、监管力量协同制、监管内容清单制、不良执业记分制、诉求回应平台制、结果应用联动制等六项监管制度。围绕“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出一系列举措,将省级132项权力纳入“最多跑一次”清单,激发卫生健康政务服务新活力。

四是建设健康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和卫生乡镇(县城)创建,推动省级卫生城市全覆盖,持续提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乡镇(县城)覆盖率。目前全省共创建卫生城镇176个,其中国家级卫生城镇41个。职业病防治体系不断健全,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扎实开展,省内首批15个尘肺病康复站全部运行,康复患者满意率达100%。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水平持续提升,重点职业病监测覆盖全省,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100%。

五是发展健康产业。谋划安徽省“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板块、空间布局和重大工程,推动建设生命健康产业“两库”(项目库、人才库)“两台”(技术成果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对接平台),策划举办“两会”(产业发展大会、项目推介会),组建省生命健康产业社会团体联盟。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梳理现代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行业龙头企业名单,扎实推进项目、资本对接落实,目前全省生命健康产业在谈项目123个,金额897.41亿元;签约项目151个,金额819.33亿元;已开工项目59个,金额524.3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郑栅洁同志提出,今后五年,建设健康安徽,要“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新增一批县级三级医院,推动中医药‘北华佗、南新安’创新性发展,支持亳州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基本遵循和重中之重。

根据配方配制中药汤剂

《健康中国观察》:国务院日前印发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对妇女儿童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阐述。在此背景下,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安徽省在促进妇幼健康发展方面的工作布局?

刘同柱: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近年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基础上,整合资源,推进妇女生命全周期服务,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妇幼健康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至2020年,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新“两纲”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保障母婴安全。综合运用“妇幼健康服务+互联网”手段,加快建设“云上妇幼”平台。聚焦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提升、专科能力提升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建立健全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核心,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高水平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一半以上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三分之一以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

二是坚持开展“两癌”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新“妇纲”要求提高妇女“两癌”防治意识,不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提出了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和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的目标。我省将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纳入202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省卫生健康委与省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女职工“两癌”筛查工作的通知》,推动用人单位定期开展女职工“两癌”筛查,宣传普及“两癌”防治知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两癌”免费筛查工作,扩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覆盖面。不断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质量控制和监测评估,做好后续诊治服务衔接,促进早诊早治。

三是落实三级预防,提高防治水平。新“两纲”还特别关注提升优生优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新“妇纲”提出“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普及,促进健康孕育,减少非意愿妊娠”的要求;新“儿纲”细化了出生缺陷防控目标。在此背景下,我省将积极落实三级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一级预防是继续免费实施婚前医学检查。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开展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等19项孕前优生服务。2020年我省婚检率达到96.15%,位居全国前列。二级预防是逐步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覆盖面,加强人员培训和网络建设。目前我省有产前诊断机构15家、产前筛查机构28家,产前筛查项目已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三级预防是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进一步完善筛查、阳性病例召回、诊断、治疗和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促进早筛早诊早治。

四是开展健康促进,促进身心健康。新“两纲”要求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针对这项要求,我省持续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培育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充分整合网络平台、专家、社区、学校等资源,推动形成“行政主管部门—专科医院/专业机构—学校/社区—家庭”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控制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缓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健康中国观察》:近年来,中央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安徽省也出台了23项举措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请问安徽省在落实这些举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工作思路是什么?

刘同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医药改革发展机遇,推动中医药“北华佗 南新安”传承创新发展,切实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20年7月22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以下简称《具体举措》),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纳入规划、纳入预算、纳入考核,提出了7个方面23项具体措施,同时规划了“十大专项行动”。《具体举措》出台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中医药发展配套政策。会同省教育厅、省医保局和省药监局相继在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中医药医保支付、院内制剂调剂使用等重点领域增加制度供给,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具体举措更加细化实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推进中医药资源提质扩容。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我省合作办院,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边干边批,以干促批”要求,将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纳入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计划调度推动,积极促成安徽省中医院与上海曙光医院开展合作共建。同时,大力推进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布局1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2个区域分中心和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三是深化中医药改革。充分发挥综合医改试点省平台作用,深化中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0年在12个县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付费试点,明确将中医10个病种纳入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即将联合省医保局扩大试点范围和病种,纳入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试点的中医病种将增加到15种。

四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会同黄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凝聚振兴新安医学共识;以黄山市中医院为依托,整合国家中医特色医院项目、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项目打造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确定首批25个省级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对本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加强保护和开发。明确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立项支持首批12个“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省级“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全省中青年学科骨干507人申报,首批遴选确定36人重点培养。

五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支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大别山“西山药库”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大品种、大企业。2020年全省中药种植产值155.3亿元,同比增长25.1%;中药企业实现收入404.5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45.5%,疏风解毒胶囊单品种年销售额达5亿元;亳州中药材市场交易额达1000亿元,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皖产中药配方颗粒率先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获准在德国公立药房销售,疫情期间提供的预防方剂受到当地民众和媒体好评;疏风解毒胶囊入选中英政府“抗生素替代计划”科研创新合作项目。

下一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施中医药“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提高中医药对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率。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观察》2021年第十二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健康中国观察
健康中国观察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官方媒体
1697文章数 10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