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碳”:绿色转型的“中国标准”与“中国贡献”

0
分享至

这两年,寒潮、暴雨…各类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今夏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暴雨,以及由此已发的灾害,至今让社会各界印象深刻。这并非出现在中国的偶然现象,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的洪水,北美洲出现的高温与燃烧的野火。据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结论,极端天气如此频繁的重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地球越来越热,发起烧来。早在2019年,就有报道指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发现2019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已然超过410 ppm,达到了过去80万年来的最高值。最可怕的事实更在于,这个记录也许正在不断的被刷新,地球的温室效应可能一天比一天恶化。

温室效应的成因已经被公认为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关,尽管自然界也会源源不断产生二氧化氮,但是人类活动对于二氧化碳的增加,远远大于自然而成的温室气体。数据显示,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而造成地球的平均气温逐年升高,正在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加速上升。控制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10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在峰会上特别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倡议与中国方案,重点提出了“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和“加速绿色转型”等三点建议。积极提倡各国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框架下进一步凝聚共识,以共识增进互信,以互信提升合作水平,并通过依靠科技的力量,驱动绿色转型,升级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的共同议题。最为重要的是,建议当中再次鲜明地强调应当有务实的行动,大家的事大家来商量,大家定下来的事要大家共同干,这样才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举措落地实施、落地见效,而不是摆摆姿态、说说而已。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在这一点上,中国已经走在多数国家前面。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碳达标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以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项实际举措,既有规划层面的引导,又有能源方面的改革,既有转型产业机构的考量,又有升级消费结构的措施,积极倡导与要求运用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快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是面对共同考验给出的中国答卷,同时也是中国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重承诺,以及实打实的推进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椿萱堂主
椿萱堂主
分享生活之金屑
164文章数 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