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诗有李白,词有苏轼”,苏东坡的词作水平,是不是被夸大了?

0
分享至

在苏轼门下,有一个善于吟唱的门客。

有一天,苏轼逮到他就问:“你说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比起来咋样?”

门客略加思索,回答说:

“柳郎中词, 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这话什么意思?

放在当时的环境和语境下,就相当于一位先生,在舞台上演完了莎士比亚,他问观众:“我演的咋样?”

观众回答:“嗯,就跟郭德纲说相声似的。”

听到这里,苏轼自己的反应是:“公为之绝倒”——笑晕了。

人们常说“诗有李白,词有苏轼”,苏轼词在北宋词坛到底什么地位,是不是被夸大了呢?

真相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小序

大宋嘉佑二年,苏轼和弟弟苏辙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文坛。

彼时,大宋词坛,已经进入了辉煌时期:

写词流传最广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里写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柔肠寸断,词风旖旎细腻。

而词坛大佬晏殊,他曾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又写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和自己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并称“双晏”,又和自己的学生欧阳修并称“晏欧”。

欧阳修从民歌中取材,写下“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还有北宋长寿词人张先,因为一句“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被称为“张三中”,但他认为自己应该被称“张三影”,毕竟,他最得意的句子是“云破月来花弄影”。

除了这些大佬,还有词作同样刚猛的王安石,他写的一曲《桂枝香·金陵怀古》,读来气势威猛: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还有一位词作大佬范仲淹,他既能写温婉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又能写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豪迈。

彼时范仲淹领军作战,边境流行的民歌都唱:“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老范,真是猛人!

当时的词作,就像最初的唐诗一样,是要配上曲子来唱的,这么多的猛人,大家各自吟咏,一曲词牌,挥笔成章。

谁还知道词还能有啥别的写法呢?

于是苏轼来了。

这位来自蜀地的儒生,据说在考试时,他写了一个关于帝尧的典故,监考老师欧阳修和梅尧臣想了半天没想出出处。

等到苏轼前来拜谒,两位老师问用典出处,苏轼非常豪爽地挥手:何必要有出处!(潜台词:是我临时编的)。

就凭这股精神,苏轼在词坛就不拘一格。

他认为词和诗应该是一样的,诗有小序,词也可以有。

于是在苏轼的很多词作中,我们会发现开篇有一行小字,比如《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开篇的那行小字,就是“序”,在词作中加序,这事最早是张先干的,但到了苏轼,他就意气豪兴地在很多词作里使用。

因为这段小序,我们知道了,那一年中秋,苏轼又喝高了,望着远天明月,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

千百年后,大家记住了这首写中秋的名词,也应该记住,在开头那一行小字。

彼时,彼世,彼情,彼人,由此才成绝唱。

境界

解决了题序的问题,对于词该怎么写,苏轼也有不同的看法。

当时的词被称为“长短调”,配合着词牌所代表的旋律,填词,演唱,而词作的内容,大多是痴男怨女。

苏轼觉得,这不行,太浪费了,一个词牌就定下了基调。

既然诗可以写各种境况,词为啥就不行?

于是,宋词在苏轼笔下就被拓宽了境界:

他不只写细腻的感情,而且写日常生活,写人生思考,写人与自然,写小民之乐……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是游乐;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是咏怀;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这是田园风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是游猎。

词到了苏轼那里,什么都可以写,或许就是因为他什么都写,最终惹来了“乌台诗案”。

——苏轼的好朋友沈括找到苏轼很多诗词中对“新政”的不满,皇帝大怒,苏轼被关到御史台。

御史台中种满柏树,上面栖落着乌鸦,因此称为“乌台”。

被关了一百多天,险些丧命,最终在朝臣们劝阻下,苏轼活了下来,被贬到黄州。

到了黄州,虽然生活窘迫,但苏轼生性豁达,他听闻黄州本地有一个赤壁矶,还以为是当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于是写下了前后《赤壁赋》,还写过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的词牌名,来自于唐玄宗时期的歌唱家念奴,据说她唱歌能够“响遏流云”,如裂石穿空。

如此,苏轼这阙词豪情丛生。

后世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称赞说:

“词才百余字,而江山人物无复,宜其为乐府绝唱。”

余蕴

除了四处游览,自号“东坡”的和朋友们纵情饮酒。

苏轼喜欢

有一天晚上,苏轼喝高了,回到家里,家童已经睡下,于是他一个人在夜里清醒着,顺手就写了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写词倒没啥,关键是当时有很多粉丝尾随在后,他们随即将这首词传唱了出来,结果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在传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完了,苏学士连夜跑了。

这事儿传到太守那里,啥?苏轼跑了!他可是戴罪之身,这咋能跑了……

太守带人急匆匆找上门来,结果发现苏轼正躺在床上大睡。

唉,这事整的,太守很无语。

因为苏轼啥都写,写爽了也不顾及音律,所以在当时大家都知道,苏轼写词,不通音律。

等到后来李清照写了一本《词论》,她在点评苏东坡时,毫不留情就写到:“学问很厉害,词作犹如汪洋大海,但是,不着调啊。”

余韵

苏东坡这一生,是乐观豪放的。

——有时候,有些夸奖,并不见得是好事。

说一个人乐观豪放,另一层意思就是他这一生多半崎岖坎坷,轻松快乐生活的人,哪里需要乐观?

那些真正幸福的人,才不需要幸福圆满的祝福。

苏轼晚年,被贬谪到海南。

在宋代,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惩罚。

但即使如此,在海南的苏轼,还是带着自制的椰壳帽,背着大瓢,在乡野间吟唱着自己的《哨遍》: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正在走着,迎面遇见一位老婆婆,老婆婆见是苏东坡,开口调笑:“学士昔日的富贵繁华,真是一场春梦啊。”

苏轼听后会心一笑,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必牵绊。

从此,乡里人都称呼这位老婆婆叫“春梦婆”。

一切,或许正如苏东坡在诗里写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知一大人
知一大人
答非所问,其实已经是答案了。
134文章数 4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