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复习一下,辛亥革命时期新闻领域大事件 | 周末谈

0
分享至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年10月10日,今天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并复习一下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领域的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领域的重要事件

☆ 《中国日报》 ☆

《中国日报》于1900年1月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 《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 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 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 《大公报》☆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现在仍在香港继续出版。该报1902年6月创办于天津,时政性日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年至1916年,由英敛之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自1916年至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年至1949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自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 《时报》☆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 《苏报》案☆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著名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上海《苏报》主笔,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的《康有为与觉罗军之关系》一文,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进行镇压的口实。同年6月30日,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太炎,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经多次开庭,1904年租界当局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和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经过各报的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 “竖三民”☆

"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引起日本政府盛怒,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待,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 "横三民"报☆

“横三民”报是民国初年创办的《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和《民权报》的总称。《中华民报》创刊于1912年,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统报纸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一家。《民国新闻》也是1912年创办的一份“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民权报》是上海自由党创办的一份报纸,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提出了很多激进主义的口号。

☆ 癸丑报灾☆

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全国多家报纸查禁和整顿,致使多家不利于袁世凯言论的报纸停刊。因为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外界称之为癸丑报灾。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新闻界的深度报道令袁世凯当局颇为不满。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至1913年年底,全国陆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至三分之一,大批报人被捕被害。该年也被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

本文转自木铎新传考研 作者:水墨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bjnews.com.cn


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爱优腾取消超前点播 | 传媒动态【10.3-10.9】
古尔纳是谁?他凭什么获得了诺奖文学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京报传媒研究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3094文章数 98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