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这部电影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的电影,也再一次把花木兰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的巾帼英雄带到了观众们眼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间诗歌,也是现今所认为的花木兰这一形象的源头。
在我们听着她的故事、为她的英雄气魄所感动的同时,我们不禁思索一个问题,花木兰生活在在军营中,与诸多战士将领同吃同住,为什么没人发现她是女性?
大肆征兵,监管不严
《木兰辞》的具体编写时间无从考证,但结合相关事实可以推测出,这首诗歌大约是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此时的北魏,正遭受着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的不断入侵,不得已下达了大肆征兵的政策。
自北魏政权建立以来,北面柔然与南宋两面夹击的威胁便萦绕在当权者的心中,为打破局面,当权者下令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一名成年男子参军。
而花木兰的父亲年迈多病,没有兄长可以替父从军,弟弟又年龄尚幼,手无缚鸡之力,如何上得了战场。在这样的境况下,花木兰挺身而出,对父亲说自己可以赴战场杀敌。
虽然作为有着少数民族血统的花木兰从小便善于骑射,但是上战场可不是说说而已,花木兰的父亲坚决反对她的提议。在父亲母亲阻拦下,花木兰面上答应,背地里却准备好了诸多武器。
当征兵的官员来到了花木兰的家乡,她偷偷背上武器前去应召。当花木兰的父母发现女儿不在家,知道女儿从小倔强,只得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而另一边,面对着官员的检查,花木兰也是心中惴惴不安,“万一检查登记的官员看出我是女儿身,可如何是好?”
不过由于年龄尚小,检查的官员也只当花木兰是还未发育,面容清秀,再加上应召前来的队伍人数众多,也只是草草检查过后,就放她通过了。
由此可见,虽然花木兰有替父从军之心,但也是有特殊的时间节点,检查的官员不够仔细的因素影响。
若不是当时的北魏正处在战争的动荡中,花木兰很有可能在体检的步骤便被发现,更遑论还能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人物。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兰顺利进入军营之后,和众多将士生活在一起,是如何保守住自己是女孩的秘密呢,难道是有人在包庇她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可以判断出,此时的花木兰还没有显现出女性特征,否则也不会逃过检查的官员的眼睛。
花木兰,作为一个出生在北魏这样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女孩,身上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虽是清秀,但身量挺拔,被认为是男孩也情有可原。
再加上,她从小没有像古代汉族女孩那样被诸多规矩拘束,养成了她活泼的性格,和表兄弟们一起追逐打闹,骑马射箭。
好强的花木兰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女孩就比不过表兄弟们,反而在比试剑法输了之后勤于练习,坚持不懈。
因为花木兰坚忍不拔、争强好胜的性格使然,在踏进军营之后,没有将士会想到这个不怕吃苦、处处都表现得十分优秀的士兵是个女孩。
再加上军队中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辛,物资的补给也时断时续,花木兰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使得身体发育。
就像是《木兰辞》中所说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或许是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让大家觉得女人在军队中难当大任。
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人都会取得成功。
或许,花木兰未被同吃同住的战士们发现是女儿身,有身体的原因,也有一定幸运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她在面对敌军时毫不退缩、奋勇杀敌的行为,这也是她能名传千古的原因。
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其实,花木兰在军中没有被揭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她的兵种。
从《木兰辞》中我们可以得知,花木兰参军时是骑着骏马的,即使在军队中,这匹马也是她的私人财产,再加上她比起男子更为轻巧,便被分到骑兵中类似“斥候”的职位。
游牧民族向来是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种大环境下,花木兰每天与自己心爱的战马同吃同睡也不会引来质疑。更何况,在战场上一匹马的价值可要远远超过人。
在刚进入军营,花木兰借照顾战马和其他士兵避开洗澡睡觉。与此同时,战场上她毫不手软,不多久就立下了赫赫军功,“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有了自己的营帐。
作为花木兰的顶头上司,贺廷玉见贤欣喜不已,不仅在军中对她十分看重,甚至有意将女儿贺敏嫁给花木兰。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花木兰在剧本开场拿到了合适的角色,并不断用军功战绩堆叠出稳固的人设。
花木兰能成为千古留名、万古流芳的巾帼英雄,不仅有奋勇杀敌的魄力,还有机智的头脑和缜密的心思。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上也赫赫有名。
美国新闻媒体也曾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在迪士尼的镜头中,花木兰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并没有像其他公主一样苦苦等待王子降临,将她救出苦难的泥沼,而是自强不息,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而花木兰在军营中为什么没有被辨识出是女儿身已经不重要了,有着淳朴孝顺、勇敢无畏的精神才是她走向成功的关键。勤奋和刻苦造就了花木兰,造就了那个驰骋沙场的女中豪杰。
花木兰在军营中一呆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造就了她比男子还坚强不屈的气概和独当一面的魄力。在结束战争后,她辞官回乡,侍奉父母,也体现了她如木如兰、刚柔并济的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