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强监管不应变成运动式监管

0
分享至

按:昨日赛格大道发布了一文,作者认为目前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正在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而本文作者张明扬则指出,强监管引发运动式监管并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定,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张明扬

全球市值前十已无中国大陆企业。

根据9月17日的数据,腾讯总市值被英伟达(NVIDIA)超过,跌出全球市值前十企业之列。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大陆企业首次未能跻身这一市值排行榜。

目前,在亚洲企业的市值排行中,台积电占据第一,腾讯位列次席,阿里巴巴被三星电子超越滑落到第四。

股价和市值的涨涨跌跌本也算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未必就表征着某种大趋势,但是,置于近期中国互联网强监管的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在股价上的颓势就多少有了一些特殊的意蕴: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者正在对中概股从大力追捧走向迟疑观望。在互联网监管风暴中,一些疑虑随之而来:

互联网创新不再是舆论中的中国之光了么?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么?

监管层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支持态度发生改变了么?

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发生改变了么?

这些疑虑直击人心直触根本,某些说法近乎荒诞不经,但仍然无法绕开。说白了,投资者需要确定性,市场主体更需要确定性。面对流言纷扰,监管层以多种方式释放了支持互联网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号。

8月21日《经济日报》发文:互联网平台强监管下,“阵痛”不可避免,但更多是机遇;

8月26日,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称:整治规范互联网平台绝不是针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9月6日,刘鹤副总理的一句话刷屏社交媒体: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现在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9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重磅评论:《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强调“规范发展是为了促进健康发展,我国长期经济政策方针没有变”,“出台的监管政策是一视同仁的,针对的是违法和违规行为,绝不是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

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在大湾区考察时指出,国家坚定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监管层以如此密集的频率发声,其目的自然是厘清市场预期,表达对互联网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呵护态度。此外,值得玩味的是,近期多位国际投资界大佬,诸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奥、“新兴市场教父”麦朴思、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等等,也均表示对中国市场的继续看好。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监管层的密集发声或许也意味着:市场和投资者的疑虑始终难以彻底消散,监管层近期不得不以“反复叙述”的形式,来强调一个本应在改革时代早已成为常识的道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对于互联网平台强监管的必要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不仅是政府和用户,即使是互联网企业本身,内心里也是认同的,这种认同是基于经济规律和监管大势的理性。即使亲互联网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一些平台企业的确存在无序扩张的现象,互联网用户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怨气也是真实存在的。

但共识在落实和推进之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期许。从目前来看,这个美好期望在落实中遭遇了一些细节上的干扰,甚至是狙击。

对于互联网强监管,中央政府有一套“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整体论述和整体方略。但是,监管层不仅仅是一个集合概念,在真实世界中,这个整体监管方略会分解到各个部委,而各个部委可能会出于各自的部门视角和扩权逻辑,在实践中将强监管“异化”成粗放式监管和运动式监管。

层层加码在各地防疫政策的落实中屡见不鲜,上级部门三令五申也无法杜绝;而在互联网强监管的语境中,“各地”换成了“各部门”。

或许可以这么说,这一年,政府与市场就互联网强监管形成了共识;但是,运动式监管却不是一个共识。

每当中央层面的强监管在实践中被各部门的运动式监管所“替代”时,本已清晰的市场预期就一次次的产生了紊乱,本该一以贯之的确定性就一次次的在不确定中打转。

因此,也就有了监管层一次次用心良苦的发言,本应“一锤定音”的表态,用不了多久,就在众声喧哗中淹没失声,以至于需要一锤又一锤来反复“定音”。

这样的异化虽不是主流,但也并不少见。今年以来,在对网游、用户数据安全及教培行业的监管中,监管层一次次强调“发展与规范并重”,但市场却一次次的迷失在多部门过频过猛且缺乏节奏的运动式监管中。比如说受创最重的教培行业,在运动式监管中,公共舆论中已不见“发展”二字,连“规范”二字都成了小众声音,市场中弥漫的是“消亡”二字。

市场期待的是精准监管,而不是一扫一大片的粗放式监管;市场希冀的是预期清晰的常态化强监管,而不是各部门“各显神通”的运动式监管。

近期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前不久刚刚落地的“互联互通”政策,另一个则是让沿海不少制造业叫苦不迭的“能耗双控”行动。

“互联互通”自然是一个大的趋势,监管部门选择在这一领域出手也不可谓不精准。但是,这个本应是是工信、网信和公安等多部门参与决策商讨的监管领域,在实践中却成了单纯考虑产业发展需求,金融安全和信息监管等需求缺位的决策;这个本应由各大市场主体和各部门充分讨论和博弈的复杂政策,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迅速推进落地。

而基于实行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通过调整用能考核体系,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引导,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与替代,这本来也是一个基本共识。但近期的做法是直接对沿海各地的制造业企业进行限电,导致许多企业主措手不及。9月23日,虽然浙江省能源局负责人表示能耗双控必须注重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等做法;但这种突发的运动式整治,已经引发了市场心态的紧张。

《人民日报》的上述评论有一句话很有深意:“规范发展、加强监管是为了促进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为长远的发展,对于支持相关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支持相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一个比中国企业何时回到全球企业市值前十排行榜更为重要的议题,而所谓“支持”之一,应该包括以激活市场创新活力和基于企业稳定预期为目的的精准监管。

毕竟,对于国家来说,企业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主体。在全球局势云波诡谲的当下,守住企业的安全感,是一种理应被定格的大局观。

(作者系历史作家、时事评论员)

赛格大道的第37篇文章

排版 张华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赛格大道
赛格大道
关注数字时代,提供靠谱分析
104文章数 2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