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月饼这一中秋传统特色食品热度再起。当大部分月饼产品在拼口感、配料、包装之时,一款普通月饼却凭借独特的“卖点”火出圈。
近日,上海精神病卫生中心食堂推出的“宛平南路600号”月饼悄悄刷屏了“朋友圈”,网友们争相“求购”,成为了今年的爆款月饼!
图源:微博 @魔都吃货小分队
不过,这款月饼并不对外销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表示,这款月饼只在职工食堂对职工出售,需要刷职工饭卡才能购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后勤科科长梁焱表示,往年也向职工供应月饼,这次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可能是因为月饼上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LOGO。
有网友脑洞大开,称为了获得这款月饼的购买资格,“愿意去挂个号!”。
还有网友表示,“吃了精神中心的月饼,倍有精神”、“重金求购一盒‘精神饼’”等。
那么,“精神饼”爆火的背后,折射了当下怎样的消费观念?
01.“精神饼”火出圈
据了解,“宛平南路600号”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地址,医院用自己的门牌号当作了月饼的名字。这款月饼的口味有单只装传统的广式豆沙、鲜肉月饼口味,每个3.5元到4元;另外还有首次创新推出的定制礼盒装,包含牛奶芝士、青苹青梅、咖啡巧克力、蜜桃铁观音、荔浦香和黄金紫薯等6种口味,内部售价为78元。
“目前月饼还在预售阶段,我们员工已经可以通过内网进行预定,没想到那么受大家欢迎。”梁焱表示,她也很惊喜地看到医院这款定制月饼在网络上很火爆,很多人都说想来买,但这款月饼并不对外销售,也不接受代购,仅限医院员工购买。梁焱说:“以往医院每年职工食堂也会推出豆沙、莲蓉等不同口味的月饼,但今年是第一次推出医院定制月饼,外包装上和每个月饼上都印着医院的名称和标识。”
面对这款定制月饼礼盒突然在网络上走红,梁焱认为:“火爆的并不是月饼本身,而是大家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对我们这所医院的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精神健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时特别提醒各位网友,切勿直接前往该院两个院区购买月饼。
02.医院要“革了”月饼厂家的命?
伴随着本次“精神饼”的爆火,更多医院产月饼被网友挖出。
其中,作为医疗机构的“网红”月饼,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云腿月饼可谓是老牌明星。从2017年“市民连夜排队买月饼”的报道开始,该医院每逢中秋都会因为月饼受到百姓的关注。
在去年,丁香医生集合多家医院月饼做了一期测评,吃到贵州省医院月饼时这样形容:“云腿肥瘦相间,被白糖和盐腌制得恰到好处,甜与咸的比例是如此的适宜,再加上一点不油腻的酥皮,整个味蕾就好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美妙的味道在味蕾上层层爆炸,动摇着一个死忠甜党的牢固的思想钢印。”
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云腿月饼
据了解,10枚云腿月饼售价约50-60元,到中秋前一个月,平均每天能卖50万个。买“省医月饼”早已成为贵州市民的中秋传统。
2020年,医院的月饼销售点增加到了6家渠道、12个线下代理销售点,还支持微信一键下单。尽管这样,仍有不少中老年市民热衷于凌晨到医院“夜排”买月饼。有网友笑称,“甚至比门诊挂号的队伍都长”、“贵州省人民医院是一家以看病为主的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甲月饼公司”。
此外,近日国内多家医院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专属月饼,受到众多消费者关注与喜爱。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推出了医院首款手工月饼定制礼盒——“忠山明月”,总共4个口味:六味陈菊豆沙月饼、玫瑰蜜汁火腿月饼、荷叶莲蓉蛋松月饼、亚麻籽椒盐酥皮月饼,每天的产量只有50盒左右,而且,因为没有额外加入任何添加剂,月饼的保质期只有3天。9月2日,月饼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线售卖之后,立即火出圈,“2分钟就订出去了40盒,现在每天预订已达上限。”
“忠山明月”月饼礼盒
据了解,该款月饼是由医院临床营养科的4位硕士营养师组成的团队研究,在3年前便开始“设计”,既要口感好,又要符合少油少糖的营养配比,反复试验,才终于试出了合适的配方。
比如,医院与中医科袁婉丽教授一起研究,推出的“拳头”款月饼——六味陈菊豆沙月饼,就加入了茯苓、山药、薏仁、新会陈皮等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减少了原来的甜腻,还运用了新会陈皮和山楂消积化滞的功效,促进肠道消化。
与此类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也已推出由营养膳食中心出品的月饼,配方经过了专家研究,遵循了健康的标准:少盐、少油、少糖,低热量!为了保证口味更佳,膳食中心工作人员还提前试吃,以便在配方上做相应的调整。
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别出心裁地制作了印有校名校训的五色五味特色月饼,并将中医元素加入其中。
除此之外,近年来,各地、机关单位食堂月饼等,也均受到当地消费者追捧。
此等范例,不胜枚举。
酒食新消费认为,随着医院、食堂等月饼的爆火,将给月饼生产厂家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有可能是跨界。”这一行业魔咒会在月饼行业甚至糕饼行业上演吗?一切皆有可能。
03.“精神饼”爆红折射了怎样的消费趋势?
从本次“精神饼”的爆火分析来看,其实不只是月饼,整个大食品行业都应该借鉴、分析其中爆火的成因,以及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酒食新消费分析认为,此次“精神饼”的爆红,与当下的消费发展新趋势密不可分。
首先,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质消费。随着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社会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品质消费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消费的首位考量因素。而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权威机构,给月饼这一产品做了无形的品质背书,给消费者提供了“值得信赖”的第一印象。
其次,新奇消费成为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一大消费特征。随着90后、00后踏入社会舞台,他们在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元气森林的爆火不能不说是年轻消费者托起来的品牌,其主打的“无糖”、“0糖”概念,与市面大部分饮料产品区分开来,也是吸引消费者尝试的“新奇消费点”设置。此外,近年来,火热的盲盒经济,是对这一消费心理的最贴切展示。
此次爆火的“精神饼”,也正是因为其“绝无仅有”的特征,勾起了年轻消费者的好奇消费心理。
第三,网红跟风消费盛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丧失了消费判断力,“人云亦云”成为一大消费特征,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不发表点新奇独特的言论,面对网红产品,不跟风消费一下,总感觉跟不上潮流步伐。此次爆火的“精神饼”事件,其中不乏大量跟风者。
第四,消费者自我调侃风盛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社会娱乐化的盛行,自我调侃成为网络一大特殊“幽默”现象。从各短视频平台来看,自我调侃类短视频规模十分巨大,且十分有市场,通常能获得较多点赞、关注。此次“精神饼”事件下方的评论,充斥着大量此类言论,比如“最近精神不太好,医生能不能给我先开两个疗程的月饼。”、“6个月饼一天一个,正好一个疗程,吃完人就神经了,啊不,是精神了。”等等。甚至有网友直言:“火的就是月饼,没人关注精神健康,奔着2去的。”
部分网友评论
第五,当下消费者压力巨大、焦虑过度,导致对健康消费需求加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的加大,消费者焦虑过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养生,注重健康消费。“保温杯里泡枸杞”、“雪碧里面泡枸杞”也成为当下以90后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的保健养生现状。“精神饼”因为是属于精神病院推出,勾起了消费者的压力、焦虑过度的情绪。上述部分也提到部分医院推出药食同源的月饼,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也是勾起消费者此种消费心理、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其实,“精神饼”的爆火,也只是众多网红产品中的又一款“新产品”之一。其背后折射得更多的是消费者当下消费心理以及社会流行趋势的变化。作为大食品企业,不论酒类、食品、饮料、乳品等等产品,均要关注这一现象,因为,你的对手,可能不知在何时何地“抢了你的饭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