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雪霏:我与古典吉他的相遇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0
分享至

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期间,杭州大剧院严格落实执行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采取观众实名制入场,前来观演请您务必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随身携带身份证,配合现场测温,入场有序安检并主动出示“杭州绿色健康码”,全程佩戴口罩并对号入座。凡有体温异常的观众谢绝入场观演。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她是中国吉他界锋芒毕露的艺术家

也是中国音乐界最传奇的音乐家之一

《留声机》杂志称她为

“新一代吉他演奏家创新先锋”

Classic FM评价她为

“本时代最杰出的一百位古典音乐家之一”

她就是杨雪霏

一场美丽的意外

杨雪霏与吉他结缘完全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小时候父母打算让我跟学校老师学手风琴,陈长龄老师组织了吉他队,杨雪霏便进了吉他队,哪知道这个温柔可人的小姑娘从此便与吉他再也分不开了。

杨雪霏七岁开始学习吉他,十岁便在国际吉他艺术节上一鸣惊人,但荣耀背后是无数个孤独而平静的日子,她一遍又一遍在吉他弦上拨动着乏味的练习曲。 多年来,杨雪霏与吉他的情谊已经深入骨髓,她说:“吉他就像我的伴侣,因为它跟其他乐器不同,演奏时你需要抱着它,用手指直接触碰它,感觉很亲密。”

走过孤独的求学之路,杨雪霏灵魂里流淌着深沉的气息

因为吉他,杨雪霏获得过无数的第一,荣誉原本会让人骄傲,但她感受到的或许更多的是孤独。

自打十岁时下决心成为职业吉他演奏者后,杨雪霏便坚定地走上了追逐音乐之梦的道路,她说:

“考音乐学院我父母一直不支持,他们担心我将来就业困难。尽管有风险,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此进入音乐学院后,每次交学费时家里的气氛都非常紧张。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破例让陈志老师创建吉他专业,但周围的老师、同学都不了解吉他,甚至看不起吉他,他们觉得吉他难登大雅之堂。”

2000年,杨雪霏首张独奏专辑面世,并获得世界各地的高度好评,同年6月,她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个取得学士学位的吉他本科毕业生,9月,作为第一个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校联盟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学生,她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随迈克尔・勒温及约翰・米尔斯修读研究生课程。2002年,杨雪霏以罕有的高分成绩毕业,获得由英国皇室成员颁授的学院最高的演奏家文凭和每年只提名一人的院长奖以及多个其他奖项。

从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吉他专业学子到全国第一位吉他专业本科毕业生,再到全球第一个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委员会全额奖学金的吉他学生,杨雪霏终于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与观众互动的交点,她怀抱吉他走上音乐圣殿,丝丝入扣,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将西方吉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杨雪霏的演奏不仅具有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与诗情,而且具备女性演奏家所罕有的魄力与激情,加之对乐曲深刻的理解和超群的技巧,使她在英国以惊人的速度建立了自己的国际演奏事业。她的演出和访谈经常被不同国家的媒体报道,并在许多国家和重要音乐节演出,其中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中国、日本、德国、芬兰、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爱尔兰等国。

“我的中国成长背景、文化背景烙印很深,是改变不了的,但我从事的乐器是西方乐器,我想用吉他弹奏中国的音乐,这是我将西方吉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出发点。”

专辑 《中国素描》 就是这样一部用西方乐器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作品。专辑中采集中国古曲、民间小调、乃至全新创作的当代作品。众多名曲改编在保有原曲主体的基础上,以充满新意的配器与创作手法,全方位展现了吉他的多变性与多样性,并且充分体现演奏者对于乐曲的全面理解与对于乐器的精确掌控。

这一次发行的 《中国素描》 被雪霏视为是“自己第一阶段积累中国的吉他作品的成果”,是她20年来对中国作品持续探索的集中展示。专辑收录曲目的时间跨度极大,从汉末到当代,穿越了2000多年。专辑曲目来源广泛,除家喻户晓的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外,《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民间小调也收录其中,此外,更有在国际上都被广泛熟知的中国旋律《月亮代表我的心》,当代音乐大师谭盾、陈怡等为吉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同时选录于专辑中,精彩呈现给乐迷。

专辑《中国素描》为主线,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将联袂二胡演奏家陆轶文和琵琶演奏家孙莹,联手呈现一台别具东方韵味的“东弦西琴”音乐会,不容错过!

(*左陆轶文 右孙莹)

艺术家

杨雪霏

古典吉他演奏家

杨雪霏是当今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她被称作“先锋”,因为她是中国进入音乐院校主修吉他并取得吉他学士学位的第一人,亦是在国际舞台成功开创职业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国吉他家。十岁在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中一鸣惊人,以至西班牙领使特别赠送她一把演奏会用吉他。1992年传奇作曲家罗得里哥出席她的马德理演奏会后说“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年轻人的演奏”。1995年,约翰威廉斯访华时听了雪霏的演奏后留下了自己的斯莫曼吉他给她和其他学生使用。

杨雪霏出生于北京,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后,她成为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校联合委员会全额奖学金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及吉他学生,赴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 取得学院最高演奏文凭并获得每年授予一人的“院长奖”。

杨雪霏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演出足迹横跨南北美洲、欧洲和亚洲50多个国家,受邀世界最高规格的音乐厅演出,包括伦敦的威格莫音乐厅、伦敦南岸的所有剧院、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西班牙国家演艺厅广场、巴塞罗亚大会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及林肯艺术中心、台北音乐厅、香港大会堂和文化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首尔艺术中心。杨雪霏是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第一场吉他独奏及协奏邀请的独奏家。杨雪霏还经常受邀在重要的音乐节中进行演出,如英国BBC逍遥音乐节、爱丁堡国际音乐节、上海MISA音乐节和北京国际音乐节等。2003年作为“逍遥之夜独奏家”在比利时、荷兰和德国巡演54场,观众约80万。

杨雪霏还经常受邀一流乐团演出协奏曲,包括皇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皇家苏格兰交响乐团、皇家利物浦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鹿特丹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西兰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首尔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雪霏近年的演出亮点包括与英国室内乐团、哈雷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温特图爱乐乐团的回归演出;与北京交响乐团、中国国家管乐弦乐团合作在亚洲首演了史蒂芬·戈斯为杨雪霏创作的《阿尔贝尼兹协奏曲》;以及和墨尔本交响乐团在澳洲的巡演,这次巡演也是谭盾创作的吉他协奏曲在澳洲的首演。

英国留声机杂志赞扬她是新一代吉他家创新曲目的先锋。杨雪霏为开拓吉他曲目作出的努力受到瞩目,特别发展带有祖国文化元素的作品。改编或委约的新作品经常出现在她的录音及音乐会中。

杨雪霏在华纳EMI和环球Decca发行了多张独奏、室内乐及协奏曲唱片。《爱的浪漫》在香港取得金唱片的销售成绩;《北纬40度》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编辑推荐唱片;《罗得里哥》协奏曲唱片首录了为她创作的阿尔贝尼斯协奏曲,《留声机》评价她的演绎“使人想起黄金时期的阿格里奇”;《巴赫协奏曲》以吉他和弦乐四重奏的创意组合演绎了杨雪霏本人改编的巴赫名曲。2015年、16年Decca 分别发行的独奏唱片《心弦》《多彩巴西》展示了她对多元音乐风格的热爱及驾驭能力。2018年DG发行了杨雪霏与小提琴家黄蒙拉合作的二重奏专辑《弦舞》。2020年8月Decca发行的专辑《中国素描》,以深度广度及多样形式集中展示祖国音乐,旨在推广中国文化,并以众多经典曲目的改编及当代作曲家的原创作品为吉他开拓新曲目,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中外专业媒体的广泛报道及好评。

杨雪霏是为数不多的能兼顾艺术性和观众互动性的吉他演奏家之一。她合作的艺术家并不局限于一个领域,杨雪霏不仅经常与波斯利奇,王健,吉米·高尔威,以利亚弦乐四重奏,希思四重奏,还有跨界艺术家大卫·加勒特。杨雪霏还出现在众多广播电视节目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女人的时光》、BBC逍遥音乐节、BBC纪录片《吉他的故事》,以及中央电视台为雪霏制作的纪录片。杨雪霏继续在中国为吉他的普及和把古典吉他带给更广泛的观众起着重要的作用。2015起担任长沙国际吉他艺术节的艺术总监。

杨雪霏的杰出成就被英国皇家学院授予院士荣誉,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授予荣誉院士,BBC音乐杂志评选为世界6位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被英国权威电台古典FM列入一百位最佳音乐家。

陆轶文

二胡演奏家

作为二胡艺术领域极具演奏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领军人物之一,陆轶文先后获得各类重大比赛奖项及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第四二胡狂想曲》最佳演奏奖;第四届“文华奖”二胡青年组金奖;首届“竹堑杯”国际二胡大赛第一名;2013年获得首届“黄海怀二胡奖”金奖;2014年荣获CCTV“中国新十大二胡演奏家”称号;2015年获得第十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18年被评为“2016-2017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9年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2019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舞台艺术表演”的资助,成功举办《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个人专场音乐会。 陆轶文自幼由王向阳老师启蒙习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就读直至2016年硕士毕业,先后师从刘捷老师、陈春园教授,在读期间亦长期获得二胡大师闵惠芬的悉心指导。 近年来,陆轶文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她曾于2016年受邀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埃及,参加两大文明对话“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演出”。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Liège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现代乐团、台湾广艺爱乐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吉林民族乐团等。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南极洲、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各界高度赞誉,如潮好评。 她的演奏技艺精湛、音乐表现自然流畅,舞台感染力强,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且擅于驾驭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在其弓弦之间不仅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技法与情愫传递,更能听到许多当代二胡新作,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她钻研演奏的同时,也为二胡的普及与国际化,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自2018年起,受邀担任世界顶级琴弦品牌Thomastik-Infeld以及世界顶级琴盒品牌Bam的全球二胡产品形象代言人,为二胡这件经典的中国传统乐器增添一线时尚与现代的光彩。

孙莹

琵琶演奏家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剧院特邀琵琶演奏员。生于山东,自幼跟随葛羽翡、葛羽环学习琵琶。11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教授、樊薇教授。在校期间得到林石城、杨宝元等大师指导。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20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孙莹作为青年琵琶演奏家,活跃于各个舞台上。2017年3月与著名指挥张国勇先生和芬兰KUOPIO交响乐团,在芬兰KUOPIO音乐中心合作演出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2012年起受邀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在国家大剧院原创剧目《洪湖赤卫队》、《日出》、《冰山上的来客》、《渔夫与金鱼》担任琵琶独奏。孙莹近年来也频繁与乐团合作,其中包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广州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京剧院、芬兰KUOPIO交响乐团等。

孙莹近年来为多部电影、电视节目录制琵琶配乐,包括电影:《杨贵妃-王朝的女人》、《三7生三世十里桃花》、《妖猫传》;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琅琊榜2之风起长林》、《白鹿原》、《扶摇》、《如懿传》、《知否知否》、《清平乐》 等;央视《国家宝藏》、《舌尖上的中国》、《风华国乐》、《经典咏流传》、《慈善之夜》;其他重要活动如2016-2018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作为琵琶独奏录制“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八分钟”。

2018-2019年间孙莹陆续发行个人EP《清泉》、《长门怨》、《翩跹》。由新加坡作曲家林亿担任制作人及作曲,广受听众喜爱。此外孙莹还在大量舞剧、音乐剧、歌曲、小剧场戏剧等录制音乐与参演。其演奏涉及多种风格及类型:从传统到现代,从民族到国际,不局限于任何音乐类型及形式,孙莹不断突破自我,尝试多种风格的出演,给琵琶以更多发展空间,不断将中国传统声音传向世界。

10月26日

吉他女神“杨雪霏”

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

琵琶演奏家孙莹

来到杭州大剧院

用东弦西琴一起演绎

带给你一场浪漫的中国音乐会

东弦西琴—西方吉他邂逅东方丝竹

杨雪霏×陆轶文×孙莹

「中国素描」音乐会

时间 | Time:

2021-10-26(周二) 19:30

地点 | Place:


杭州大剧院·歌剧院

票价 | Price:

80/180/280/380元

曲目 | Program

Guitar & Erhu | 吉他与二胡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 中国古曲

Fisherman’s Song by Moonlight | 渔舟唱晚

Traditional Guangdong Music | 广东音乐

Silver Clouds Chasing the Moon | 彩云追月

Yiwen Lu | 陆轶文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Salut d`Amour | 爱的致意主题变奏曲

Guitar Solo | 吉他独奏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rranged by Xuefei Yang | 中国古曲,杨雪霏改编

A Moonlit Night on the Spring River | 春江花月夜

Carlo Domeniconi | 卡洛·多明尼康尼

Koyunbaba |科庸巴巴

Juan Martín | 胡安·马丁

Zambra Mora | 阿拉伯舞曲

La Feria | 节日

— Intermission 中场休息 —

Guitar Solo | 吉他独奏

Xuefei Yang | 杨雪霏

Xinjiang Fantasia | 新疆幻想曲

Francisco Tarrega |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

Carnival of Venice | 威尼斯狂欢节

Guitar & Pipa | 吉他与琵琶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rranged by Benjamin Lim Yi | 中国古曲,林亿编配

Three Variations on Plum Blossom | 梅花三弄

Béla Bartók | 巴托克·贝洛

Romanian Folk Dance | 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Benjamin Lim Yi | 林亿

Flamenco Dance | 弗拉门戈舞曲

Guitar, Erhu & Pipa | 吉他、二胡与琵琶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 中国古曲

Horse-racing | 赛马

Guitar: Xuefei Yang | 吉他:杨雪霏

Erhu: Yiwen Lu | 二胡:陆轶文

Pipa: Ying Sun | 琵琶:孙莹

*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选座购票请戳下方二维码

演出时长约9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本文图文素材来自每晚一张音乐CD

作者艾月

编辑排版:杭州大剧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音乐

戏剧

舞蹈

亲子

转载来源:杭州大剧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N闹W
N闹W
做一枚很潮的杭州土著
2423文章数 32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