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的房地产、互联网产业、教培等产业纷纷遭遇政策调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德国模式”突然成了中国一个热门话题,有敏感的观察家认为,中国在未来发展的结构上,会更多学习德国的模式,改变过去过度关注美国的做法。因为“德国模式”更符合社会的稳定和健康。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德国模式”这个话题。今天先谈经济方面。
“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经济发展
在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总是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而美国和德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和世界上第三大的发达经济体,二者代表了两种典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简单来说,美国模式是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决定一切,政府很少干预。好处是能快速促进市场繁荣,缺点是资本至上,发展到最后是以庞大的财阀垄断,大资本决定国家的一切,进而带来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鸿沟。
而德国模式则不同,讲究的是政府的主动干预,强调强大的制造业、基于一流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导向、关注利益相关方的企业治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在保持社会整体富裕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贫富差距两极化。
中国发展到这个体量,美国模式已经不太适合,而给资本套好缰绳,轻金融,重制造业的德国模式更有借鉴的意义。中国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对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了反垄断调查,中央政府今年工作报告也强调,制造业在GDP的比重不再下降,要把中国变成全球供应链基地,也不再提增加第三产业的占比。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显然,学习美国走金融、服务业和消费驱动的路走不下去了,只有学习德国重制造业的模式。
得制造业者得天下
德国是以实业为根本的国家,在德国,任何资本都要为实业服务,所以,德国的互联网,金融业,这些能够赚快钱的行业在德国的发展都不太突出(德国网络基础设施到现在还处于欧洲中下游;企业更依赖银行贷款,而不是通过上市集资),而资源更优先照顾实体企业。
德国的隐形冠军
德国模式中,强调“金融机构—政府—产业资本”三者相互协商模式,三股力量通过协商、妥协、合作来帮助德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企业发展方面,德国强调企业自由竞争中的相互配合。德国除了那些超大型的巨无霸公司,如西门子,大众,宝马,更重要的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占所有德国企业6成以上。而且他们中有很多隐形的世界冠军。外界对这些企业的认知不多,但是在行业内是数一数二的,他们业务稳定,而且利润非常高,这些企业很多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带来了稳定的需求和工作岗位。
德国家族企业潜力惊人,比Dax企业更强大
2019-05-02
揭秘德国“隐形冠军”:上千家企业居行业全球前三
2019-04-29
农村地区的家族企业成为德国经济的福祉
2020-08-31
德国企业都不能随意裁员,大企业与工会合作,经过协商的方式来确定合理工资,也确保企业的合理利润。中小企业专注于专业化的发展,员工权益通过法律得到充分的保障。
德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有很大问题
各项保护工人权益的法规以及强势工会的存在,使德国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僵化,德国企业的负担巨大。
其次就是落后的互联网经济。德国的网络和数字化水平目前在欧洲处于下游。特别是在疫情中,这个问题更加明显。虽然政府已经在强调加快这方面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进展并不快。而赚钱特别快的网购平台,社交网络几乎被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所垄断。例如新冠疫情中,在其他国家已经利用数字化工具在追踪病毒链的同时,德国卡在保护个人隐私这一关上就是过不去。同样,非现金支付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德国数字化的绊脚石:传真机文化
2020-10-14
德国智能化城市排名:柏林和法兰的排名大幅下降
2020-10-09
德国的金融业也并不发达。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私人家庭的存款额过高,而金融投资不足。德国还有一种内在的杀富济贫的隐性冲动,打压了居民家庭的金融财富,这也是造成德国家庭并没有那么“富裕”的一个原因。虽然德国一直在强调缩小贫富差距,但是事实上,德国的贫富差距极大,德国科隆的经济研究所(IW)估计,德国家庭平均拥有的财富是6.8万欧元。大约有2000万个富裕家庭,有2000万贫困家庭。贫富差距是巨大的:20%的德国人根本没有任何资产,甚至还有债务;但收入最高的前10%,拥有德国65.1%的财富;而最富有的1%甚至拥有高达30.2%的财富。
中国要走“德国模式”?
中国政府提出要把中国变成全球供应链基地,加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是服务业的发展。很多观察家认为中国可能要走“德国模式”。诚然,重视制造业,提倡工匠精神,这种“德国模式”在经济发展上的精髓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要走德国模式,事实上,中国很多企业,已经走到了产业前沿,例如德国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方面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
另外,中国的发展强调扩大内需,而这恰恰也是“德国模式”的不足,事实上,德国内需依旧是不足的,过剩的产能要依靠出口消化,特别是欧洲南部地区拼命财政赤字化来享受德国的产品,德国出口越是成功,南欧国家赤字越是厉害,然后,这些国家反过来要求德国提高对欧盟的缴费并豁免它们的债务,德国的国家盈余变相被南欧国家洗劫。
因此,“德国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国不可能完全走德国人的道路。
欢迎您关注德国热线公众号有关“德国模式“的后续探讨。我们将会尽快推出有关德国的教育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