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

0
分享至

成都日报 成都科技 昨天

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解读

三点考量

一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关于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落实成渝地区“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省委“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要求,提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并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主动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要要求,将科技创新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征程中的首要和核心位置。

三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求、中央“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要求和省委“营造支持创新创造的一流生态”要求,提出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引领,打造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

“四新”重点任务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强化科创金融服务

●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

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建设高质量产业功能区

●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

●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交互增值、深度融合

●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观点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

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支撑,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聚焦高能级平台体系建设,重点布局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能力,为形成支撑全省、引领西部、带动全国、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势能奠定基础。

创新活动具有统一性与系统性,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才能聚集高端先进的创新要素资源和平台设施。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重大技术创新正在重塑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我国科技创新呈现集聚化、融合化、协同化发展趋势,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既是成都应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更是催生发展新动能、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牵引作用和筑基作用,成都要以三类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其能级跃升、体系布局,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

打造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以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平台,具有原始创新的策源功能,是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载体。

目前,西部(成都)科学城暨天府实验室已正式揭牌,标志着全面纳入新一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成都要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为核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布局大装置、大平台、大机构、大团队,搭建要素与科技深度链接的桥梁,重点面向未来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一方面,西部(成都)科学城要立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策源地的目标定位,高起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以“一核四区”为创新极核,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专业领域实验室集群,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天府实验室要对标国家实验室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面向国家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能力,突破制约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

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既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全球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集成世界顶级研发资源,聚焦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提能的支撑作用。

发达城市经验表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是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之母。

成都要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聚集和科研基础性工作全国领先的优势,一方面,做好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引导大院大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突破性研究,强化产业创新支撑;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研究实力比较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围绕“卡脖子”技术深入攻关,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实现“1到N”的飞跃。

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产业创新平台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载体,重点聚焦城市经济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科技前沿,开展相关产业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目前成都拥有各类产业创新平台的数量不少,但关键技术的创新策源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当前,要重点围绕全市“5+5+1”产业,以及一些未来产业赛道,布局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等“国字号”技术创新平台、产业赋能平台,围绕“中科系”“中核系”“高校系”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技术研发功能,着力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全市重点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打造满足特定产业创新需求的专业化公共平台,以科创空间为载体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功能区集中集聚,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深化领先科技,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催生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为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创新平台是“科学技术”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作为成渝地区“极核”城市和全省“主干”城市,成都必须加快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高效聚集运筹创新资源、持续催生创新动能、重塑城市竞争优势,以科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澎湃动力。

(尹宏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封面:向婷婷

编辑/美编/校对:何秋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成都科技
成都科技
成都市科技局官方网易号
2936文章数 1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