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资源调研

0
分享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资源调研

——水利学院南水北调利国利民调研宣讲团

指导老师:焦佳欣

盛世治水,泽被后人。中国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举世瞩目,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也同样给水源地生态资源造成了相对的影响,而影响规模怎样?它又给水源地当地人民带来怎样的影响?基于实践调研相关问题,7月19日-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利学院南水北调 利国利民 调研宣讲团”实践队的15名队员在焦佳欣、徐丽鹏、徐红松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赶赴丹江口水库及干渠周边进行植被资源的野外调查。

19日早晨7点,实践队一行人带着折叠铲、园艺剪等采样工具踏上了“征途”。两天的时间里,队员们来到堰子河河道倒虹吸、陶岔水质监测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引丹干渠大桥等八个观测点采集酸模、垂序商陆、斑种草、茶条槭、楝、青蒿、海桐、紫薇等植物样本71种、采集土壤样品13份。

七月的炎炎骄阳挡不住队员们对实践问题探索的热情,大家分工明确,在三位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展开采样工作。虽然很多队员是第一次参与野外采样调研,但队员们都积极提问、不怕苦不喊累,团结协作,有的辨认植物、有的采集样本、有的记录数据,操作逐渐得心应手。

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上,队员们被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景深深震撼。三位老师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于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深远意义,使队员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一渠清水送北方”的国家大义,切身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两天的采样工作行程紧、任务重,队员们虽略显疲累,但都表示在此次探索中收获满满,学到了许多书本外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取样,调查研究丹江口水库及干渠周边的植被资源,进而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及植被根系涵养水源的能力,为更好地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kkeleven
kkeleven
关注最新咨询,发表最新动态。
56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