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年前,那个带领全村悬崖修路的“当代愚公”张荣锁,现状如何了

0
分享至

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一位老人为了村子,立志铲除阻挡在村子面前的两座大山。他的理想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嘲笑,人们都叫他“愚公”。

即使如此,他也矢志不渝并付诸行动,最终感动上天,神明助他搬走了这两座大山。

愚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歌颂,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对他的这种坚持表示钦佩。

而在当代,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数年光阴硬生生凿开了几座山,为封闭落后的家乡打开了一条通向外界的致富之路。

更可贵的是,他能依靠的是自己顽强坚持的意志和大家的支持,而不是所谓神灵的庇护。

这个人就是被誉为“当代愚公”的张荣锁。

当年的张荣锁,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带领着大山深处的乡亲们修路引资,发展当地企业,走上致富之路。

因此,他被评为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如今,十九年过去。回首当初,张荣锁的努力究竟给家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如今的他和他的村子,经过这么多年的时光,又有着怎样的现状呢?

01 他来自大山

张荣锁是河南辉县回龙村人,出生于1952年。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3年,整个国家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

那时的回龙村,位于太行山脉的重重大山中。村民们想要到镇上的集市里买东西,先需要爬下太行山陡峭的悬崖,再穿过群山,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极其不方便的交通导致了村子几乎与世隔绝,非常贫穷落后。生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年幼的张荣锁对外界充满了渴望,也十分希望改变村子的这种状态。

因为成长在大山里,跟其他孩子一样,面对未来张荣锁的出路很少,权衡之下这个山里娃选择去当兵。

光是从村子翻过大山走到当地的镇子上,张荣锁就花了6个小时。

进入部队之后,新兵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张荣锁回想起困在大山深处的家人和乡亲,心里颇不是滋味。

“我的家乡有着奇峰异景,高山深林……,还有那望不尽的山路和陡峭的天梯。”

掩在心里的后半句话没有说出口,但年轻的张荣锁牢牢记着家乡的状况,不曾忘记。

就这样,高中毕业的张荣锁在队伍里待了5个年头,当过炊事员,驾驶员和饲养员。

在部队的生活不仅让他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还磨练了他拼搏坚韧的意志。

跟随部队,张荣锁到外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了穷困的家乡需要改变,而自己到底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

1980年,张荣锁在部队待了5年之后复员,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回龙村,却依旧受困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和险峻不便的交通,人员物资往来稀少,生活条件落后穷困。

在外多年的张荣锁早已听过“想致富,先修路”这个说法,敏锐地察觉出只有改善村子的交通才有可能让村子走上富裕之路。

然而,修路毕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彼时一穷二白的张荣锁什么都拿不出来。

眼前的困难没有难住这个年轻人,而是激起了他依靠劳动先致富的决心。

复员后不久,张荣锁就去附近煤炭厂挖煤打工。

身体强壮,勤劳刻苦的他很快就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厂子里的优秀工人,也攒下自己辛苦得来的工资作为第一桶金。

因为之前在部队当过驾驶员,张荣锁的开车技术很不错,所以之后他又搞起了运输。

他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把生意干得红红火火,凭着自己辛勤的劳动积攒了一些钱。

在做运输的过程中,张荣锁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交通对于当地发展的重要性。

有的时候正是因为交通,外面的东西进不去,里面的东西出不来,最终才导致当地的贫困。

生意干得好,张荣锁也想通过自己的积蓄为家乡做些什么。很快,这个来自大山的人面临了一次足以改变他整个人生的选择。

02 他有个理想

因为张荣锁在做生意时头脑很灵活,平时为人也很踏实,一直帮助那些贫穷的乡亲们。

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当时的乡党委和村干部找到张荣锁,希望他能够担任回龙村的党支部书记。

这对张荣锁来说无疑是个很艰难的抉择。

老实说,当时的回龙村真的是要啥啥没有,只有一个“穷”。

张荣锁倒不是怕穷,但是一旦当了党支部书记,就要对村内所有的民众乡亲负责,面对这么大的担子张荣锁起初颇有些犹豫。

然而,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和乡亲们一样深受村子地理不便之苦,想起自己一直想要为村子做点事情,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最终,张荣锁毅然决定担任回龙村党支部书记。

5年艰苦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不怕困难的意志,之后数年的勤劳工作让他有了一点积蓄,也明白修路的重要性。

1993年,张荣锁正式成为回龙村的党支部书记。面对高如天堑的出村之路,他立下自己的理想,那就是挖山修路,改善交通,带领村子走上致富之路。

当时的回龙村海拔上千米,被数座大山包围。

想要从村子走到外面,需要先通过陡峭危险的天梯走下山,再从山脚绕着爬向另一座山。绕走数次,花费数个小时才能走到外面的平地上。

在这种情况下,挖山修路谈何容易。很多人都觉得张荣锁的理想有些不太现实,然而张荣锁却没有因此而犹豫半分。

面对大家的分歧,他说:

与天斗,与地斗,就是不搞窝里斗!

为了平息大家对于修路工程的担忧,张荣锁坚定地说道:

“要致富,先修路。只要大家一条心,没有挖不倒的山,没有摆不脱的穷!”

张荣锁的坚定感染了大伙,回龙村的乡亲们纷纷出力,大家一起开始为期数年的修路工程。而张荣锁的那股拼搏和韧劲,也让他有了“当代愚公”的称号。

03 他艰苦奋斗

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张荣锁开始到四周的村子进行实地考察,积攒更多的发展经验。

在考察的过程中,张荣锁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大伙儿穷,不是因为懒,笨,而是因为交通。只有先解决交通问题,才能谈村子的发展问题。

周围的村子同样面临着交通问题,有的还在等待救济,有的已经开始自寻出路。

山西的锡崖沟村同样是建在大山的悬崖上,为了让村里的人走出去,村干部带领大家在悬崖上日夜开凿,最终成功修起一条通往外界的路。

见此状况,张荣锁大受鼓舞,带领乡亲们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在2001年打通了从回龙村到暖窑、老爷顶的咽喉要道。

从1993年到2001年,这条路修了8年。

期间数次资金告罄,人员伤亡,张荣锁自己卖掉了之前的厂子和车子,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投了进来。

不仅如此,受限于当时的修路技术,张荣锁曾多次带人爬下悬崖,冒着生命危险放置炸药火炮,开山凿洞。

在经历了这么多艰苦困难之后,回龙村通往外界的路总算是修齐了。

回龙村人在张荣锁的带领下,花费无数心血甚至生命,终于打通了最后全长一千多米的青峰关隧道,将整段路连通。

至此,回龙村结束了近百年来只能走天梯爬重山到外面的日子。

在带领乡亲们修好路期间,张荣锁充分利用自己之前的创业经历,根据回龙村当地的地理条件,号召乡亲们种树致富。

同时,张荣锁还积极引进种植技术,成功实施后,回龙村的村民们每年净收入增加了近500元。

更让人敬佩的是,张荣锁带头为乡亲们架设电线,多次亲自勘测地形,成功克服回龙村的险峻地势将电接通到村内,在90年代的悬崖村上实现了家家通电的奇迹。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通路的2001年,回龙村不仅满山树木,家家通电,村民们还有了自己的林地,可以方便地与外界进行树木果林贸易。

04 他的现状

回龙村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全村人的团结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张荣锁个人的不懈坚持。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张荣锁不仅亲自带领乡亲花费数年光阴通电种树发展产业,还将自己的厂子和车子卖掉把所有资金投入修路当中。

这种敢打敢拼,为公为民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

经媒体报道后,张荣锁的事迹传播大江南北。但此时的他却十分低调,认为这一切的功劳都是乡亲们和干部们一起创造出来的。

2002年,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出炉,“当代愚公”张荣锁的名字赫然其中。

不过这名低调的党支部书记在领完奖杯后,随即匆匆赶回太行山回龙村,继续带着乡亲们为来年的春种做好准备。

这名平凡的党支部书记,通过自己和乡亲们十数年的实干,最终打破回龙村百年来与外界几近隔绝的状态,重新带领村子走向新生。

正是他的这种持之以恒,大公无私的精神,感动了全中国!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回龙村还是张荣锁本人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下的回龙村,早已车来人往,热闹非凡。张荣锁带领大家种植的树木果林成功地在当地建立起数家农业企业。

有了企业,有了经济,就有了就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拼命往外逃,而是选择留在当地发展。

交通的便利也为这个村子注入新的血液。不少外地企业来到当地投资,也吸引了一些外地的人前来工作。

当地的农业和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村子的人均年收入也在稳步增长着。

回龙村焕发了生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十分稳定。

而张荣锁,这位“当代愚公”本人近况如何呢?

如今的张荣锁年纪大了,却依旧时刻想着集体和群众。

早在疫情暴发初期,张荣锁就十分关注国家和社会,还积极参与防疫捐款,提供价值2万余元的防疫物资。

看着自己一手带领的村子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张荣锁十分感慨:

如果当初自己没有乡亲们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不计余力地将村里所有资金都用来修路,也许现在这条连接村子里外的“生命之路”会迟到很多年,而回龙村也会失去发展的先机。

张荣锁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的为公为民的精神也值得所有人敬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乌战争”出现战略转变,大势已定

“俄乌战争”出现战略转变,大势已定

深度知局
2024-05-29 19:01:35
俄远东领土被纳入我国新版地图?西方炒作后,俄回应:没任何问题

俄远东领土被纳入我国新版地图?西方炒作后,俄回应:没任何问题

睿鉴历史
2024-06-02 09:55:12
苹果官网下架 OtterBox 配件,消息称国内代理商“不做了”

苹果官网下架 OtterBox 配件,消息称国内代理商“不做了”

IT之家
2024-06-02 10:00:06
中国女排VS意大利,赛后蔡斌再遭打击,世联赛收三个坏消息

中国女排VS意大利,赛后蔡斌再遭打击,世联赛收三个坏消息

极度说球
2024-06-02 20:54:12
好温馨!孙铭徽回家探亲和小17岁妹妹团聚,故意逗她:小黑胖想我没?

好温馨!孙铭徽回家探亲和小17岁妹妹团聚,故意逗她:小黑胖想我没?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20:11:47
00后女老师把“龙图”印到试卷上,家长并不买账:考试是严肃的

00后女老师把“龙图”印到试卷上,家长并不买账:考试是严肃的

熙熙说教
2024-05-28 16:44:48
广东外援大升级,哪怕周琦单飞,辽宁也输定了

广东外援大升级,哪怕周琦单飞,辽宁也输定了

体育篮球弟
2024-06-03 05:40:02
相信不,女人出轨第一次发生关系非常难,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相信不,女人出轨第一次发生关系非常难,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2 23:55:52
大s哭麻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超温馨!

大s哭麻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超温馨!

八卦爱侃娱
2024-06-02 10:36:09
太浪费!上海无敌江景黄金地标,竟关闭多年?游客只能仰头围着建筑走一圈...官方回复来了

太浪费!上海无敌江景黄金地标,竟关闭多年?游客只能仰头围着建筑走一圈...官方回复来了

上观新闻
2024-06-02 13:40:4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个月?是怎么算出来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个月?是怎么算出来的?

天下纵览
2024-05-27 09:57:44
经营裸体度假村20年后,曾最爱美的她彻底杀死了容貌焦虑!

经营裸体度假村20年后,曾最爱美的她彻底杀死了容貌焦虑!

新欧洲
2024-05-31 20:07:42
奚梦瑶晒俩娃六一礼物,女儿不到3岁拥有2只爱马仕,比哥哥受宠

奚梦瑶晒俩娃六一礼物,女儿不到3岁拥有2只爱马仕,比哥哥受宠

鑫鑫说说
2024-06-01 11:33:33
厦门楼市全军覆没,厦门岛内思明区从63000元调整为54000元

厦门楼市全军覆没,厦门岛内思明区从63000元调整为54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5-31 11:41:41
以多欺少,以大欺小!张本智和1-3输给樊振东,哭红双眼:不服气!

以多欺少,以大欺小!张本智和1-3输给樊振东,哭红双眼:不服气!

拳击时空
2024-06-03 06:24:43
歌手汪峰开国产车上路,几个车上车牌号都有629。网友:车号专一

歌手汪峰开国产车上路,几个车上车牌号都有629。网友:车号专一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2 21:47:43
“1%定律”:一个人要走大运,会有三种迹象

“1%定律”:一个人要走大运,会有三种迹象

布衣粗食68
2024-06-01 16:05:14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历史龙元阁
2024-05-28 00:56:55
5月31日俄乌:战略升级,美解除武器限制,德再援5亿,乌全力反击

5月31日俄乌:战略升级,美解除武器限制,德再援5亿,乌全力反击

山河路口
2024-05-31 13:22:47
回顾:河北男子订婚,炫19岁未婚妻,已完全长开:完美S型身材

回顾:河北男子订婚,炫19岁未婚妻,已完全长开:完美S型身材

深月望城
2024-05-26 22:11:41
2024-06-03 09:58:44
厉羽萱
厉羽萱
一页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4824文章数 146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手机
教育
亲子

这些中年妈妈太会打扮了,剪短发还穿长裙,美得没有年龄感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手机要闻

618选手机太纠结?这四款手机2000左右买了不后悔

教育要闻

聊点正经的吧~科研绘图(Fuel一营成环篇-4)

亲子要闻

带着1岁宝宝打疫苗,妈妈紧张的快要哭了,宝宝反应却这么淡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