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访渡江战役女英雄、“一等功臣”马毛姐

0
分享至

“你们要好好工作,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

——访渡江战役女英雄、“一等功臣”马毛姐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营造敬畏英雄、崇敬英雄、学习英雄事迹的浓厚氛围,4月15日,在党支部书记丁群的带领下,安徽泰恒工程咨询公司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赴合肥看望慰问渡江战役女英雄、“一等功臣”马毛姐,聆听老英雄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午后太阳和煦又温暖,仿佛预示着一个美好时刻的到来。在蜀山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内,丁群一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渡江女英雄马毛姐。

已是86岁高龄的马毛姐,用慈祥的微笑迎接丁群一行的到来。据马毛姐的女儿刘女士介绍,老人患有糖尿病、脑梗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语言表达受限,但她精神状态很好,思路也清晰,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老人非常坚强,在别人的帮助下,坚持走路锻炼身体。

大家向老人祝贺她被提名“七一勋章”人选,老人摇摇手说:“这都是党给我的荣誉,我没有做什么!”

“老英雄,我们是来向你学习的。”抓住老人的手,丁群说:“你很了不起! 14岁就敢冒着枪林弹雨支持我国的解放事业,你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也教育了我们,而且,听说你的名字是毛主席给起的 。”

“我原来的名字叫马三姐,我到毛主席家吃饭,毛主席跟我说,你跟我姓毛吧,叫毛姐,后来我去上学,老师把我的姓马加上了,就叫马毛姐了,哈哈……”老人慈祥的笑容上,蕴藏着对那段往事的深深向往

时空流转,当年那个不惧生死,冒着枪林弹雨把第一船人民解放军送过长江年仅14岁的小姑娘,如今已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然而,当人们向她提起当年渡江战役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时,老人显示出一丝兴奋和激动的神情,她的神态依然显现出当年的英勇风采。

在老人的叙述中和女儿刘女士的补充下,那场伟大渡江战役波澜壮阔画卷在大家面前展开……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无为县马家坝村,全家以捕鱼为业。父母没有文化,她一直没有名字,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三,大家就称呼为“三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性格倔强、要强的马毛姐,八、九岁时就学会了划船,帮助父亲打鱼维持生计,练得一身好水性。12岁那年,父亲被抓去当壮丁,母亲无奈,将毛姐送出去做童养媳,换回3石大米,再用3石米赎回了父亲。

1948年6月,无为解放。马毛姐结束了屈辱的童养媳生活,获得了自由,回到父母身边。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就深深烙下这样的认知:还是共产党好!解放军好!我要为解放军做点什么。

从1949年2月开始,在无为县沿江的村庄里,驻扎着20余万解放军战士,为渡江作战做准备,马毛姐的村庄里也住满了解放军战士。无为百姓爆发出空前的革命热情,积极踊跃报名支前,从事修路、挖河、站岗、放哨、运输粮草等工作。

马毛姐沉浸在获得自由的欢乐里,这个14岁的少女感到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天空是那样的湛蓝、血管里的血液在不停地奔腾……每天,她忙着教这些北方来的战士拉蓬、撑篙、掌舵、下锚、识风向、辨方位,熟识水性,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了51天。

一天,听说解放军要征集民船用于渡江作战,马毛姐一溜烟跑回家找哥哥商量。母亲听说要把全家赖以生存的渔船献出去,有点舍不得,马毛姐和哥哥不顾母亲的劝阻,划上船跑出去交给了部队。

4月上旬,部队和地方政府召开渡江作战动员会,哥哥要去参加,听说后,马毛姐非要跟着去,哥哥拗不过,只好带着她去参会。兄妹俩瞒着爸妈跑到离家20里的凤凰颈船舶站,哥哥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马毛姐不顾哥哥反对,也要报名,就这样,马毛姐成为渡江突击队中最小的一名队员。

回家后,兄妹俩瞒着父母,直到渡江战役胜利,见到负伤的马毛姐,父母才知道年仅14岁的女儿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随着国民党和谈代表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解放江南已无法实现。1949年4月21日凌晨,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分东、西、中三路,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拉开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强渡长江天堑的帷幕,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划江而治”的黄粱美梦。这一刻,从无为县白茆洲出发的“渡江第一船”上,14岁的马毛姐以她大无畏的精神成为无数后人景仰的偶像。

老人回忆说:“那天,我差点上不了渡江突击船。”4月20日傍晚,马毛姐和哥哥来到长江边上找到分配好的船,木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马毛姐兴奋地一步跳上船,但被一个解放军干部拦住了:“小姑娘,要打仗了,快回家去。”马毛姐说:“我是来送你们过江的。”解放军干部说:“你年龄太小,怎么能驾船?打仗很危险,不行!”不由分说把她赶下船。马毛姐并没有走远,她躲在芦苇里,盘算着如何上船。这时,第一颗信号弹升起来,马毛姐飞快捡起撑船的长篙,紧跑几步朝地上一点,一跃而起落到了船上。

信号弹的余光中,马毛姐稚嫩的脸上神情坚毅,令木船上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为之叹服。

哥哥眼睛不好,坐在船桅杆边扯帆,马毛姐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船只快速地向南岸前进。这时,国民党守军开始炮击江中木船,江中掀起一个个冲天水柱,我方的大炮也进行还击,炮声隆隆,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子弹从马毛姐的身边、头上呼啸而过,但她全然不顾,拼尽全身力气划桨,只想尽快把部队送到对岸。约半个小时后,马毛姐的船底触到了南岸一个叫东风泡的泥土,战士们跳下船呐喊着向岸上冲去,第一批突击队员送达了长江南岸。

后来,站在庆祝渡江战役胜利的领奖台上,马毛姐才知道,她和哥哥的这只船,是第一个到达长江南岸的。也是这只船,撕开了国民党军队吹嘘的“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解放军上岸后,却遭到岸上碉堡里敌人机枪阻击,部队被压制无法前进。马毛姐找到解放军首长说,我给你们带路。两名战士跟随马毛姐迂回到碉堡后,顺利地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扫清了登陆的拦路虎。

在第二趟运送战士的时候,正在奋力划桨的马毛姐突然觉得右胳臂一阵钻心的疼痛,一颗子弹打中了她的右肘。此刻,她顾不上包扎,咬着牙拼命划桨。到达岸边后,她又跳下水救起几名落水战士。运送完解放军战士后,马毛姐又驾船为前线运送作战物资,一直到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这一夜,马毛姐和哥哥横渡长江来回6趟,把100多名解放军战士送到了长江南岸。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授予渡江英雄“一等功臣”、“支前模范”称号。马毛姐的英雄事迹登上了《皖北日报》,她划的这条船,被称为"渡江第一船"。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渡江侦察记》上映,刘四姐角色的原型就是“渡江英雄”马毛姐。

马毛姐的事迹很快在社会上传颂开来,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但马毛姐没觉得自己了不起,她认为这是应该做的。

但让马毛姐意想不到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她收到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特殊邀请函,邀请她进京参加开国大典仪式,里面还有毛泽东主席的亲笔签名。

对于年仅14岁的渔家小姑娘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她也很期待能够去北京,见到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

但是,父母觉得马毛姐太小,远离家乡去遥远的北京,太不放心,没有同意她去。就这样,马毛姐与开国大典失之交臂,成为一生的憾事。

1951年9月20日,马毛姐又收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函,再次请她进京参加国庆庆典。这封弥足珍贵的邀请函,同样还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笔签名。

已经16岁的马毛姐有了自己的主意,她再不能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在她的坚持下,父母同意了。

1951年9月29日晚上,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团,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宴请与接见。马毛姐被选为安徽省代表团的代表,向毛主席敬酒。马毛姐激动的快要端不住酒杯,酒洒了一半,当两只酒杯相碰的那一刻,马毛姐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10月3日晚上,参加庆典的代表们来到怀仁堂,与国家领导人一起看戏。让马毛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被安排坐在毛主席与周总理中间。

戏曲开演前,周总理指着马毛姐对毛主席说,她就是您邀请来的那位渡江小英雄。

得知她就是那位小英雄,毛主席高兴地拉起马毛姐的手,亲切地询问她的名字。这下子马毛姐脸红了,憋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我姓马,没有大名,因为家里排行老三,别人都叫她小三姐。

一旁的陈毅老总听了马毛姐的话,就开起了玩笑:哈哈,原来小英雄还是一位无名英雄啊!陈老总的话,让马毛姐从开始的紧张逐渐放松下来,她想,原来国家领导人这么平易近人!

参加完国庆系列庆典活动后,10月4日,毛主席把马毛姐接到中南海的家里。毛主席只邀请了马毛姐一个人吃饭,一起吃饭的还有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她们三个年龄相当。

饭桌上,毛主席不停地给马毛姐夹菜。毛主席爱吃辣椒,但给马毛姐夹菜时把辣椒挑掉,只夹肉,满满的都是对这个小姑娘的喜爱。

老人说:“我一开始紧张,但毛主席很平易近人,像父亲一样,由于已经见过两次,慢慢就不太紧张了。”

吃饭间,毛主席了解了马毛姐的家庭、学习情况,马毛姐就大大方方地和毛主席聊了起来。

毛主席笑着对马毛姐说,“你这个名字不好听,我给你取个名字吧!你姓马,我姓毛,你就用我的姓,名字叫毛姐吧,你同意吗?”马毛姐高兴得连连点头。后来上学的时候,老师把她的姓加上了,从那之后,马毛姐的名字就叫开了。

毛主席还问马毛姐想不想留在北京读书,因为家乡的领导已经为她安排好读书的学校,她就和毛主席说了这个事情,表示了自己想在家乡读书的心愿,毛主席夸她有主见。

发现马毛姐衣着略显单薄,毛主席安排工作人员给她做了一件黑色呢子大衣、一件灰色布衬衣。饭后,毛主席带着马毛姐和李敏、李讷在中南海散步。

临别的时候,毛主席送给马毛姐一支钢笔,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并在扉页上写着“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语重心长地对马毛姐说:“你这么小就这么勇敢,不怕牺牲,很了不起,但不要骄傲,不要翘尾巴,回去要好好学习、工作,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要好好学习、工作,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毛主席的谆谆教导,马毛姐铭记了一辈子。

对毛主席赠送的这些珍贵礼物,马毛姐一直舍不得用,就把它们锁在一个木箱子里珍藏起来。但遗憾的是,1954年无为遭受罕见水灾,家里的房子被水冲坏,那只木箱子也失去了踪影。虽然后来想方设法寻找,但一直没有音讯,马毛姐心里十分难受,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和宝贵的回忆啊。

再次见到毛主席时,是七年之后。1958年9月,毛主席到安徽考察。忙完了工作,毛主席就对安徽的同志们说,把毛姐叫来!

马毛姐没想到,毛主席还记挂着自己。尽管过去了七年,但毛主席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当年16岁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工厂的生产能手了。这一次,他们谈了很多事,关于安徽、关于小渔村、关于工作和学习……

从北京归来,马毛姐先后到安徽省炳辉烈士子女学校、巢县速成中学、干部学校读书学习。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功劳和荣誉面前,马毛姐并没有以功臣自居,她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保持着谦虚、低调、谨慎的朴实作风,在工作岗位上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慎终如始,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她先后在合肥车站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帽厂、东风服装厂等生产一线工作,担任过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1976年担任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党委委员。并先后荣获省、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退休之后,马毛姐并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她经常义务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年轻一代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百姓的幸福生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坚定的革命信仰,牢记党和国家历史使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只能说我母亲是幸运的,参加渡江战役的人,很多人牺牲了,而我母亲幸存了,所以才有今天。"在女儿刘女士看来,母亲年纪大了,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减退了,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她经常喃喃自语,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让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临别之际,党支部书记丁群代表公司向马毛姐老人赠送了安徽泰恒工程咨询公司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专门通过钓鱼台国宾馆订制的“钓鱼台”纪念钢笔,这也是赠出的第一份礼物,愿老人继续为党抒写伟大的时代华章。老人感谢安徽泰恒工程咨询公司的细致关怀,她拉着丁群的手,殷殷嘱托:“你们要好好工作,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一句话,表达出老英雄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她虽然因为年事已高不能为党和国家工作了,但她希望年轻一代接好革命的接力棒,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表达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埇桥留梦
埇桥留梦
宣传、弘扬正能量
111文章数 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