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约从西周开始,中国古代皇帝(君主)的继承礼法就确定为“嫡长子继承制”,即由皇帝正妻皇后所生的长子继承皇位,如果皇后没有儿子,则由年龄最大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就是所谓的“立嫡以长”。
但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真正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却是数量极少,汉朝、唐朝、宋朝的皇帝加在一起也只有八个皇帝是真正的嫡长子继位。那么在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长子继位的皇帝为什么少之又少?
当然身体健康的嫡长子想要顺利的继承王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来说嫡长子在出生之后都会被授予太子的地位,这也是他身份的一种象征,而宫中也会把最好的资源用在他的身上,特别是在教育这方面。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较好的天资,有些人生下来就比较笨,像是刘备的儿子刘婵,当然这样的也不在少数。
而太子在继承皇位之前一般都是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考核的,有点像是科举考试一样。等考核通过了才能继承王位,如此一来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嫡长子因为考核不通过而无法继承王位,而皇帝则会另找其他人员,将原本的太子进行废除。
除此以外有些太子的品行不够端正,有的好色有的重武,这基本上是皇帝不能够允许的,所以一般在东窗事发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废除,像是隋文帝的长子杨勇、唐太宗之子李乾坤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就嫡长子而言,不像其他的皇子自小就被扣上了太子的头衔,特殊的环境也会让他们从心里生出一股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也成为了他们在日后不思进取的主要原因,说到底就是缺少了竞争者,而那些同在一条起跑线的皇子们从小就身处于优胜劣汰的环境中,为人处世的能力自然也要比嫡长子强得多。
再者来说就算是很多嫡长子能活到继承王位那一刻,但也很少能有人真正的坐上皇帝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古代时期皇子们虽然都以兄弟相称,但大多数都是同父异母,彼此之间可能从出生到长大都没有见过几次面,更不要说什么所谓的亲情了。
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所谓的“亲情”永远比不上握在手里的“权利”。所以历朝历代皇位之争是一直都有的,《史记》当中记载:秦二世就是通过诛杀太子改写遗训的方式坐上了王位。
在明朝时期皇室子女相互残杀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在明朝时期的一共有过十六位嫡长子大多数都死在了皇位的争夺之中,还有一部分上位没几天就被逼退位。即使你满足了一切上位的条件,也得能过了你其他兄弟姐妹这一关才能得到王位。
所以说一般坐上那你为的皇子为人处事都是比较心狠手辣的,基本上做出什么决定也都不会犹豫。那些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的嫡长子体会不到上位的艰难也就不会对轻而易举得到的王位太过于上心,最后也都难逃昏庸无能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