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还是不喜欢竹子。
尤其是那种已经干燥的,并且呈现黄褐色的竹棍、或者竹板。
因为,这很容易让我回想起读书生涯中,老师手中的那根“教鞭”。
曾经多少次,我的噩梦中都有它的身影。
初中时候,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试卷满分100分。我们几个没有考到70分的差生,都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齐刷刷地跪在冰凉的地下。
70分是老师要求的下限,离70分差一分要打一下。我好像是被打了7下,挨完打以后,整个手掌火辣辣地疼,这时候,我才发现那冰凉的地面是那么的舒服,偷偷地将挨完揍的手紧贴着地面。
事后,我那可怜的小手应该是肿了几天。
后来,上课我也认真了,作业也不敢不做了。
进入高中,高一刚开始学的时候,班主任选我担任语文课代表。因为班上所有同学里,中考语文分数我是最高的。
是的,我的语文成绩得感谢我的班主任,但想起那高举的教鞭,又总感觉老师,对我来说是那么遥远。遥远的,毕业后就没有再见过他。
教鞭,可以说是老师的神器,学生时代我们的噩梦。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或许都一样。
80后们,估计大多都“领教”过教鞭的滋味。
毕竟,那时候的教育风气还很单纯,老师体罚学生,天经地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教鞭的味道”,也渐渐离学生远去了。
不过,据说疫情网课期间,“教鞭”在网购网站上又火了一把。
网课期间,很多家长都过了一把老师瘾。
他们,在陪神兽们上网课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到教鞭的“神奇”,也体会到了老师的心情。
于是,家长圈里很多人“安利”起来老师的神器——教鞭。
有网络商家甚至月销5000+,还赢得了无数家长消费者的好评。
有家长说:果然,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业的工具,随手抓起来的东西,根本不如这个顺手。
在好评的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神兽们的眼泪。
网课,让很多家长“一把辛酸泪”,也或多或少理解了老师的不易。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这样拜托老师:老师,我家孩子,您该骂就骂,该揍就揍,没关系的。
当然,当下的某些现实,让很多老师对待家长的此种拜托,只能不置可否、不以为意。
记得小学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位同学回家带一根“教鞭”来学校。
我们怀着痛苦又无奈的心情,回家转告家长。可是,家长在准备制作教鞭时,我们却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高兴的表情。
老师让学生带“教鞭”的时代,估计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小编却在网上看到了一件关于教鞭的新鲜事:
视频标注的地点为贵州黔南平南县,一位罗姓老师带着一群孩子,结果一位大爷看到了,他马上小步跑上前来。
然后,当着孩子的面,他……竟然……从一捆“竹鞭”中,抽出了一根,送给了老师。
罗老师说,这个老大爷是镇上五保户供养中心的一位老人,平时也很熟悉。
那天,大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捆竹鞭,看到罗老师后,他上前问罗老师要不要几根。
视频里,罗老师笑出了声,然后只要了一根。
她说:孩子们看到这一幕,都吓懵了。
估计小孩子们内心活动是:老爷爷,我们记住你了!
有网友说,这个“欢乐”的场面,可以看出根植在老一辈心中的一种传统观念:
老师,是需要教鞭的。
近些年来,“教鞭”引发的争议很不少,“教鞭”引发的事故同样也很多。
是否可以“体罚”学生,教育部在新出台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作出了明确规定。
可是,面对家长和社会递过来的“教鞭”,估计欣然“接受”的老师并不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