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在吮吸的时候将奶水吸入肚子中,刚出生的宝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需要奶瓶,如不认真清洗奶瓶,宝宝很容易将细菌吮吸到肚子中,危害宝宝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虽然都知道奶瓶需要好好清洗,但也只是温水简单冲洗一下,晾干即可,这样错误的做法,容易造成宝宝生病。
奶奶不会洗奶瓶,造成宝宝拉肚子
乐乐,8个月男宝一枚,母乳喂养。但是平日里妈妈忙着上班,所以成为了背奶一族,奶水吸出来奶瓶喂养,而乐乐也和奶瓶特别亲,每次吃奶都不亦乐乎。
喝完奶后,奶奶都把奶瓶拿到水龙头冲洗一下然后放到奶瓶架晾干,下一顿奶再继续使用,周而复始。
一天,乐乐拉肚子高烧,家里人赶紧带乐乐去了医院,经检查大夫告知是细菌感染,回想乐乐每天的生活起居,家里人才认识到是平日里清洗奶瓶卫生不注意,造成了宝宝这次生病。
每个家庭对于新生命的到来都充满欣喜,对于挑选宝宝物品比如尿不湿,纸巾,贴身衣物,奶瓶很重要,而日常护理更为重要。
清洗奶瓶很关键,宝爸宝妈需注意
就像上文提到的主人公,完全可以避免宝宝的这次生病,很简单,只要认真清洗奶瓶,好好消毒就可以。
喝完的奶瓶如果不及时清洗或者方法不正确,奶渍残留在奶瓶的各个角落,经过数小时后细菌滋生,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肠道沙门氏菌。
这些细菌会导致奶瓶发霉发臭,不但影响宝宝喝奶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小宝宝肠胃脆弱,细菌感染会引起拉肚,呕吐,发烧,重者肠炎,很是遭罪。
虽然清洗奶瓶很简单,但是大多数父母都会“踩雷”,小小的奶瓶对于小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绝对不能忽视,一定要注意步骤和方法。
如何正确清洗奶瓶?
1、喝完奶的奶瓶,将各个零件拆开,简单清水冲掉残留的奶水。
2、使用专业的奶瓶清洗剂,仔细清洗各个零件死角,边缘,螺旋处,吸管刷刷洗导管,奶嘴刷或者医用棉签清洗奶嘴,奶瓶刷清洗瓶身,清水冲洗干净。
3、容器里烧水,水开后放入奶瓶(玻璃奶瓶或者可高温奶瓶),五分钟后取出,放入奶瓶沥水架晾干,等待下次使用。
4、每次取消毒后的奶瓶记得洗手后再组装奶瓶零件,避免再次污染。
清洗奶瓶避开误区,请勿踩雷
1、简单清水“冲一下”
清洗奶瓶杜绝简单水龙水清水冲洗,肉眼可见的干净并不是真正的干净,大多数家长都会这么干,清水冲洗是冲不掉奶瓶上的残留。
2、多个奶瓶,使用完后一起清洗
好多家庭给孩子配多个奶瓶,因为带孩子的时候比较忙,选择用完一个拿另一个堆积到一起晚上一起清洗。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奶瓶喝完奶后不立即清洗里面大量积奶,奶液脂肪发生硬化,引发脂质附着,不但很难清洗掉,只会让奶瓶奶脂越来越厚,越来越脏。
3、只清洗瓶身和奶嘴
还有的家长认为只清洗奶瓶和奶嘴就行了,其实是不对的,整个奶瓶的零件也是必须要清洗的,比如盖子,导管,这些都是需要专门的清洁工具来进行清洗消毒的,越是死角堆积的残留物越多,滋生的细菌越多。
4、不可洗碗精和盐清洗奶瓶奶嘴
宝宝的奶瓶不可用大人的洗碗精清洗,一旦清洗不彻底会造成宝宝的二次伤害,应去专门育婴店购买专门的奶瓶清洗剂,奶瓶的奶嘴也不可用盐来清洗,奶嘴直接接触宝宝口腔,影响健康。
5、温水浸泡
清洗奶瓶也杜绝温水浸泡,有的家长认为冲洗干净后温水浸泡就行,下次直接使用,这样也是不对的,清洗消毒后的奶瓶需要沥干水分,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消毒效果,温水浸泡达不到消毒作用反而使细菌繁殖。
6、消毒后奶瓶摆放得当
消毒后的奶瓶想再次使用,一定要洗干净双手,将奶瓶放在已经消毒过的桌面上,组装好零件后再使用。
总之,好好清洗奶瓶很重要,绝对不是“冲一下 ”那么简单,它紧密地联系着宝宝的健康,千万不要图省事糊弄宝宝,特别是新手宝爸宝妈,应该在护理宝宝上做足功课,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不注意,影响了宝宝的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