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的高额抽成,一直被广大消费者所吐槽,甚至央视新闻都多次关注该问题。超过20%的抽成,平台到底赚不赚钱?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不同的商家入驻平台都会签订不同协议,主要是平台抽成的占比是多少。至于配送费是平台严格把控的,也就是说配送费和商家没有关系,因为配送费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天气、距离、时段等等),都是由平台通过矩阵计算出来的。当然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买单”的人还是广大消费者。
1. 挣钱
首先我们看下美团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第三季度美团外卖总交易额是1522亿元,同比增速36%,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收入是207亿元,同比增长32.8%,而在经营利润只有8亿元。第三季度一共成交了32亿笔订单。
2019年全年,美团佣金收入高达655亿,相比2018年增长了39%,其中美团外卖佣金占比约为75%。外卖实现毛利102.33亿元,共计87.33亿笔,每笔订单毛利为1.17元。除去运营等开销后,每笔订单收入不到2毛钱。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团的总体抽成大概在13.6%,客单价是47.38元(客单价有所提升),利润率不到4%,平均每单净赚2毛5分钱。从数据上看利润率远远低于普通值(一般利润率在10%-20%)。
美团官方曾经也声明过,佣金收入八成用于支付骑手的工资,每单纯利润不到2毛钱。当然了,一些用于争抢市场份额的运营成本,基础设施费用等等,都分摊了这笔收入(这部分分摊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焦点,个人认为分摊收入应该理所当然)。声明与上面分析的数据几乎差不多。
2.花钱
我们以美团202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为参考点,假如佣金八成用于支付工资,那么用于支付骑手的工资是166亿元,除去盈利8亿元,还有33亿元用于运营等开销。开销成本占到16%左右,总体来说,开销占比过高。
我们再来以APP里实际数据来粗略估算一下,我们以上海郊区为例,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以人均消费25元为参考,假如抽成是20%,那么抽成的金额就是5元。而当地的基础配送费用是4.5元(3公里以内),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配送费用大概是在2元。这样算起来平台只能赚5毛钱,再加上平台的活动奖励,这单会亏钱。
当然,平台是不会亏钱的,目前美团的客单价在48元左右(其中包括高额单、多人单),假如抽成是16%(官方数据10%-23%之前,取一个中间值),那么抽成的金额就是7.7元,平均每单配送费在5.5元左右,平台每单就会赚到2.2元,除去活动等奖励,平台每单大概能赚到1.5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其实很接近官方的数据,从各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佣金八成用于支付骑手工资”,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3.结尾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餐厅入驻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一些小作坊疯狂涌入,这些小作坊成本低,没有堂食,全部机器化,一个人就可以经营一家店,这些小作坊遍布各地,他们极大地拉低了客单价(很多人叫一份外卖只要十几元,甚至几元就搞定),佣金甚至不够配送费,这也导致平台不断提高佣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那些小中型餐厅很受伤害,他们客单价高,所以付出的佣金更高,而他们的成本不会降低。
在我看来外卖市场已经走在恶性竞争的道路之上,越来越低的单价,已经很难保证食品的质量问题,而那些中小餐厅却越来越难经营下去了,最终会导致食品更大的安全隐患。
外卖平台到底有没有“吸血”,你作何回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