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凤梨平均年产量42吨,近年外销量从2018年3万1927吨增加至2019年5万1476吨,突破历史新高。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销量仍达4万5621公吨。其中出口至大陆占97%,其余为日本(2%)及香港(1%)。
大陆因从台湾凤梨中检测出病虫害,已宣布从3月起暂停进口,一年约影响4万吨,占台湾凤梨总产量一成。港媒日前报道称,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已经明确表态,会密切留意有关情况,若植物货柜发现带有病虫害,渔护署会拒绝有关货柜入境、下令进行除害处理或销毁货柜。
岛内凤梨业者、辰农有机农场总监林庆辉接受中评社访问时透露,大陆自3月1日发布暂停台湾凤梨销陆后,3月2日起澳门也跟进这项政策,香港目前还维持。
林庆辉说,香港虽然占比最低,但单价也是最高的,因此台湾凤梨供货给香港市场的质量必须是最好的。
对于有贸易商称台湾凤梨离开大陆市场就毫无竞争力,林庆辉指出,台湾凤梨在大陆、港澳还是有不错的市场买气。但大陆现在颁令暂停台湾凤梨进口,但大陆市场对台湾高品质的凤梨还是有需求。过去贸易商跟超商有签合约,因此货架上必须要有商品,否则就算违约。但现在台湾凤梨卖不进大陆,内销有限,民进党当局这几年打的通路也有限。因此台湾凤梨离开大陆市场,虽能刺激内需买气,但内需因为量多,一定比低价。但如果品质好,还是可以异军突起。但他强调,这也只是少数。
林庆辉坦言,台湾仅部分农民可以不仰赖大陆市场,但绝大多数的农民还是需要的。台湾离大陆市场最近,大陆各省的消费力道又强,如果大陆消费者认同台湾优质水果,台湾就不怕有滞销的问题。但这些都是上层的政策,台湾农民只能看天吃饭、也看政策吃饭。
对于凤梨相关议题,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日前表示,海关总署决定自3月1日起暂停台湾地区凤梨输入大陆,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是完全合理、必要的。海关依法对输入农产品实施检验检疫,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也是防范植物疫情风险、保障人民权益的需要。民进党当局却刻意歪曲,把技术性问题恶意解读,借机攻击抹黑大陆。这充分暴露出他们的一贯做法,凡是涉及两岸事务都要进行恶意操弄,说明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只能靠污蔑大陆来回避自身的责任。
海峡导报想 薛洋编辑
延伸阅读:
时至今日,凤梨议题仍然在台湾岛内发酵。
尽管国台办已经两次强调,暂停台湾菠萝输入大陆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但民进党当局仍然将此事政治化。值得一提的是,有“台南关庙凤梨王子”之称的农民杨宇帆日前在政论节目中也承认,台湾凤梨出口大陆超简单,只要“看起来像凤梨就好”。
台湾网民讥讽,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市场才会被别的国家和地区抢走。
报道截图
台湾凤梨农采收凤梨
据ETtoday新闻云3月2日报道,在此前一天(3月1日)播出的绿营政论节目《郑知道了》中,杨宇帆受邀参加并配合民进党当局“卖惨”。
在主持人的刻意引导下,当期节目并没有重点讨论台湾凤梨的检疫问题,而是“检讨”台湾凤梨是否过于倚重大陆市场。杨宇帆称自己对此有发言权,“台湾凤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分摊风险,几乎把凤梨的外销100%重押在大陆市场。”
杨宇帆进一步展开分析称,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因为生产端没有准备好。
何出此言呢?杨宇帆做出解释:“虽然台湾凤梨也有销售日本,但比例很低。比例很低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要求很严格。例如种植期间的前中后期,都会到现场做检查,下雨过后的凤梨可能就不要了,因为下雨过后的甜度比较差、纤维会比较粗。”
相较于日本,大陆在对待台湾凤梨上又是什么态度?
杨宇帆不脸红地说到:“台湾业者常常开玩笑说,大陆想要的凤梨只要‘看起来像凤梨就好’,把菜头弄得像凤梨的外观,他们可能也会想要。”
最后,杨宇帆总结:“台湾凤梨出口到日本的价钱比较好,但是处理起来相对麻烦,对业者而言,这么麻烦赚到的钱也只是多一点,那业者自然是宁可赚快钱。”
节目视频截图
很显然,在杨宇帆这些台湾凤梨农的眼中,出口凤梨到大陆是赚“不麻烦”的快钱。这般露骨的发言引来台湾网民讥讽: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不劳而获、稳赚不赔的生意,心态如此傲慢,遇到问题只会去埋怨和指责大陆毫无道理可言。
除了杨宇帆“自曝其短”外,在大陆宣布暂停台湾菠萝输入的第二天(2月27日),岛内长期关注水果产业的学者焦钧也表示,早在2019年初,自己就撰文警告,销往大陆的凤梨品质管控近几年来越做越差,如果台湾的出口商再不好好管控品质,迟早会出问题。
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的研究员张竞同样指出,台湾水果销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除虫处置方式上会有不同,而销往大陆的居然是除虫作业最不完整的,如此差别对待本就值得台湾反思。
针对学者提出的看法和意见,台湾《联合报》采访到岛内的出口商和农会干事。
其中,一林姓出口商将品控问题甩给凤梨农,称金钻凤梨保存差,适合短距离运输,销往大陆基本上走的是“小三通模式”,入关程序相对简单,包装、货柜设备自然就不用升级,“农民会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做啊,何必要改进呢?”
高雄大树农会总干事张清荣则认为,凤梨输陆出现品控问题,本质还是贸易商将本求利。
令人遗憾的是,诚如《郑知道了》这档政论节目所呈现的一样,现在岛内舆论真正去讨论凤梨品质的很少,指控大陆“鸭霸”却很多,因为民进党当局第一时间就拿出了“反中”的剧本来应对。因此,便也不奇怪为什么会有类似“台湾的凤梨让大陆吃掉四万吨,让全世界没办法享受到”的奇谈怪论冒出来了。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前曾应询表示,凡是涉及两岸事务都要进行恶意操弄,充分说明了民进党当局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只能靠污蔑大陆来回避自身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