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纶
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透露了一个重要趋势:中国学位房将逐渐消失。
当然,我是说趋势,不是说明天就没有了,趋势上来看,有的地方两三年或者三五年完成,有的地方会更长一点。时间会逐渐降低学位房的含金量。
报告里提到两个点,其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其二,“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我就掰开仔细谈谈这两个点。
摇号和培优机构降低学位房含金量
关于教育公平,报告里是怎么说的?我只挑大家关注的重点说——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优质、均衡、一体化”是关键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教育,日本所有的公立学校从东京到农村,水平都差不多,而且公立学校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这是日本没有学位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当然不可能短期内做到这样,但是,在一个城市里逐渐把公立学校的水平拉平,或者说均衡,是几年内就可以做到的。
实际上已经在开始这么干了:一些重要城市的小升初就是摇号,小学毕业于名校的孩子即使成绩优秀,通过摇号可能也只能进入一所普通学校,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进去之后,还有考试,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最后比拼的不是房子,而是成绩。
而这个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和家长、家庭有关,所以报告说“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牛娃进了普通学校的重点班,只要各方面抓得紧,完全可以在成绩上和名校的牛娃相匹敌。这样的案例已经在一线城市出现了,被媒体报道之后轰动一时。
不过,这个里面也有一个bug:就是有的小学由于历史原因还是所谓一贯制,即九年一贯制以及十二年一贯制,它的优势在于有机会直升本校。从公平的角度来说,都是纳税人供养的学校,不应该有这种“特殊政策”,这个漏洞应该及时补上。
虽然小学还是按地段入学,不过,小学教育距离高考太过遥远,现在还有大量的培优机构可以提供教育资源和服务,这对于学位房绝对是超级压力。
重点小学的含金量与培优机构的靠谱服务成反比,用好培优机构的资源,普通学校优秀生的成绩绝对不会比重点小学优秀生差。这进一步打击了学位房的含金量。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一些人买重点小学附近的学位房,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
▲喜马拉雅「八斗财经」音频节目《买了学区房就高枕无忧?》的听众留言
而这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公平成了追求之后,农村的、县城的教育也会因地制宜慢慢调整,比如逐渐收缩到县城,但是国家投入的资源、资金加大,这其实是回流中西部县城的外出务工人士的现实需求。他们的要求不高,有个普通正常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接受了,而且报告已经提出了“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那么接下来就是从国家层面真金白银增加投入。这会相对减缓大城市或者是南方城市的压力。
趋势上来看,公立教育的资源分配未来是一个逐渐走向公平的过程,越公平,房子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越低。
至于要求“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这意味着“租售同权”的落地又更进一步,还是为了公平。
对于摇号政策,我的建议是应该给私立学校留一条活路:允许它们不参与摇号,可以收很高的费用,培养一些特殊人才。现在让私立学校也参加摇号,其实让一些手头富裕的家庭很无奈,家长们不想拼分数,真的只想让孩子快乐学习,以后接自己的班,这个选择权应该给他们。让私立学校多收费,多纳税,补贴公立学校,让富人多给穷人做贡献,不好吗?
用较多的钱购买一个相对舒适、宽松的教育环境,其实也是一种公平,因为他们付出了代价。
无论哪种情况,能否进私立学校,都和房子无关。
年轻人去外围区域给主城泄压
关于高房价,报告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也就是说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是解决重点,怎么办?
这个解决方案里的一些具体做法其实也是在消解学位房的含金量。首先是增加土地供应,其次是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这同样会疏解人口到一些密度相对小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教育配套其实都是在规划里就有的,尤其是一些一二线城市在这方面已经有成熟经验。随着配套的落实,中心区的人口外泄,更多人在类似某某新城这样的区域落户,同样是面临摇号入学的政策,并没有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
很多年轻人去外围区域居住,老城区越来越老龄化,教育需求下降,叠加摇号影响,再加上培优机构不断通过业务扩张拉近普通学校教学水平和名校的差距,老城区的学位房价值会如何变化?
公平将是教育主旋律
现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抢学位房?
因为他们认为摇号政策是一时的,未来还会摇摆回去,从报告的相关表达来看,恐怕不大可能。
如何处理手里的学位房?
如果房子不多,或者没有资金压力,可以暂时拿着。如果房子很多,资金压力大,可以考虑卖出,将钱投入到孩子教育和扩大视野的活动中。
投资孩子,投资教育,永远是最值得的方向。
如今,“公平”成为一项追求,而不是用房子来挑选学生,是确认的方向,而且已经越来越频繁出现在重要文件和报告中,这是值得关注的事实。
未来的教育拼什么?
拼“家庭集合力”,再也不是花几百万、几千万买套学位房就可以搞定的。需要家庭成员花更多时间到学习的至深至细处,努力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经济实力比较强,当然可以请“一对一”的老师来辅导孩子学习,这样花的钱肯定比买一套学位房便宜很多。
所以说,学位房逐渐褪去光彩,但是教育行业其实是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报告里谈到教育的时候说:“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句话颇有深意,因为只有公平,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