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嘉兴作为长三角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城市,自古又是鱼米之乡,自然也被惠及。
经济好了,人们就会想着怎样享受生活,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也是应运而生。录像厅、台球房、酒吧、KTV、旱冰场、电子游戏厅、餐馆、酒店等等也是越开越多。
而录像厅、台球房、旱冰场和电子游戏厅又强烈地吸引着青春期的孩子。我当年就特别喜欢去台球房和游戏厅玩。不过这样的场所始终江湖气息太浓,那些年管理也不严格,《古惑仔》这类片子随着录像带和VCD进入寻常百姓家,加上青春期荷尔蒙的影响,一些孩子开始以社会人为荣。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去瓶山公园对面的电子游戏厅玩。80后的小伙伴可能还有印象,这家电子游戏厅是开在地下室的,以前据说是个防空洞。玩好出来,我和小伙伴就被两个高中生截住了,身上的钱也都被抢了去,那会大孩子抢劫敲诈是很普遍的现象。
到了初中,班里有个同学也是“混社会”的,我因为喜欢玩游戏和他相处得还不错。期末考试,学校会把十个班的学生全部打乱,分别安排到其他教室考试。由此我也结识了三班和十班的大混混,原因是我们分在一个考场,还是前后座位,我给他们抄了卷子。
说他俩是大混混,那是因为他们在学生圈里很有名,外面有拜大哥,去游戏厅和台球房玩从来不花钱。这在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眼中自然算是大混混了。和他们认识后,出去玩,从来不担心会被别人敲诈,也没人敢来敲诈。
我们学校当时还是嘉兴公认的最好的初中,但也免不了有很多“混混”,其他学校自然就更不要说了,当年的七中就是号称最乱的。九十年代嘉兴最大的流浪团伙“郑氏三兄弟”老大的儿子就在七中,听说那也是个横着走的人,老师也见他怕。不过“郑氏三兄弟”被抓后,他也是最惨的,天天被其他人“修理”。
大二那年,听说以前初中七班的一个“混混”死了,大冬天在东大营边上的那条河里淹死了,当时说是喝醉酒自己掉下河的。但私底下的传闻是他得罪了人,是被人打晕推下河的。
其实我接触的几个“混混”本性不坏,对朋友还是不错的,但对他们看不顺眼的人下手非常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离异,家里基本不管他们。或者父母也是吃吃荡荡的人,还以自己的孩子混社会为荣。他们年纪轻轻,容易接触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学习差,又想出风头,就选择用暴力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现在社会风气好了,学习成绩不好的连高中都读不了。不过现在的孩子压力更大,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差了。回想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