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住建局通报69名包工头,并提醒建筑施工企业慎用。通报中指出,这些人员存在以下问题:
违法承接工程,截留挪用农民工工资,甚至携款逃逸;
组织、唆使、挑动、雇佣农民工集体讨薪;
缠访闹访或恶意讨薪。
同时,青岛市住建局明确要求,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严格执行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四项制度”,严禁使用“包工头”,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和工资支付行为。此外,另有50家企业被通报。
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大多数农民工要想找活干,就得“搭”着包工头,由这类人和企业接洽。且大多数包工头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基本都是亲戚朋友之类的。
包工头负责找对口工人,给予指导和管理,做好后勤保障,进行质量监督、材料分配等,还有垫付材料费用和工人生活费等支出。而且,他还要负责找工程,索要工程款,和企业之间沟通。可以说包工头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起的是“桥梁”作用。
现在,行业普遍出现的竞争激烈,加之,部分业主开发商、总承包商等上游角色,由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与项目管理优势,往往利用分包转包、要求企业垫资、拖欠工程款发放等方式,将压力层层而下转移。最终造成下游小包工头、建筑工人生存环境越发严峻。尤其一旦工程款被拖欠,农民工工资发放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极易出现农民工讨薪事件。
包工头会不会退出建筑行业的这个大舞台小编不清楚,至少目前应该是不会的吧,只不过很多制度还是需要再完善完善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