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了,你手机里的App是不是越来越善解人意了?
踏入一个新城市,各种App马上切换定位,源源不断推荐美食和景点;看到一件心仪的衣服,存下它的图片在手机里,购物软件不久后就开始推送同款,贴心得像肚子里的蛔虫……
然而,沉浸在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之中,你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到「毛骨悚然」?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主任迟日大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应该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隐私换便利”情形进行严格限制和监管,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迟日大律师强调道: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领域,目前百姓感触最深、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莫过于App违规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数据问题。
迟日大律师“一语中的”直接指出了如今大数据时代下的“头号天敌”,用户也纷纷抱怨「App们怎么这样懂我?」
比如在社交平台上,一位用户无奈地吐槽道:哎 前两天唯一自己的隐私地方抖音被妈妈发现了以后发作品可要仔细斟酌再发了。
另一位网友说道:抖音共同联系人真,谁告诉你我的联系人愿意推荐给别人认识?又狗又侵犯隐私,卸载。
很多用户只想要一个私密的空间,倾诉的树洞,但类似抖音这样的App,它推出的功能——“可能认识的人”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小世界被家人,亲戚发现,那尴尬程度简直堪称社会性死亡。
从你踏入抖音的第一步开始,你的隐私就将被面临被“公示”风险。抖音会不厌其烦地向你索要“权限”,从摄像头,麦克风这些无关紧要,到通讯录,相册,精确地理位置,抖音仿佛在一步步试探我们的底线,直到我们将隐私全部交付与它。
而当你进入抖音点击“朋友”按钮,你才会发现,原来你的信息早已被抖音“检索”了一遍。通讯录精准排列,包括我们的备注也都被一一识别,下方基于通讯录而来的“可能认识的人”也令人十分不舒服,是不是我们的“隐私”也像这样躺着别人的列表里,随时会被“窥探”呢?答案可想而知。
但这其实才只是开始,抖音精准无误地广告推送,才是真正让人细思极恐的存在。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和朋友聊到过一款产品或店铺,打开抖音后,立马就能刷到刚才谈及的商品。神奇吗,但这近乎“监听”般的洞察力,只是抖音算法下的“常规操作”。
抖音是如何实现对每位用户精准打击的呢?其实抖音早已“告诉”了大家答案,在登录抖音时下方默认勾选的“隐私政策”中就明确表示:我们可能与进行推广和广告投放的合作伙伴共享信息,提供画像标签来提升广告精准送达。
只是这份“协议”大家都没看过而已。而抖音6.5亿日活的背后,每一位用户,都能为它带来不菲的商业价值。抖音通过画像精准将广告送达至刚需用户,大大提升了广告的转化率,哪个广告商会拒绝这座“聚宝盆”呢?这也是为何全国广告商都对抖音趋之若鹜的原因。
而备受青睐的抖音在过去一年里,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据数据披露:字节跳动2020广告营收预计将达1750亿元,排名全国第一。而抖音广告收入占比近60%(1000亿元)。躺在家中,便可轻松捞金千亿,香吗?而年仅37岁的张一鸣也以291%的身价涨幅,以3500亿元跻身全国前五富豪的席位。
基于算法的头条系,在全国互联网广告领域已然坐上了头把交椅。而且未来大力推进搜索功能后,市场份额还将持续暴涨。站在字节的角度,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画像,为用户营造优质的环境,这并无可厚非,它的初衷也是在为用户优化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抖音算法一直游走在用户隐私边缘,如果只想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却忽视用户隐私权益,最后只会反噬到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