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就是自己打败自己,但是超难,甚至绝对不可能
文\丁彦皓-珂芯资产、可信财商
股票做到对涨跌和各类信息没感觉了也就意味着进入境界了,确实股市最不缺的就是涨跌和信息,一旦让人兴奋、愤怒以及懊恼,自然会冲击人的判断力,甚至波及决策。刚开始在股市混时,我第一感觉就是有种猪八戒掉到盘丝洞的感觉,貌似到处洋溢着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不但不属于自己,而且投进去的几个小钱慢慢就变没了。尤其股市最大的特征就是一波行情走完后才会恍然大悟,而在行情爆发的前期却无任何察觉,显得功力严重不足。在股市混最大的特征就是每天都有事做,并且还很多,都很新鲜,总觉得时间过得老快,但又貌似净添乱,没任何价值。
一旦在股市混过十年之后,几乎能见到的都见过了,知识与经验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但是总觉得自己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股市交易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了。投资主要就是在和自己做斗争,一方面知识与经验有限,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性格与价值观缺陷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如果关注盘面的即时信息就能够发现,投资界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与谬论仅存一线之隔,信息噪音会将真理隐藏,成为决定最终投资决策的关键,但是必然会以亏损退出。但是投资又是个门槛极低,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果对投资的本质与自身的性格缺陷认知不深,必然扛不住冲击与诱惑,极易被信息噪音所扰动,做出错误的决策。
股市盈利的本质就是不同认知力群体之间的相互收割,到处是诱惑和陷阱,事实很多人注定就是被收割的对象,但是股市为了正常运行必须持续忽悠散户入局,一方面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要让新增财富流入,便于收割。之所以低认知力群体能够持续趋之若鹜涌入的唯一原因就是要让其误以为在股市能够很容易的赚到大钱,这种忽悠的套路与赌场相差无几。而低认知力阶层在股市注定会被收割一方面是本就不专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投资经验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对自身的性格缺陷毫无意识,任其肆意蔓延。尤其一旦被着急赚大钱的心理促动下,必然没有宏观性与系统性,凭着盘面的即时扰动,基于本能而迎风起舞,但对风险毫无意识,追涨杀跌,必然成为终极接盘侠。
其实,散户在股市活的长远的关键是要对自身本就是散户具有清楚的认识,散户没有机构、实控人与黑庄操纵股价的能力,但散户由于资金量小,进出冲击成本几乎为零,易于掉头。散户在股市赚钱就两招,即跟风追涨杀跌,是能够立即赚点钱,但是如果对股价的本质与被忽悠的套路认知不深时,大概率会成为最后的接盘侠,承担了该轮行情的所有风险。另外,就是深度研究,提前布局,然后等待,这种玩法的优点是风险能够控制,且收益相对较高,而缺点是运气不好时需要长期的等待煎熬,极易考验人性,很多人通常做不到。
人的本能是逃避风险与追逐利益,在流动性极强的股市,基于本能的趋利避害就成了投资最大的障碍。事实常识和逻辑通常大家都懂,但是在利益诱惑与回撤冲击的双重夹击下,一般人都会潜意识质疑自己当初的决策,最终放弃既定的策略,追逐热点。其实股市投资的前提就是坚守自身的能力圈范畴,逐步外扩,而非盲目的跳跃。理论上只要不退市的标的都有获利的机会,只是需要对其本质进行深度剖析,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但是任何人的精力、时间与研究能力极其有限,不可能囊括市场所有的投资机会。所以,股市投资一开始就具有选择成本,多少带点运气成分,事实板块轮动与风格持续变化的现实决定没有人能够精准的掌控每一轮行情,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常胜基金经理的唯一原因。
短期股价走势能够被准确预测的概率相对较低,一旦存在考虑失误或者扰动因素出现时,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知来熬时间就成了应对股价短期走势不如预期的关键。所以,评估一个人的投资能力必须将时间拉长,短期的收益更多是取决于运气。事实让散户趋之若鹜接盘的核心是让其瞬间获得一定的利益。人的潜意识是用历史经历拟合未来,认为历史还将继续,但是前期的少许利益是以最后一轮高位接盘为代价的。所以投资一定要基于时间的力量,否则就是零和博弈的赌博行为,偏离了股市获利的本质。
另外,股市与期货、赌场与数字货币最大的不同就是优质标的的基本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改善,即使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偏离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必然回归价值,这就意味着前期等待的“本息”最终必然会被加倍偿还。这也就是所谓的“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所以在股市混,“认准了就死扛”不吃亏。但在股市必须坚守能力聚焦,只在自己擅长与能掌控的领域交易,对自己认知不深,但是却“歌舞升平”的行业要么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深度研究,确保吃透再投,要么就是“尊重与理解”,但是绝不轻易涉足。事实很多人只想在股市赚大钱,而又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深度研究,要么陷入低效的重复,要么就是随意跳跃的悖论。
一般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能够长袖善舞,而对风格的切换与板块轮动极不敏感,在风格切换与板块轮动后还在坚守原有策略,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回撤。随着机构在A股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板块轮动依然要遵从机构的脉络,但也不能绝对。板块切换最大的特征就是资金共识性从高估标的流向低估的优质标的,而在资金共识形成之后,投资风格就更多需要基于市场情绪与景气度。低估与优质永远是股市获利与止损的主脉络,机构资金只是寻找盘子稍微大点的低估优质标的而已,但是投资也绝对不是要完全遵从机构资金的脉络运行。绝对没有蓝筹只涨不跌,小票没有机会的逻辑,事实涨的多了必然要跌,跌的多了必然要涨。
在股市穷人真不占优势,一方面本就没有操纵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着急赚大钱的心态必然扰乱既定策略,事实股市的机会更多偏爱有实力者。投资的认知力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知识与经验,天赋也异常重要,聪明的人只要几秒钟就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与赢利点,而愚笨的人怎么忽悠怎么信,极易被收割。另外,股市投资不但专业,更多要专注,要有母鸡孵小鸡的特质,必须7*24小时持续考虑这件事,不能分心,一旦分心,必然逻辑断裂,极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股市投资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复杂,但是要想获得稳定的收益,必须简化模型参数,紧盯少量的核心参数。事实一旦参数过多,模型的效率必然打折,很多参数是相矛盾的,诸如在赚大钱和立即获利上就天然存在矛盾,所以,投资绝对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只能掐住关键因素,放弃扰动因素。事实太多的人根本分不清关键与核心,只是随着盘面的跳动迎风起舞。所以,股市投资必须坚守大方向,刻意忽视盘面即时动态的扰动,用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如果将注意力过度聚焦于盘面的即时动态上,长期以往必然会扰乱心态,肆意改变既定策略,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亏损。尤其很多决定收益的关键因素无法预测,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只能接受,除此之外再无他法,这是混迹股市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投资要有底线思维,要进行极限施压测试,即能不能扛得住最差情况的冲击。事实有些回撤是可逆的,但有些回撤是永远都回不去的,这需要尽量回避。任何性格特征都会在投资领域变现,无知者无畏是投资界最大的忌讳,所以不但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不懂的绝对不碰,而且还要剖析自己的性格缺陷,尽全力回避。历史经验积累对投资机会的识别和风险的防范具有决定的意义,见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所以纵观全球,在股市混的好的通常都是年龄比较大,见得比较多的老男人。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通常会失效,很多投资机会很难在短期内被市场所发现,所以要想在股市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即价值投资理论所倡导的以相对低估的价格、买入好的资产后持有,等待价值最终被发现。
决定买入一只股票时必须具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有与预期业绩翻倍的前提,突然一个涨停真没意义。仓位调整并不重要,因为短期的择时是很困难的,事实很难预测到一天、一周以及一个月的行情变化,所以绝对无法做到全仓买在低点,之后全仓卖在高点。既然无法管控仓位,还不如坚守既定原则,认死理。卖出股票就三个原因,即当前持仓的这只股票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而且是难以弥补的利空,太贵了,价格远超价值以及发现了比当前持仓更好的另一只,但我不建议因此而轻易换仓。否则,就应该继续坚定持有。
中国已经过了随意投资就能够赚大钱的时代,未来股市赚钱不但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赚钱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这不仅仅需要具备一流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一定的天赋,而且还需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性格缺陷,且能够尽全力克服,但这非常难,事实太多的人一生都无法清晰的认识自己。而我每天思考最多的恰恰不是投资逻辑与公司、行业信息,而更多是人性的缺陷,但是时不时依然还会做出很愚蠢的决策。
珂芯资产-专注于股票与期货领域的研究与投资!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