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国之重器,民族脊梁。
纵观全球,但凡院士,不是人文科学就是自然科学领域,做出过系统性的、开创性的成就,或者卓越贡献的人。
但是......
院士增选,向来不乏争议,知道谢剑平吗?
在2011年12月8日,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就当选为院士。
谢剑平入选工程院院士之初,即有26位院士联名质疑,请求重审。2012年5月初,中华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联合致函,恳请重新审议。2012年5月29日晚,钟南山在电话中证实,院士们希望通过内部函件方式,敦促中国工程院尽快复议、解决此事。
就有人嘲讽道,如果烟草能够推出院士,那么白酒也应该可以,烟草院士之后,应该再来一个白酒院士,最好是酱香型的。大家都认为是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不久以后就成了现实。不是网友太机智,而是现实太魔幻。舆论的质疑没有一丁点用处,不仅烟草院士谢剑平暗渡陈仓,酱香型院士王莉已经开始明修栈道了。
这不,就有网友开始预测了,酱香型白酒能出院士,那么,五粮液呢,泸州老窖呢,山西汾酒呢,啤酒呢?
院士增选,向来不乏遗憾。
屠呦呦,她在2015年获得过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但屡次参选均没有当选。
有专家说是她没有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也不够。有人说她本人无心参选,因为搞各种证明材料太繁琐。她自己说只想潜心搞科研,对称号无所谓。
还有饶毅。
他是国内顶尖的生物学家,放弃美国的种种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屡次参选屡次落选,最后公开声明永不参选。
还有“学术女神”颜宁。
我以前写过“颜宁在美又获大奖,我们失去了什么?”,她2017年离开清华,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两年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获此外籍院士殊荣的中国人,包括袁隆平、施一公在内,仅有30人。
所以,中国的两院院士,岂是诺贝尔奖和美国外籍院士可媲美?
有时候想想翟天临可以当北大博士,艺术特长生可以当病毒研究所所长,汉芯1号是农民工磨出来的,酒院士这事好像其实也算不了什么。
别家的院士搞高科技,搞芯片,我们院士搞烟酒。
世界上也没有一个民族,可以靠抽烟喝酒实现民族复兴。人们的失望可能就来源于此。对于科学界有多大的期望,就会对酱香型院士有多大的怨望。
为什么生于1930年,白发苍苍,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选不上院士;为什么致力于中国人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次落选;为什么世界公认的顶级学术大师饶毅愤而宣布“永远退出院士评选”。对于这些现象,理解得了要理解,理解不了创造条件也要理解。
这些年来,我们看过不少兢兢业业做科研,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国家无法成为院士。而一些科研能力备受质疑,甚至道德上存在争议的人,反倒轻易摘得院士桂冠。
对此,2011年《人民日报》曾发文为那些正直的科学家叫屈,并笔锋犀利地质问: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万万没想到,就在《人民日报》发出质疑的十年之后,茅台的“白酒院士”又要来了,这再次刷新了社会对于院士的认知。
如果那些真正有杰出贡献、有骨气的科学家选不上院士,而财大气粗的烟草白酒却院士辈出,无疑是科学的耻辱和悲哀。
“酒院士”能否隆重登场,我们一本正经的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