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这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围城”,不仅仅属于千万个奔波于996的年轻“打工人”们,也属于AI科学家们。
近日,虎嗅发表的《科学家“逃离”企业》一文报道,如今的AI科学家,正走出企业。这篇文章称,“AI科学家没有在企业中体现出应有的商业价值,是这种转变的通解。”比如今年1月有脉脉用户爆料,曾隶属于阿里达摩院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疑似关闭已久,实验室的几个科学家均已离职。
背后暴露的,或是阿里AI的落地场景仍属于初级阶段的尴尬:长期投入耐性不足,技术落地变现困难,导致科学家为公司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未及预期。另外,科学缓慢发展,跟不上商场上刀刀见血的厮杀,科学家们往往难以适应“阿里式高压”。如果无法及时在公司实战层面或营收层面得到验证,科学家们在公司内的生存空间、团队资源,都必然受到影响。
的
在笔者看来,人才流失的本质原因,是国内AI行业逐步迭代、回归理性和冷静。产学研的磨合还将继续,如何将象牙塔中的AI技术落地反哺市场,仍是未来行业的重要探索课题。而只有真正聚焦技术本身、有长期稳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才可能是未来赢家。
一、上半场圈地运动已结束,AI热潮后回归理性
互联网行业对AI顶尖人才的追捧热潮,要从2016年说起。彼时,AI行业的黄金时代刚拉开序幕,据虎嗅报道,仅2016年—2018年间,AI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就多达两千多起,融资金额高达2500亿元。
资本走向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AI技术的前沿性,决定了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团队基本都处于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稀缺的AI科学家人才,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方面,优质人才的引入可为商业模式做背书,赢得更多资本支持;另一方面,谷歌、Facebook、阿里等科技巨头间的争抢,也导致科学家薪资水涨船高。因此,在2016年-2018年间,越来越多的AI科学家进入企业。
然而同样的故事,到了资本紧缩的2019年,投资人已经没有耐心再听。
由于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短期“烧钱”式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而AI技术恰恰最需要长时间探索和高投入,AI科学家们动辄百万年薪的开支,对于互联网寒冬中的企业都是实打实的经济负担。技术的前沿性和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引导过热的市场自我纠偏、降温;科学家人才们也纷纷重新选择,从科技企业回流。
回望这波AI科学家人才的浪潮起伏,尤其有代表性的是阿里,阿里达摩院和AI实验室曾赚足了眼球,但在最终落地过程中却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
二、AI科学家为何“逃离”阿里?
曾经鼎盛时期,阿里达摩院曾招兵买马引入了以下专家学者,如今偃旗息鼓,对比之下尤其引人唏嘘。
究其原因,首先是前文提及的行业通病:长期投入耐性不足,技术的落地变现有困难,导致科学家人才为公司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市场落地效果,未及预期。相较于前期雷声大的声势,阿里在技术这一块的落地显得稀稀拉拉。
其次是学术型人才在面对商业世界的丛林法则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科学家压力偏大。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是,虎嗅在《科学家“逃离”企业》中采访了一批AI学术专家,发现他们对企业工作有一个共同的“槽点”:需要承担更多的管理工作,评绩效、做业务评估,无法集中于研究和产出。而在阿里的绩效体系和团队管理环境下,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马云早在2017年云栖大会就给AI实验室和达摩院有过定位:“90%以上研究的东西,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面,必须在市场上。只有这样,这个实验室才能走得长远。”
相比起华为、百度等公司,阿里对技术的情怀和基因较弱,更追求场景落地和产出效率。而AI又恰恰是最需要长期投入的技术,在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中长期,它仍会是基础建设型的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才流失的根源。
三、产学研结合的未来在何处?
科学家“离职潮”下,少数人选择重返高校,更多人重新跳槽,或是自主创业,拥抱当下更为热门的赛道。不论何去何从,在近年互联网AI领域顶尖人才的水土不服和磨合阵痛之后,企业和人才之间都在重新双向选择,回归理性,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秩序而言,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尽管它是由无数企业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对于科学家来说,无论是重返高校还是跳槽、创业,需要的是契合自己发展的环境、机遇及政策。而对于企业及资本,在跑马圈地、争夺红利的上半场,速度和资本是制胜的标准,不少中小企业以及阿里也都尝到了短期技术带来的红利;但是在以长期投入、秉持技术初心、聚焦技术本身发展的宏观大趋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资本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具备技术基因,愿意长期投入的企业才有可能与智者并行,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