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再次发话,剑指房地产!
今天早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再次谈及房地产泡沫、灰犀牛等问题。
事不宜迟,一起来看看他说了哪些重点。
1、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但问题有所好转。
他表示,现在房地产领域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余额49.58亿元,同比增长11.7%,已连续29个月回落;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去年的28%。
我觉得,从数据来看,的确侧面印证了银保监部门对于房地产贷款的管控效果。但是实际上,流入房地产的贷款何止是房贷,还有消费贷、经营贷等等,从最近各地严查经营贷就能看出来,各种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还是不少的。
2、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房地产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
同时,关于房地产调控,郭树清则指出,我们相信房地产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现在我们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目的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逐步把房地产的问题解决好。
言下之意,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仍是今年的重要任务。值得注意的是,里面说的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应该就是除了以往的行政化手段,还要加上金融化手段,这是今年的一大变化。
3、很多人买房是为了投资或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此外,郭树清也谈到了“灰犀牛”问题。他表示,“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换句话说,高层已经注意到,目前楼市中还是存在大量利用高杠杆进行投机炒房的行为,将来房地产市场还是存在下跌的可能性。
那怎么办?我觉得,对付这头“灰犀牛”,不仅仅需要微观审慎制度,盯紧房企的负债率等,更需要宏观审慎制度,盯紧整个房地产行业,以及某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尤其是违规资金的流动。
从目前来看,这个宏观审慎制度,也就是“三道红线”+“房贷集中管理制度”+“土地集中供应管理制度”。
影响主要有几个:
一是减少房地产周期的波动性,慢牛、跨周期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二是延长房地产给经济“拉车”的时间,大蛋糕要慢慢吃,不能一下子撑死,剩下一地鸡毛。
三是实现大浪淘沙,留下财务稳健的房企,将激进的房企踢出去。
4、贷款利率会有所回升和调整。
关于贷款,郭树清则表示,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回升,估计贷款利率会有回升和调整,但总体利率还是较低。
我觉得对于楼市来说,市场利率的回升也就意味着房贷利率也有可能回升。
整体来看,LPR连续10个月不降,已经说明央妈认为目前的整体房贷利率已经是一个合适的低点。
但实际上,从各地的房贷利率来看,已经出现低点反弹。根据融360数据显示,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6%,环比上涨4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6%,环比上涨3BP。
所以,接下来短期内的房贷利率,估计就是走“LPR利率不变”,“地方房贷利率上调”的模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