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黛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无锡的“人才”。
2020年,无锡在经济、企业、文化、生态等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甚至是斩获了数个“第一”。
于是,我们一发布《这些大事,无锡统统是第一!》文章,读者们就立刻在评论区尽情抒发了对无锡的自豪和赞美。
不过欣喜之余,还是有人提出了问题
“无锡发展的很好,但无锡在高校方面的投入不够”、
“怎么吸引人才,是当务之急”、
“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无锡26家入围企业一大半都是重工业、轻工业企业,高新产业都不多,怎么能吸引高精尖人才?”
矛头所指,怎么都是“无锡对人才吸附力不够”?
那人口吸附力强的城市又是怎样?
百度地图今年出了一个春运迁徙大数据,在鼓励“就地过年”的情况下,珠三角经济圈里的制造业大户——广东省,其人口流动依然像热浪席卷,一层又一层。
2月10日,也就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广东省迁出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5%左右,同时迁入的人口数量也在12%左右。
在热门迁出、迁入目的地的排行榜中,广东省都排名全国首位,并且遥遥领先!
看完了分布图,我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无敌。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深圳、东莞、中山这几个城市,本身人才储备超半成的占比都是外来人口。
在春节假期期间,广州和深圳的排名都没有掉出过前五,即使是到现在为止,还是在第一、第二的位置。
于是,像这几个外来人口为主要构成的城市,告别“冷清”,今年过年期间显得格外活力四射。
除了我们感受最强烈的餐饮、票房,这种红火的态势还体现在了楼市上。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2月11日-17日)重点18城成交情况普遍好于去年同期。
北京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春节长假出现了购房者井喷的现象,超过60个项目售楼处春节不打烊,二手房门店也大部分正常看房。
看见了吗,大家就是在用脚投票,用买房成本说话。
而在看完几个一线城市的工作汇报以后,我又看穿了:各个城市博弈的本质,是人才。
差别在于,
疯狂“ 抢 ”人和暖心“ 留 ”人
我们来观察一下几个典型的引才政策。
上海——欢迎你来,但是谁能留下咱们还得各凭本事。
在2020年,上海全年共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113635人,同比增长26.7%,其中,办理人才落户53481人。
根据官方计划,2021年上海将面向全球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探索形成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制定有关专业职称评审标准。
南京、苏州——门槛放低,接着走人海战术。
去年4月份,南京发布了《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10条新政,其中最重磅的一条就是放宽人才落户门槛,可谓最直接最刺激的利好:1、45周岁以下本科直接落户!2、40周岁以下大专交半年社保直接落户!
苏州在2020年5月开实行的落户政策同样刺激,有过之而无不及:
1、本科可以直接落户,无需社保!(年龄不超过45周岁);2、大专6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年龄不超过35周岁);3、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
杭州——人才大礼包,追着你喂饭。
2020年4月1日起杭州高层次人才购买首套住房优先摇号,可免摇号。
很多新杭州人,在人才认定书一下来以后,凡尔赛式的情况就来了。
“究竟该去哪个楼盘摇号呢?毕竟无房人才享有优先摇号权利,绝大部分楼盘的人才中签率也几乎是100%。”
……果然,知识改变命运这种典型案例,还得是在别人身上发生才够杀伤力。
区别于普惠,杭州这种对人才的偏爱,不单单是降低了买房的门槛,也是在表达城市对于人才的尊重与渴求,致力于快速地让人对城市拥有归属感。
毕竟,城市和人才要双向吸引,才能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接下来,我想说说无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无锡的留人方式终于可持续了!
最近的无锡,有几个动作引起了我的关注!
首先是无锡学院的成立。
无锡学院其前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母体为南信大。
南信大本身是一所“双一流”高校,它的“大气科学”获评A+,位居全国第一!在培育人才和教学实力方面,已经是有口皆碑。
到了这次教发函中,也提了无锡学院的定位: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意义很明显,要为无锡的未来产业精准培育人才。
可以说,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做法,让人才们有机会在无锡获得高等教育、深造、锻炼、发展、置业……
一步步、一环环,让无锡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类型
这第二个动作,是锡山区2021年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中的中国电子(无锡)数字芯城一期先导区一阶段项目。
项目未来将引入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及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培育IC设计相关龙头企业,引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相关的总部型企业。
寻着建设单位的信息,我发现,其法人名为李文涛,他同时也是中电北斗产业园发展(惠州)有限公司的高管。
而广东惠州的这家公司是以芯片研发和导航服务为核心,带动北斗导航、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等产业链条式发展,旨在为惠州当地的芯片产业形成助力。
获得了芯片产业这一个关键点,再来看无锡数字芯城,就很好理解了。
这,将是一个与人才培育方向相互匹配的未来产业载体。
现在这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可以试想,届时项目落成,无锡学院的人才学成,就可以直接在无锡的数字芯城中大展抱负!
此刻再来看无锡学院在锡东的成立,不得不感叹这是一步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棋!
最重要的,是锡山区未来的规划:着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大平台。
一个高定位、强发展的路线!
△图源锡山区人民政府网
△图源锡东新城官微
结合前面两个动作来看,无锡“留人”的号角已率先在锡东吹响!
从学校,到先导城,到锡山产业定位,到无锡城市引力,这一次,无锡的人才终于和无锡城市发现实现了同频共振。
城市构造优质产业平台、构建先进配套,
承接无锡学院精准培育的人才;
让人才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达到产业立市、强市的目的;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大了,
产业资源会更多,人才吸附力也更强。
底盘强大,动力十足。
你觉得无锡对人才的吸附力还不够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