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课外能力的培养,这其中不仅有参观游览这样熏陶艺术感的课程,还有不少是需要孩子动手去做的实践课程。
不过,因为部分老师布置作业时没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动手能力的差别,出现了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不会做、家长太过溺爱不舍得孩子动手,以及孩子忘记作业直到睡前才想起来,导致全家齐上阵等等现象,不少家长因此十分的苦不堪言。
本来上了一天班了,想着在家里能舒坦休息一会,结果到家还得帮“小神兽”的忙。没想到自己不但小时候要做作业,长大了还是逃不脱作业的“魔爪”,以至于很多家长表示,这不是在给孩子布置作业,是在给家长布置作业。
近日,家住江苏徐州的一位父亲,就因为儿子假期里的一个作业而怨气丛生。原来,在元宵节前,老师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要求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个元宵节灯笼,而且还要能通电亮灯的那种。
孩子在家十分无助,无奈的老父亲只好亲身上阵,不知道从哪找出来一个脏兮兮的葫芦,用小刀掏出洞来,试图制作一个可爱的葫芦娃娃灯笼。然而,眼看着灯笼主体即将完工,但实际效果和当初的预想仿佛出现了堪比马里亚纳海沟般的落差。
只见一个睁着空洞的大眼、咧着诡异大嘴的大头葫芦娃娃出现在了这位父亲的手中。这还不算什么。在将灯带安装好通了电后,更加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娃娃头上亮着绿灯,脑壳里冒着蓝光,肚子里还隐隐约约透出一丝红色,十分有万圣节的氛围。
拿着这个灯笼,儿子透露出肉眼可见的嫌弃感。本来应该带去学校的,但孩子嫌它实在太丑了,决定送给妹妹,没想到妹妹也看不上,于是儿子闷闷不乐地将灯笼放在了地上。
这件事虽然因为这位父亲的手工能力徒增不少笑料,不过也给广大教师提了一个醒: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动手能力,在可操作范围内设置作业,千万别把培养孩子的能力变成培养家长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